淘新聞

「長城」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性

今晚,讓我們來談談期待已久的《長城》。

截至22點,豆瓣5.3。

已十分接近張藝謀職業生涯最爛作品,《三槍拍案驚奇》,4.6。

景甜是不是罪魁禍首?見仁見智。

拋開評分,這樣一部由張藝謀執導,好萊塢一線明星和國內全明星加盟,按好萊塢工業水準打造的超級大片,上映後,絕大部分的話題居然只圍繞景甜一個。

已足以宣告,借水行船,輸出中國文化的願望落空。

《長城》輸在哪?

Sir試著給你們解答。

回答這兩個終極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厘清《長城》的本質。

這是一部怪獸片。

所以,故事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中外將士聯手打怪獸。

而一部怪獸片要想拍好,也有兩大問題必須解決——

一,如何塑造(打)怪獸;二,如何塑造人物。

好的怪獸片,比如《金剛》《漢江怪物》,它們都虛晃一槍,表面著力第一個,實際把重心壓在第二個。

而《長城》最大的問題是,老謀子幾乎把心思全花在了第一個上,自始至終,都沒有解決好第二個。

先來說說戲份最重的男一號——馬特·達蒙。

雇傭兵,到東方盜取黑火藥。為躲避契丹人追殺躲進長城,恰好遇見60年一遇的“饕餮盛宴”,被迫加入打怪獸的戰爭。

“小人物拯救世界”,好萊塢大片慣用的套路。

馬呆萌在《長城》中無疑是救世主,畢竟,他是整部片中,最會射的男人。

OK,這都沒有問題。

但Sir不能接受的是,這樣一個靠著“誰都不信,只信自己”才活到今天的小人物,突然就決定放棄小我,投身於偉大的無產階級打怪事業。

理由居然只是景甜教他的一句中文:信任。

某種程度上,《長城》幾乎釀造了2016年最慘烈的全明星失蹤事件。

張涵予飾演的殿帥在指揮完第一場戰役後,莫名犧牲。

劉德華飾演的軍師撐到最後,是因為他需要向觀眾解說饕餮的來源和各種特點。

“三大陳年鮮肉”——彭于晏、林更新、黃軒,他們飾演的禁軍統領都是赤裸裸的人肉背景板,三個人臺詞加起來不超過10句。

鄭愷飾演一名從首都來長城視察的特使,主要作用是引出皇帝。

小皇帝由TFBOYS中的王俊凱飾演,一分鐘的戲份,艱難地背完了三句詞。

陳學冬一句臺詞、一個正臉,穿的服裝可能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留下來的。

除了少部分角色,“紅毒蛇”佩德羅·帕斯卡飾演馬呆萌的同伴,與呆萌亦敵亦友,是敬佩也是妒忌的關係。

90%的人物都沒有他的性格和特色,飾演這些角色的明星,換做一個路人甲來演,沒有什麼不同。

即使是備受好評的鹿晗,這個從怯懦到勇敢,以此反應真實人性的亮點,在災難和民族大義面前,最終還是無法逃脫“被悲壯”的命運。

好的怪獸片,主角必然會與時代產生真實的互動,如Sir舉例的《漢江怪物》,不止是怪物,主角身邊的人,都成為了他們的障礙,而就在這種層層逼迫,剝奪一個人最珍視東西的過程中,主角做出最悲愴的反抗。

而在《長城》,死的人不少,但沒一個死得有尊嚴。

因為每一個,都像是一件件移動的道具。

本質上,《長城》沒有解決中國大片“不把人當人”的核心短板。

《長城》的水準就是一部三流的好萊塢大片。

電影一開始喊出的野心,是想借好萊塢工業水準,輸出優秀中國文化。

正如張藝謀所說,片子走的是濃濃的中國風。

火藥、孔明燈,乃至五軍對應五禽,這種民族榮譽感,Sir是認的。

甚至,我們也能看出電影對家園的守護,對犧牲的渲染,對世界大同的點撥,這些中國文化要義的表現。

但也如Sir昨天所說,沒有解決更高級的,讓全球觀眾看到“一種活躍的、靈性的、充滿幻想和好奇的生活”,那輸出文化,就是一句空話。

主角饕餮,它們的行動,完全依靠“獸王”發令,“獸王”一死,就像沒了WIFI信號,所有饕餮立即石化。

在《長城》中,中文叫“獸王”,英文卻翻譯成了“Queen”(皇后),顯然從名字開始,就更符合好萊塢類型片的概念體系。

而故事的推進,從長城打怪,到汴梁殺怪,演繹上並無任何驚喜,滿滿的套路感,最終的觀感就是,各種打著中國元素的奇觀,像一個個割裂的舞臺節目,掐著表計算著演出時間,急著登場,又倉促謝幕。

不可否認,從“如何打怪”的視覺表現上來說,《長城》做出了獨立于好萊塢的張藝謀審美。

整齊劃一的動作。

處心積慮的顏色。

每一種機關的位置、如何發動使用,都有很多細節展示。

乃至作戰方式,跳出了我們以往觀影經驗,比如鶴軍觀賞性大於實用的跳飛索打怪。

但僅依靠這些一眼而盡的作者性,就能敲開好萊塢大門,輸出中國文化麼。

Sir並不樂觀。

說到底,《長城》最大的問題是,只有冷酷的工業演示,沒有生動可信的人。

以最大的話題旋渦,景甜為例。

沒錯,她的出場時間起碼佔據50%,她也在負責傳遞最中國特色的精神,比如信任,比如犧牲。

但她如此熱愛奉獻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我們知道她是一個孤兒,從小被軍隊圈養,但如此遭遇,不該更有衝動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麼?

我們看不到這個人物身上本能的恐懼、掙扎,甚至一點點自我意識。

說白了,這是一個虛假到連今天最傳統的主旋律都嫌棄的正派角色。雖然她是唯一的女主角,但整場下來,存在感甚至比不上鹿晗飾演的小兵。

詭異的是,在這裡,銀幕上的人物軌跡竟與她扮演者的命運驚人巧合,看,那個傳說中“被圈養的玩偶”。

當然,Sir絕不同意《長城》是一部年度爛片。

在Sir看來,比起《長城》,不論是那些從節目花絮剪輯出來的綜藝電影,還是今年同樣眾星拱月的《封神傳奇》,前者的懶惰與後者的混亂,更接近爛片的本質。

偏激地說,《長城》根本不是張藝謀作品,《長城》是景甜作品,而對比同樣是景甜作品的《戰國》,《長城》也要好上一百個《特殊身份》不是?

Sir也絕對理解部分觀眾給《長城》打一星的憤怒。

我們對《長城》最大的不滿,不來自它的糟糕,是失望。

坐擁如此充裕的資本、豪華的明星、頂尖的技術,竟然整合出如此平庸的流水線作品。

它的失敗,再一次證明任何一個暢銷作品,都不可能僅僅是商業算計的分泌物。

它是才華、努力、機遇三位一體。

而對於今天的中國電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

太多為喝彩而賣弄的才華,太多為圍觀而標榜的努力,以及太多把觀眾當笨蛋的機遇。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助理:嫌騾慢的波蘭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