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體檢報告,哪些結果需要馬上處理?
隨著經濟能力的提高和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會每年參加體檢。但過後不少人卻往往將體檢報告擱置一旁不再理會。體檢專家指出:只有善用體檢報告,讀懂體檢報告,巧選體檢專案,才能讓體檢不“白檢”。那麼,在讀懂體檢報告裡隱藏的秘密後你該如何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陳慶瑜教授為你解答。
複查就診和時限可分為“四級”
醫生往往在匯總報告寫上“定期複查”或“進一步診治”等字樣,但大多數人都把這些當作套話,看過不理會。一般來說,體檢的陽性結果按照慣例會依輕重緩急不同排序,大體分成四級:
▶危急(或稱紅燈預警):如心梗、腦出血,通常在體檢當時已被立即告知,安排就診住院;
▶嚴重(橙色)者如惡性腫瘤,需要及時就診,限期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和就醫治療;
▶相對穩定疾病(黃色)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明顯異常者,應擇期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控制病情,但要注意並非無期,延誤治療良機而出現併發症或者惡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於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病情穩定的乙肝患者,即便無自覺症狀,肝功能正常,病毒複製相對靜止,也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建議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及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檢查,事實證明,定期監測甲胎蛋白及肝臟影像學檢查是早期發現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穩定的異常發現(藍色):如肝腎囊腫、子宮肌瘤等,一般宮肌瘤小於三釐米無任何症狀,腫瘤標誌物指標無異常,只需每年定期複查一次婦科B超,監測變化情況即可,不必過於擔憂。若是肌瘤大於五釐米或以上,建議每半年陰☆禁☆道B超檢查監測,最好能將體檢報告保存對比,方便醫生瞭解前後檢查異常的情況。
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教授 陳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