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在天津也能看到安迪·沃霍爾

2016年8月6日,《安迪·沃霍爾:接觸》在北京798木木美術館開幕,這次展覽由木木美術館總監Presca Ahn策劃,是國內首次將安迪·沃霍爾藝術實踐中的實驗性與機械生產方式展現出來,展出了打破藝術邊界的攝影、影像及互動裝置藝術等作品,作品中反映了沃霍爾藝術生涯中的一系列辯證邏輯,他的創作手法改變了平凡事物的外觀和印象,儘管這些作品都是由標準化或重複性的形式製成,但它們仍然具有超強的感染力。如此有意義的藝術展當然吸引很多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到來,而798也早已貼起了宣傳廣告,可見重視程度不一般。

其實在正式開幕的前一晚,木木美術館為致敬安迪·沃霍爾與地下音樂之間的傳奇故事,特意舉行了“歡迎來到工廠”的音樂派對,熟知安迪沃霍爾的人都知道他的工作室就叫“工廠”。當晚請來很多獨具特色的樂隊。

可是,我並沒有搶到票,因為票幾乎是秒空,看來大師在國內真的很受歡迎。據說party是這樣的:

套票中除了門票,還會領取印有“Andy Warhol”的限量版果凍包:

好想要!

回歸正題,雖然沒能參加到木木美術館的party,但是展覽還是看了的,下面我就來帶大家先睹為快。

木木美術館的門口已經放置了這次展覽的宣傳,這家美術館的外觀也很有設計感,玻璃外面那一層是三角形金屬環一環一環扣上的,連接起來形成面,也算是一種裝置藝術。

一進門,裡面看展的人確實很多,看來大家都是慕名而來,售票處的滾屏會顯示這次展覽的作品。

買到票後,售票員會給你一本參觀手冊,一張本次展覽的宣傳單,和一張門票(門票全價是60元,優惠價是40元),這場展覽從任何細節上都可以看出,是非常用心的。

進到展廳,首先看到的就是關於這次展覽的一個簡介,展廳裡並沒有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看之前可以先讀一讀牆上關於作品的注解,或是掃二維碼聽語音導覽。

觀看影像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身在現場,這樣你才能感受到藝術家作品裡流露出的情感,看出藝術家對畫面以及拍攝手法的掌控和運用。

1《試鏡》1964-1966

聽了導覽講解,知道“試鏡”的名稱取自於電影選角時錄製的短片,記錄了一批藝術家、音樂人、影星、以及社交名流等,不過這些被拍攝的人無論是否被人所知,都要坐在同一個地點,在一定的時間內與安迪·沃霍爾的鏡頭保持對視,可以看出,每個人在鏡頭長久的拍攝下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映和行為,他以一種禁錮意義的角度來激發人們多樣化的心理反映。而沃霍爾放慢了鏡頭的播放速度,所以每一個人的細節就會更加突出。

▲《試鏡:伊迪·塞奇威克》(ST308),1965黑白,無聲,4.5分鐘,每秒16幀

在看展覽之前做了點小功課,發現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經常出現在安迪·沃霍爾的照片中,她會在沃霍爾的鏡頭前過分表現自己,她熱情、天真、熱愛藝術,她是安迪·沃霍爾的繆斯女神,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電影《工廠女孩》,是一部關於她傳記的電影。

▲《試鏡:盧·裡德(可口可樂)》(ST269),1966黑白,無聲,4.5分鐘,每秒16幀

樓上的一個空間裡,空蕩蕩的只有這麼一個影像作品,所以很快就被吸引過去了,原來是安迪·沃霍爾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作品《帝國大廈》。

2《帝國大廈》1964

《帝國大廈》是一部關於當時世界最高建築帝國大廈的電影史肖像,當時沃霍爾租了一台Auricon16毫米攝影機,從7月25日晚8:06直到第二日淩晨2:42,拍攝了這部黑白默片,整部電影沒有人物,沒有情節敘述,這種極簡主義與持續性電影手法,使得電影中只能觀賞到難以察覺的夜幕降臨以及若隱若現的燈光。沃霍爾說“這部乏味至極的電影所能帶來的最寶貴的體驗,就是去感受時間的流逝。”

3《銀雲》1966

這可能是這次展覽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了。因為觀眾們可以把這些'雲'拋入空中,等它們慢慢飄下來。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感覺時間都凝聚了。

《銀雲》是最早互動裝置藝術之一,這些泛著金屬光澤,像一個個大枕頭一樣的作品是由充滿氦氣和空氣的熱封大型Scotchpak氣囊組成,每個90×30釐米,觀眾們可以隨意觸碰這些'雲',但是他們不會很快地理解這組作品想要表達的意義,其實它也是一組具有時效性的作品,當觀眾觸碰它們之後,它們會以一種緩慢的速度移動,和之前的《試鏡》中所採用的慢鏡頭如出一轍。這部作品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銀幕”肖像,'雲'表面可倒映出觀眾的面孔,能將更多不同的人展現在“銀幕”上。

4《寶麗來》約1971-1986

近來,人們對安迪·沃霍爾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絲網印刷肖像作品中,這次展覽,使觀眾對沃霍爾的寶麗來照片重視起來。從他拍攝的人物及形式可以看出,沃霍爾將寶麗來照片做為記錄自己、周邊、朋友、藝術家、和名人的媒介,讓許多事物大眾化,如果那時候有朋友圈,那麼誰也贏不了安迪·沃霍爾。

寶麗來的立即性與一次性是與《試鏡》截然不同的,但一樣的是對於人們情緒的描述,無論知名與否,都會被記錄。

▲Karen Kain | 卡倫·凱恩,1980

▲Liza Minnelli | 麗莎·明尼裡,1977

▲Self-Portrait | 自拍像,1977

▲Self-Portrait in Drag | 變裝自拍像,1981

▲Self-Portrait in Drag | 變裝自拍像,1981

▲Self-Portrait in Drag | 變裝自拍像,1981

5《牆紙》1966

不同於之前的黑白或簡潔的色調,《牆紙》完全是鮮活的顏色,在整場展覽中顯得格外獨特。這個展區是被沃霍爾的絲網印刷作品《牛牆紙》所覆蓋,參觀者們可以在這個展區坐下來,安安靜靜的翻閱圖書,更多的瞭解安迪·沃霍爾。

從他的絲網印刷作品中不難看出沃霍爾對於複製的熱愛,以鮮豔的粉色和黃色呈現在絲網印刷牆紙上。

6《吻》1963

影片拍攝一對對戀人在鏡頭前接吻的行為,這裡又一次強調了作品實現的重複性,給人帶來強烈衝擊感的是鏡頭極度靠近被拍攝物件而產生的侵略感,一系列的接吻鏡頭被連續地剪輯在一起,連接的過程中會產生類似於關閉舊電視機的效果,螢幕上會出現白色半透明泡沫,漸漸形成一片白,然後畫面緩慢的播放下一段。影片沒有背景沒有旁白,“演員”也與那些閃耀的明星不同,但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不難看出,這次安迪·沃霍爾的作品都是由標準化或重複性的形式製作而成的。從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時間的轉瞬即逝。

如果有興趣,可以親自到現場去感受。

時間:2016-08-06——2017-01-07

星期二至星期日:11:00—18:00

票價:60元;優惠價40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798藝術區798中二街D-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