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這事上的掩蓋,是對孩子的傷害
和同事聊天,她跟我說了一件週末遇到的事,挺氣人的。
因為天氣變暖,自己就和老公帶著兒子去游泳館游泳,期間,兒子認識了一位元小玩伴(與兒子同齡的小姑娘,穿著童裝的泳衣,小胳膊小腿白白嫩嫩,特別討人喜),也是由她爸爸帶過來的。兩個孩子玩得正開心,突然,聽到岸邊一聲尖銳的叫喊:“佳欣!給我上來!”
循著喊聲望過去,一年輕女子正嚴肅地盯著倆孩子,猜到應該是孩子的媽媽。果然,小女孩怯怯地上了岸,只見那女子走到小女孩身邊,“啪”的一巴掌就扇了過去,說你怎麼回事啊,女孩家家的穿成這樣,還和男生走那麼近。女孩的爸爸極力解釋說孩子游泳都這樣,女子反而罵道當爹的沒個正形,盡教孩子亂七八糟的東西!
同事聽了一臉蒙圈,帶孩子出來游泳有那麼不堪嗎?女孩咋就不能這麼穿?這媽當的,這麼封建,也是沒誰了。接著,同事好奇地問我,現在女孩的媽媽們都是如此敏感嗎?這性教育也太不到位了吧!
別說女孩子,不少男孩的父母對“性”這個詞都相當敏感,說白了,父母對“性教育”羞於言表,對異性☆禁☆交往的界限分得如此明顯,面對孩子不小心的“越雷池”行為,多少爸媽們只是在凶巴巴地阻止和責駡,卻沒有正確的引導。
“我覺得我的孩子能自然地走過來,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的孩子生活環境很單純,沒必要讓他知道這些。”
“我的孩子還小,還在看動畫片,不懂‘這個’。”
這些是家長的“自以為”,似乎大家都在回避關於“性”的問題,但是孩子們在成長,身心在發育,周圍遇到的環境也在慢慢變得複雜,如果性教育上越是掩蓋,就越容易讓孩子受到傷害。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男孩對區分其陰☆禁☆莖和肛門基本沒問題,但是小女孩則由於肛門和生☆禁☆殖☆禁☆器的位置較接近,如果沒有經過教導,常會把兩者混為一談,甚至認為都很“髒”。陰☆禁☆道介於尿道及肛門之間,這個常識對女孩而言相當重要,因為在培養衛生習慣上,她必須學會上完廁所由前往後擦拭的動作,讓排泄物遠離陰☆禁☆道開口,讓自己遠離陰☆禁☆道感染的可能。
請問家長,你做到了嗎?
1、坦誠對待孩子的“性問題”
關於“自己是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如果用欺騙的手段回避孩子,有時,當善意的謊言被他識破後,他也會變得虛偽起來(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所以不妨坦然一點,用你認為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訴孩子自己的來歷。爸媽也可以分別帶孩子洗澡來進行科普,認識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身體,不以為恥,也不好奇。
2、拒絕粗暴對待性問題
當孩子的行為、語言涉及到性問題,如玩“過家家”遊戲,用手觸摸生☆禁☆殖☆禁☆器或罵髒話的時候,你的斥責、打罵容易造成孩子的怯懦,讓他們不敢堅持真理,更不利於獨立性的養成。
如果真的難以啟齒,不妨給他買性啟蒙繪本,像《乳☆禁☆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小威向前沖》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