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回憶殺,這些鄉村美景,和你記憶中的家鄉一樣嗎

這些年

我們走出家鄉

走過很多地方

看過無數風景

但最美的風光仍然停留在

記憶裡的那些鄉下時光

歲月靜好,淺笑安然

祖國大江南北

鄉間的景象千差萬別

你記憶中的鄉下是什麼樣的?

是麥田

還是稻田?

是一望無際

還是層層疊疊?

很想再看到

那黃燦燦的油菜花

還記得

我們喜歡在花田裡玩耍

弄得滿身花粉

麥子成熟以後

就開始了忙碌的收割工作

麥堆成了我們的樂園

春天裡

採茶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不過

我們大多沒什麼耐心

采了幾下

就開始找小夥伴玩耍去了

那時

鄉下的河流還是清澈的

我們可以在裡面游泳、捕魚捕蝦

口渴了

就直接喝一口涼涼的河水

夏天到了

聽到蟬鳴

我們就按耐不住

開始漫山遍野地捕蟬

每到下雪天

就可以聽到“瑞雪兆豐年”這句話

小孩們見到雪總是很開心

偶爾

腦海裡還是會浮現出

鄉下的稻草人

張開雙臂

好像在歡迎我們隨時回家

鄉下的貓貓狗狗

也是我們的好夥伴

它們不像城裡的寵物那麼嬌貴

但卻過得自由自在

鄉間的小路

總有那麼多的回憶

上學的路上

趕鴨子的路上

放牛的路上

留下了很多歡聲笑語

好想再回去走走

回到故鄉

找回這些記憶裡最美的風光~

豆姐的爺爺奶奶家

就在農村

小時候在村裡玩耍的畫面

記憶猶新

接下來

豆姐帶大家一起看看

蘇州的幾個美麗的小鄉村

[1.蘇州西山島東村]

東村位於西山島北部,南倚青山,北瀕太湖。相傳漢初“商山四皓”之一的東園公曾隱居於此,因而得名,古稱東園村。

東村有一特色,即巷門較他處為多,舊有四座,今存兩座,一在棲賢巷,一在梧巷,供往來客商及村民歇腳躲避風雨。村內大小古井有三十多口,分建于宋元明清。

[2.蘇州東山楊灣村]

楊灣位於東山島後山的西部,民國時期曾是楊灣鎮鎮公所駐地,楊灣街成十字形相交,各長五百米。

現存老街東起楊灣浜場,西至軒轅宮,依山近湖,橘樹成林,古木參天,風景優美,是東山保存比較完好的一條古街。包括軒轅宮、懷蔭堂、明善堂在內,眾多國寶級古宅絕對值得細品。

[3.蘇州明月灣古村]

明月灣村是蘇州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又稱明灣,位於西山島南端石公山西2公里,南瀕太湖,北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鉤明月,因此而得名。又傳說吳王夫差攜西施在此賞月而得名。

明月灣的古建築和古街道在西山首屈一指,這些建築富麗典雅,精緻優美,就是門窗格扇也是精雕細作,極盡裝飾之美,明灣當年的繁榮可見一斑。

[4.蘇州東西蔡古村]

西山東西蔡古村落包括東蔡西蔡,明清古建築面積有2萬平方米,數量之多讓人感歎。它的街道多以花崗石、青石鋪就,明清建築保存較多,以秦家堡的芥舟園、東蔡村的春熙堂花園、西蔡村的愛日堂花園為有名。

走進古色古香的古村落,古樹高高聳立,古井泉水清澈,老屋破舊不堪,老人精神抖擻,那種古樸的氣息會讓遊人醉心。

[5.蘇州西山甪裡村]

甪裡位於西山島西部,亦稱甪裡灣,因漢初“商山四皓”之一的甪裡先生曾隱居于此而得名。村西有禹王廟景點。

民國年間無錫至湖州的錫湖班輪船在甪裡停靠,西山去錫、湖兩地的客人均從甪裡上船,當時甪裡商業繁榮,茶館、肉鋪、飯店、南北貨、藥店、理髮店、裁縫店、豆腐店、魚行等一應俱全,抗戰後商業集市逐漸衰敗。但正因為人氣凋敝,故甪裡至今古風依然,舊貌尚存。

[6.蘇州恬莊村]

恬莊位於張家港港口鎮北四公里,最早形成是由於河陽古鎮在宋末元初被毀,居民遷徙定居于河陽山東麓約二公里處的奚浦塘,即名為恬莊,又名田莊鎮、恬養莊。

奚浦塘從鎮中穿過,將全鎮分為東西兩半,有三座古橋橫貫其上,兩岸盡是枕河人家。恬莊的著名人物,有順治戊戌年狀元孫承恩、道光年間名士楊元峰等。

[7.蘇州三山島村]

三山島位於東山島以西的太湖之中,距陸巷碼頭約三點五公里,居江浙兩省交界,因島上有大山、行山、小姑山而得名,面積二點二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世稱“小蓬萊”。

島上有三十餘幢明清建築,並有板壁峰、十二生肖石、疊石、龍頭山、金雞石、獅身人面像等怪石奇景,以及吳妃祠等古跡。

[8.蘇州金村]

金村位於張家港妙橋鎮東南三點五公里。晉代時始有人居住,因梁代古刹永昌禪院香火旺盛,逐漸成為四周鄉民香市之處。明洪武年間,有金氏避亂遷來,後家業興盛,建商鋪,漸成集市。居民百余戶,多金姓,故名金村,亦稱慈烏。

乾隆年間金村有“暗涇歸鴉”“西涇垂釣”“曲橋流水”“古園喬木”“破寺晚鐘”“荷塘漁唱”“南浦歸帆”“徐塘泛月”八景。後來金氏後裔外遷,街面漸趨冷落。村內今存王家花園五間三進及望山閣等古跡。

[9.蘇州陸巷古村]

陸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位於蘇州後山太湖邊。是目前江南建築群體中品質最高、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該古村位於山塢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東有寒穀山、西有箭壺,今稱鞏俐島,同太湖西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村內保存的明清古建築有三十多幢,面積達上萬平方米。村民依山而居,村中築有六條直通湖畔的巷弄。走進長長的巷子,幽幽的長弄,仿佛走進悠悠的歷史長廊。順著王鍳故居往後山走是滿山遍野的桔林,這裡就是《桔子紅了》的拍攝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