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為什麼去斯德哥爾摩一定要坐地鐵?

一般來說,玩一座城市可以有好多方式

租車、騎行、步行......

但是,在斯德哥爾摩

你一定要 坐!地!鐵!

因為這裡的地鐵

本身就是道享譽歐洲的獨特風景

一腳踏進去,就像踏進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大片中...

↓↓↓

圖 theguardian.com

圖 boredpanda.com

[ 世界最長的藝術長廊 ]

斯德哥爾摩地鐵的第一條線啟動於1950年,目前正在運營的100個月臺中,有90個都已經被各式各樣的藝術佔領了:壁畫、雕刻、雕塑、馬賽克裝飾品...... 超過150位藝術家在這些月臺裡肆無忌憚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華,而對於遊客來說,你只需要花費一張地鐵票的錢,就能參觀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藝術館”!

圖 boredpanda.com

終於在1950年左右,這個想法得到了實踐。隨著越來越多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地鐵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地鐵的藝術也隨之而來,還有了專門為裝飾地鐵而舉辦的比賽。

圖 boredpanda.com

每一站藝術作品背後都藏著不同的寓意,從呼籲和平、女權和環保,到表現斯德哥爾摩的文化多樣性,也有單純就某站的特殊歷史而設計的“想像型作品”。到了1970年,地鐵藝術表現出的政治意味開始濃厚,甚至如果你的設計太空泛,沒什麼思想,那就根本沒有機會贏得比賽。

到了1980年,這種情況開始轉變,藝術家慢慢開始偏向于後現代主義;到了1990年,很多站已經被裝飾得差不多了,藝術家們又開始把目光聚集到了那些稍偏僻一些的、光禿禿的站。就這樣一站又一站的,才形成了今天的藝術長廊。

圖 architecture-online.org

[ 斯德哥爾摩地鐵參觀指南 ]

面對這90個月臺,到底該從哪兒開始呢?畢竟一站一站地刷下來也得花不少時間呢...... 小編下面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優先選擇哪條線、哪些月臺一定不能錯過~

? 如何選線?

斯德哥爾摩地鐵分為綠線(Gröna linjen)、紅線(Röda linjen)和藍線(Blå linjen)三條,其中包含7種營運模式,分別是綠線開行的T17、T18及T19三種區間車,紅線開行的T13及T14兩種區間車,和藍線開行的T10及T11兩種區間車。

anyway,你只要記住,如果只是為了看藝術,優先選藍線,因為藍線上的藝術月臺是最多的,時間充裕的話再坐綠線和紅線。

? 幾個不可錯過的月臺

剛剛說了,藍線上的藝術月臺最多~ 斯德哥爾摩交通公司也官方公佈了一批“不可錯過的月臺”名單:

藍線:Kungsträdgården、T-centralen、Rådhuset、Solna Centrum、Tensta

綠線:Hötorget、Thorildsplan、Bagarmossen

紅線:Tekniska Högskolan、Stadion

下面小編就挑幾個出鏡率最高(最適合拍美照)的地鐵站,來給大家逐一介紹一下,既有官方名單上的,也有名單之外的。畢竟看也要看個明白,雖然藝術家腦洞都很大,但我們也可以通過瞭解創作背後的故事,來嘗試讀懂他們的思維。

① Rådhuset

位置:藍線

藝術家:Sigvard Olsson

圖 theguardian.com

這一站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國王島區(Kungsholmen),1975年時,藝術家 Olsson 將這裡打造成了一座棕色的地下洞穴宮殿,粗獷的天花板坑坑窪窪的,透露出一絲原始的氣息。Olsson 還用很多收集來的建築素材加強了這種異域感,比如一般地鐵站裡死板的方柱就被換成了巨型的煙囪柱,還有他從中世紀市場裡淘來的籃子等。

② T-Centralen

位置:藍線

藝術家:Per Olof Ultvedt, Signe Persson-Melin, Anders Österlin

圖 boredpanda.com

T-Centralen 是斯德哥爾摩地鐵建造的第一站,也是最先開始出現藝術痕跡的地鐵站。早在1950年,就開始有藝術家在這裡動工創作,但後續不斷有其他藝術家渴望對前人之作進行改良。目前這站最引人注目的幾個藝術效果都是藝術家 Ultvedt 1975年的傑作,包括這些巨大的藍色藤蔓,意在為來往的旅客營造一種清新、放鬆的寧靜氛圍。

圖 Luis Rodriguez the guardian.com

Ultvedt 為了紀念最初建造地鐵的工人,還把他們的影子畫在了牆壁上,據說還在其中偷偷混入了自己的影子~ 經過這站的旅客不妨找一找哦。

③ Kungsträdgården

位置:藍線

藝術家:Ulrik Samuelson

圖 theguardian.com

圖 boredpanda.com

1977年,藝術家 Samuelson 發現,這站地鐵所在的地方曾是一座17世紀的豪宅—— Makalos 宮殿,屬於當時的一戶名門望族。Samuelson 驚歎于斯德哥爾摩豐富的歷史痕跡,便以此為創作靈感,把地鐵站裝飾成了一座五彩繽紛的魔幻城堡,拱形天花板上仿佛鑲滿了七彩的寶石,行走其中,似乎還能幻想出那座如今已消失的豪宅的奢華模樣。

