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要抱,不抱不睡就是“小惡魔”?
【開篇語】雖然看起來有點偏學術化,但是還是覺得應該給這個系列寫個“開篇語”,因為關於嬰兒睡眠其實真的是個大課題,各種育兒學派 觀點不同,育兒研究關於某些睡眠話題的結論也暫不一致,網路各種睡眠資訊也很紛雜……
我答應很多媽媽要寫這個嬰兒睡眠系列,現在終於有時開始“還債”啦!
因為關於嬰兒睡眠的各種說法太過紛雜,我會盡最大努力讓每一篇文章的觀點都有科學研究的支撐,給大家呈現科學的、有循證依據的育兒知識,每篇文章的後面我 也會附上相應內容的研究參考文獻,供大家查閱。
另外,想要和大家明確的一點是:每一種育兒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可以適用于每一個寶寶的,因為每個寶寶的氣質特徵、出生後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任何育兒方法建議(包括睡眠建議)都只是一個大的參考,具體細節要每位元家長根據自家寶寶的特點進行調整。
被各位媽媽問得比較多的嬰兒睡眠問題應該要屬“抱睡”了,大概有這幾類:“只有抱著才肯睡,用其他方法就睡不著”、“抱著睡才踏實,一放下就哭”、“抱著睡 才能睡得長、放床上睡得時間要短很多”……媽媽們表示很擔心:“抱睡習慣了,會不會以後都要抱睡,就不會自己睡了呢?”,也表示很痛苦:“抱娃睡抱得胳膊 痛,手腕都僵了,腰也像是別人的”、“都說寶寶是小天使,我怎麼覺得我家的是個小惡魔呢?”
關於這個問題,爭議很大,無論是網路育兒達人, 還是兒科醫生,都有可能給到媽媽們完全不同的建議,有人可能建議:“不要抱,越抱孩子越成習慣”,也有人說:“抱沒有關係,1歲以內的孩子是慣不壞的”, 甚至還有人建議用“哭聲免疫法”(這個方法的利弊我一定要獨立成篇和大家討論)。
我個人覺得,無論哪個建議其實都過於“一刀切”了,因為孩子需要抱睡的年齡和原因是不同,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由於6個月(尤其是3個月內)的寶寶胃腸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脹氣不適、胃食管反流,甚至腸絞痛),平躺在床上的體位容易讓這種不適加重,因為平躺的時候,嬰兒的胃底淺且胃與食管之間的賁門部發育不成熟,胃食管返流更容易出現, 而且平躺的時候,寶寶如果有胃腸脹氣,也不容易排出。
所以,這樣的寶寶如果直接放下平躺睡覺,會很容易因為這種不適而驚醒哭鬧。試想,這個時候用“哭聲免疫法”是不是過於“殘忍”了點呢?第
二、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下子脫離了母體內被溫暖包裹的、媽媽的心跳、呼吸、血管流動、胃腸蠕動聲音伴隨的環境,會缺乏安全感,而媽媽的懷抱中熟悉的心跳頻率、體溫和氣味,能讓寶寶得到補償性的安全感,更放鬆、更舒適、更踏實。
而且,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隨著媽媽的各種動作而晃動的,他們也習慣了這種晃動中的睡眠,突然讓他們在靜止的狀態下睡眠,他們還是需要時間來適應的。
第三、一般情況下寶寶第一顆乳牙的萌出時間是6-8個月,但是也有些寶寶的出牙時間會更早。
出牙期寶寶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睡眠倒退”,他們的牙齦不適,食欲減退、睡眠醒來的次數更多、入睡需要更多的安撫,所以一些本來能自主入睡的“天使寶貝”突然就化身為哭鬧要抱的“小怪物”啦!
第四、感冒時的寶貝,如果有鼻塞症狀,平躺會加重鼻塞,導致呼吸不暢而容易煩躁驚醒,而抱著睡能讓孩子的鼻塞症狀減輕。
第五、為什麼一些寶寶即使抱睡後放到床上,他們的睡眠長度也會大大縮短呢?
