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你的孩子還在和你睡一間房嗎?

徐醫生,我兒子已經3歲了,最近我們讓他自己睡一個房間,結果他總是半夜爬起來哭,要和我們一起睡,要麼就做夢大叫大鬧,請問我們該怎麼辦呢?多大的孩子適合自己一個人睡呢?我擔心他這麼大了,還和我們睡一張床會不會對他的心理發育不好。

關於寶寶睡眠問題,很多媽媽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以及如何和寶寶分床和分房睡。

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的寶寶睡眠系列文章更多是幼兒有關的,後面我會繼續寫嬰兒睡眠的系列文章。同樣,關於嬰兒是應該和爸爸媽媽一起睡(co- sleep)還是自己睡嬰兒床,我也會在後面作為獨立的文章討論。這篇我還是主要討論幼兒的分床分房睡眠,以及睡前的分離焦慮。

關 於什麼時間開始讓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目前來說並沒有定論,一般要根據文化背景(比如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是不同的,很多美國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就讓他們獨自 睡一個房間)、家庭情況(幾個孩子,房間數夠不夠等)、孩子自己的個性特徵(是更獨立更嚮往有自己的房間,還是對此非常焦慮害怕)等不同情況來做具體的計 劃安排。

通常情況下,建議可以暫不分房的前提下儘早分床,從出生到3歲分床都是可以接受的,儘量不要等到3歲以後再分床。然後根據各家情況的不同,建議在 3-5歲考慮嘗試讓孩子獨自一個人睡一個房間。

很多孩子在剛開始分床分房睡覺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夜醒、哭鬧、尿床的情況,也有一些媽媽反映,分房睡後孩子甚至還會出現睡行症(也就是“夢遊”)的表 現。另外,有些孩子白天的情緒也有出現更大的波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裡,我們就需要提及“睡前分離焦慮”的概念了。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媽媽)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 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最早出現于寶寶6-8個月左右,一般會持續到孩子5歲左右(這也是有些兒童心理專家建議5歲分房的理論依據之一)。睡前分離焦 慮是幼兒分離焦慮的一種情況,主要是指夜間和主要照料者分開所引起的焦慮不安,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映。

那麼,怎麼做可以減少睡前分離焦慮,在恰當的時間實現順利地分房呢?除了我在文章《如何應對兒童的分離焦慮》裡所提到的應對分離焦慮的方法外,應對睡 前分離焦慮、幫助寶寶順利實現分房睡眠,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如果分房前孩子一直和大人同床睡眠,建議不要立即分房, 因為一直和父母同床睡眠的寶寶已經習慣了夜間身旁父母的體溫、體味、呼吸聲(甚至是打鼾聲),突然的分房會讓孩子非常不適應,會出現頻繁夜醒的情況,而夜 醒的時候發現獨自一個人在一個房間裡,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孩子肯定會出現大哭的情況,而且會對獨自睡一個房間產生強烈的抵觸和恐懼情緒。所 以,父母們不要操之過急,建議先分床,再分房。剛開始分床睡眠,在父母睡的大床旁邊放一張小床給孩子睡,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夜間醒來的情況,這個時候只要他 一喊媽媽,媽媽就能立即回應他,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繼續安心睡覺。

想要實現順利的分房睡眠,以下幾點父母們需要注意:

前提準備和思想暗示

1. 給孩子讀一些睡前繪本,通過繪本故事暗示他已經長大啦,可以一個人睡屬於自己的房間啦。其實很多的繪本都可以,因為幾乎所有的繪本最後的頁面都是小朋友或 者小動物一個人在自己的床上睡著了,所以我通常在讀完繪本故事後,會稍稍強調一句:“看,小恐龍自己一個人睡著啦,好棒!” 相關的繪本有:《第一次自己睡覺》、《睡覺去,小怪物》、《親親晚安》、《睡不著覺的小兔子》、《我喜歡說晚安》、《你睡不著嗎》。

2. 和孩子商量他喜歡怎麼佈置他自己的房間,尊重孩子的意願,並讓孩子也參與佈置。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把房間裝飾成動物園,有的孩子則喜歡在牆上貼上蜘蛛俠,有 的孩子喜歡天花板墜下很多的小星星……和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開心地佈置他的小天地吧。

睡前程式

在《睡前程式》那篇文章裡,我們有提到建立固定睡前程式的重要性,在孩子分房睡以後,每天相對固定的睡前程式也一樣重要,但是可能需要在之前的睡前程 序上做一些調整。

比如,分房以前,可能是媽媽給孩子講完故事後和孩子相擁而睡,而分房以後,則會是媽媽講完故事以後,寶寶自己獨立入睡,媽媽可以選擇在床前坐陪,或者 留一盞昏暗的小夜燈離去,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媽媽拍拍他入睡,排滿100下就離開。