圖 theguardian.com

當旅客坐滾梯由上自下下降時,會發現眼前傾斜的天花板被設計成了一排排琴鍵的模樣,仿佛正有悅耳的旋律自天上源源不斷地飄落下來。

④ Solna Centrum

位置:藍線

藝術家:Karl-Olov Björk, Anders Åberg

圖 theguardian.com

圖 barbaralicious.com

在 Solna Centrum 這一站,你會看到血紅色的天空和蔓延一公里的翠綠色雲杉,畫中偶爾散落著一兩個孤單的身影,或是運輸的卡車。藝術家 Björk 和 Åberg 在這樣的創作背後傳遞的是一種環保理念,以此來抗議1975年瑞典鄉村人口的減少以及由此引起的環境變化。

圖 barbaralicious.com

⑤ Tensta

位置:藍線

藝術家:Helga Henschen

走進這一站裡,會發現抽象又可愛的人物佈滿了牆壁,像是某種原始部落的洞窟,又像是小孩子看的童話書。藝術家 Helga Henschen 在裡面植入了很多和平、團結的元素,比如各國語言寫出的“團結”,大概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斯德哥爾摩是一座充滿文化交融的城市吧~

以上圖 barbaralicious.com

⑥ Tekniska Högskolan

位置:紅線

藝術家:Lennart Mörk

圖 boredpanda.com

寫到這小編開始要自己打臉了...... 雖然前面說了,時間不夠就優先選藍線,但事實上還是非常建議大家來紅線的 Tekniska Högskolan 這站看一看!因為這裡實在佈置得太獨特了~

這一站的地鐵附近有斯德哥爾摩皇家工學院,站名也是以它命名的。所以 Lennart Mörk 就以此為靈感,融合水、火、土和空氣幾大元素,創作出了一個極具現代感和科幻感的月臺。站在這個神秘的雕塑前,感覺仿佛念個咒語,自己就能呼風喚雨了......

代表“火”和“水”的繪畫 | 圖 theguardian.com

⑦ Stadion

位置:紅線

藝術家:Enno Hallek, Åke Pallarp

圖 theguardian.com

這一站的彩虹拱形頂是斯德哥爾摩地鐵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在很多照片上都可以見到。這一站創作於1973年,是為了慶祝1912年斯德哥爾摩主辦的奧運會,當時舉辦奧運會的場館就在這站的不遠處。

圖 twistedsifter.com

⑧ Solna Strand(Vreten)

位置:藍線

藝術家:Takashi Naraha

圖 boredpanda.com

這站的原名是Solna Strand,2014年8月起改名為Vreten,如果看的是很久以前的攻略的話不要蒙圈哦~ 兩個名字其實都是一站。這站並不是很出名,也不在官方推薦的必看list上,但小編認為有時間的話還是值得一來。

日本瑞典混血雕塑家 Takashi Naraha 給他的作品取名為“方塊的天堂”,一個個藍天白雲圖案的方塊從地下、牆面上鑽出來,非常抽象有趣。

圖 wikipedia

⑨ Högdalen

位置:綠線

藝術家:Birgitta Muhr

圖 Luis Rodriguez the guardian.com

2002年,雕塑師 Birgitta Muhr 參加了一個設計 Högdalen 地鐵站的比賽,當時她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就是孤獨。由於這站是一個地上月臺,車的兩側一邊是公園,一邊是馬路,除了高峰時段,其他時候這裡幾乎空無一人。Muhr 想到,這麼空曠的月臺在夜晚一定非常寂寞吧,於是便在這裡“種植”了幾株高高的鬱金香花,它們迎風擺動,輕輕點頭的樣子,仿佛在陪伴旅客一起等車...... Muhr 說,她希望這些花能讓旅客多一個微笑的理由,哪怕只有短暫的一瞬間。

[ 參觀tips ]

最後再給大家說兩個小 tips 吧~

1/ 斯德哥爾摩交通公司提供免費的“地鐵觀光團”,你只需花錢買一張地鐵票,就可以跟隨一位官方派給你的地鐵專家一起,遊覽4-5個地鐵站。對於時間不太充裕,且不想自己費心找月臺的盆友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2/ 地鐵內的展覽既有永久展也有臨時展,一般臨時展會設置在其中的6個月臺,一年更換4次左右,能趕上哪個就看大家的運氣啦。

最後,想引用一句斯德哥爾摩地鐵官網上的話

“月臺藝術讓旅客感覺更美好、更安全

最重要的是,在旅客心裡

月臺不再只是一個生活中必須經過的,枯燥的連接點”

【 互 動 話 題 】

你還去過哪些美麗的地鐵站?

本文為窮游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