首先,寶寶的睡眠是有週期的,一個睡眠週期結束進入另一個睡眠週期的時候,寶寶通常會睡得淺,或者處於要醒不醒的狀態,如果放在嬰兒床上,很可能就醒了,而媽媽如果持續抱著,通常都會在發現寶寶要醒的時候去拍拍或者輕輕走動,從而幫助寶寶實現了一個睡眠週期向下一個睡眠週期的轉化。
而且,即使孩子迷迷糊糊醒來,因為入睡環境和醒來的環境是一致的,他們也不容易警醒,更容易繼續接著睡。
是不是看到這裡覺得好像理解咱的娃?也不會繼續誤解他是個“脾氣不好”“性格不好”的“小惡魔”了呢?那麼,是不是就應該每天抱著娃睡覺呢?
也不是的哦!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破除一些媽媽對寶寶的誤解,能換個角度靈活地從寶寶的角度看待“抱睡”的問題,而不是一味聽到某個育兒理論就“一刀切”地實施,然後實施失敗後又過於焦慮。
我的建議如下:
第一、如果你家是個早產的寶寶,在出身後的至少6周內(或者更長的時間裡),盡可能多為你的寶寶提供你溫暖的懷抱吧!有 一個名詞叫“kangaroo mother care”(KMC,袋鼠媽媽式的照料),最初是醫療條件落後的國家,早產寶寶沒有恒溫箱可以用,所以早產的低出生體重寶寶被24小時包裹在媽媽的胸口, 從而幫助寶寶存活的一種方法。
世界上的嬰兒在出生後一周內死亡的數目是4百萬,而研究發現,KMC最高可以減少25%的早產新生兒的死亡率!它的原理是:媽媽的胸口是24小時恒溫的,對於早產寶寶肺功能的發育有幫助。
另外,和媽媽的肌膚接觸,熟悉的媽媽的心跳和聲音讓寶寶覺得有安全感,減少寶寶的應激水準,寶寶的心率、血壓和呼吸都更穩定。雖然並不是每個早產的寶寶都是低出生體重,而且根據早產的時間不同,寶寶的肺功能成熟度也不一樣,但是歐美國家的大部分兒科醫生還是建議在產後一小時就儘快讓寶寶成為“小袋鼠”,建議時間長度為出生後6周,具體視每個寶寶的情況而定。
所以,早到天使的媽媽們,咱先放開那些育兒的條條框框,給寶貝們更多的懷抱吧!
第二、如果你家寶貝有明顯的胃腸脹氣、胃食管返流、腸絞痛的表現,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抱著睡不撒手呢?也不是的。點擊上面的藍字,進入每篇文章,參考每篇文章裡提供的應對方法建議來做,通常孩子是可以放下的。比如,給寶寶揉揉肚子幫助排氣、喝奶過程中給寶寶拍嗝、西甲矽油的使用、讓嬰兒床的床墊形成一個坡度等等。
PS: 腸絞痛發作的時候(通常是半下午和晚上),還是建議抱著,試試文中的方法,但是沒有出現腸絞痛的時候,還是建議不要一直抱著。
第三、出牙期的寶貝會因為牙齦又癢又痛煩躁不安,建議試著給安撫奶嘴或者磨牙玩具進行睡前安撫,實在無效時,我個人覺得不要一定堅持不抱。
第四、感冒鼻塞的寶貝,建議睡前和睡覺中間醒來的時候用一下生理鹽水滴鼻劑,幫助緩解鼻塞症狀。這個我自己深有感觸,其實無論你用不用,娃感冒不適的時候,都幾乎不可能有非常好的睡眠症狀的,也幾乎都是恨不得用膠水粘在身上的,但是,生理鹽水滴鼻劑確實能夠通過清理鼻腔讓鼻塞緩解,讓寶寶的睡眠好一些。
PS:具體的感冒治療,以及其他對症療法請諮詢相應科室的醫生。第五、不是早產(或者早產的寶貝已經完成“趕上生長”後),沒有明顯胃腸不適、不是出牙期、沒有其他疾病(比如感冒鼻塞、中耳炎等),還是建議不要抱著入睡,也不建議在父母的懷抱一直睡的。篇幅所限,我下篇文章再和大家聊聊如何不抱也能幫助寶寶入睡的方法,以及如何讓在懷裡入睡的寶寶“安全著陸”。
參考文獻:Lawn, J. E., Mwansa-Kambafwile, J., Horta, B. L., Barros, F. C., & Cousens, S. (2010). ‘Kangaroo mother care’to prevent neonatal deaths due to preterm birth co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39(suppl 1), i144-i154.
作者介紹:徐桂鳳 住院醫師·兒童心理科,就職於美國愛荷華兒童醫院,擅長兒童心理及行為保健,正常兒童生長發育指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