我個人比較喜歡拍拍入睡的方法,因為往往在媽媽邊拍邊數的過程中,娃就睡著啦!也可以逐漸減少拍的次數,比如一開始是拍100下,過一個星期後就改為 拍50下。

當然,具體睡前程式的建立和操作,父母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和孩子共同制定。無論如何操作,一定要向孩子傳遞的一個資訊是: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是因為他 長大了,而不是因為媽媽不愛他了。

睡前安慰物體

允許孩子帶著他喜歡的安慰物睡覺,比如一條他用久的小毛毯、一個小公仔、一輛玩具車等等,這些安慰物能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對於怕黑和怕 怪物的寶寶尤其如此(參見文章:床底下有怪物?排黑?寶寶睡眠系列(4))。

半夜醒來怎麼辦?

很多寶寶在剛開始獨自睡一個房間的時候會出現半夜醒來大哭或者到父母房間找爸爸媽媽的情況,這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父母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父母睡覺不要鎖門,這樣孩子醒來後可以順利到父母房間找父母,減少夜半醒來又看不到父母的恐慌;也可以借助監聽設備,半夜孩子醒來父母在自己的房間能立即 知道,可以直接前往孩子的房間進行查看,並就在孩子的房間進行安撫。

2. 如果孩子強烈要求和父母同睡,建議不要同意,而是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要睡媽媽的床,他也應該睡自己的床。父母可以在旁邊拍拍她和安撫她,但最好不要躺下來 和孩子一起睡(無論是在大人的房間還是在孩子的房間),並且告訴她媽媽也好累好困要回到自己房間睡覺。

時間長了,孩子便沒了指望,但是他們心裡明白媽媽任何時候都是在他們旁邊的,都是愛著他們的,所以通常很快就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否則,如果答應孩子 要求和其同睡,後面的分房睡眠往往都會變得更加困難。

在上面討論完分床分房後,我們來看看另一種情況下分離焦慮對於孩子睡眠的影響。

有位媽媽的提問:

徐 醫生,以前我們家寶寶如果和奶奶睡就睡得很早,也很乖,可是每次我哄她睡覺的時候,她就很難入睡,一定要找各種遊戲和我一起玩,一直到很晚,困得眼睛掙不 開了,還要抱著我說:“媽媽陪我,不要睡覺”。最近一段時間,奶奶哄她也不願意睡了,一直說不要睡覺,要等媽媽回來。請問我該怎麼辦呢?

細聊之下,才知道這位媽媽經常上晚班,很多時候回到家的時候都已經11點多了,孩子已經和奶奶睡下了,只有週末的時候,才有時間陪孩子一起睡覺。

這種情況下,因為孩子對母親的天然依戀,但沒有得到足夠的親子相處時間和親密度,導致他們非常珍惜媽媽難得的陪伴,希望盡一切努力盡可能多地停留在這 種美好的時光裡。

支招:

這是一個很兩難的境地:媽媽既希望能盡可能多地和寶寶共度親子時光,又不希望影響寶寶的作息規律和睡前程式。

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每天都要值夜班,建議盡可能將夜班時間安排在週五週六周日等,因為這樣即使晚上寶寶晚一點睡,第二天也可以早上補眠,而且週末白 天孩子不上幼稚園,也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媽媽互動。

非週末時間的晚上,媽媽盡可能和其他同事調調班,盡可能晚上在家陪伴孩子入睡,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保持陪寶寶睡覺的時間長度啦!

如果是三班倒,連續幾個月都是夜班怎麼辦呢?

讓長期固定幫忙帶娃的人陪孩子入睡,媽媽每天早上趕在孩子起床之前到寶寶的房間等待寶寶醒來,保證寶寶睜開眼睛就能看到媽媽,然後開始甜蜜的一天。這 樣寶寶也會更有動力去睡覺,因為睡醒就能看到媽媽啦! 不建議:娃入睡時媽媽在家,但是有時會陪娃睡覺,有時不陪。因為這樣娃無法理解媽媽為什麼有時在自己身邊,有時候不在,有礙于寶寶形成固定的睡前程 序,不利於寶寶的規律睡眠。

作者介紹:徐桂鳳 住院醫師·兒童心理科,就職於美國愛荷華兒童醫院,擅長兒童心理及行為保健,正常兒童生長發育指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評估。

文章來源於媽咪知道。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媽咪知道”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媽咪知道平臺致力於為媽媽、寶寶提供最專業的移動健康管理服務。一鍵諮詢,三甲醫院兒科、產科醫生線上免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