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從廣州塔到布達拉,粵藏騎行日記(下)

離開成都,旅程就此展開新的篇章。讓人魂牽夢繞的國道 318 啊,你馬上就要展現最精華的段落,我所有想像過的雪山森林、湖泊原野即將就要在眼前一一呈現,那些巍峨雄壯,那些靜謐悠遠,都在守候心靈的花開。白雲寺廟與風馬,青草牛羊與野花,我們即刻出發。

-

DAY 35

(Jul 16) -

成都

邛崍

在成都腐敗的日子讓生活產生了時差,每天都是十一二點才起床,今天自然也不例外。馬上就要開始新的征程,這麼懶散好像不應該。但睡到自然醒這種美事,難得出發前還能享受一次,就當作是任性吧。

今天的目的地並沒有設置在雅安,首要原因是因為晚起了,第二是因為休整幾天後,人確實不在狀態,需要一個短途騎行來調整,所以我們把目的地定在了 70 公里外的邛崍。

可能大部分騎友都在早上出發了,沿途除了我們仨,就再也沒有發現其它的騎行者。在這條日發蓬勃的川藏線上,在從成都出發的第一天,我們竟然享受到了難得的“孤獨”。

出了成都市區後,路好像一直都是向下的緩坡,遇上這樣良好的路況我也終於跟得上小夥伴們的騎行節奏。

路上依舊有難擋的熱浪,但阻礙不了我們行進的速度,很快,在下午 4 點便順利到達了邛崍。

初到邛崍,第一感覺就像到了一座剛落成的新城,馬路與街道有出乎意料的清淨,我們在城裡轉悠了半天也沒發現其它騎行者的痕跡,這跟想像中的喧囂有著極大的反差。但城裡車少人稀的冷清,反倒讓人對這座小城有了一些好感。

剩下的時間閑來無事,我們準備為一部最近火爆的國產動畫電影捧場。

我從小就喜歡動漫,它可是我童年記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從小的薰陶,直到現在仍舊熱愛。

無可否認,大多有影響力的動漫都來著日本,那些優秀的作品甚至影響了我們幾代人。因為仰慕,難免會對自己有所期待。看著國內參差不齊的製作水準,除了受環境的制約,更多的還是自身實力上的差距。

我始終相信,想要贏得好的市場還是要踏實地做出好的作品,雖然《大聖歸來》離一線動漫的製作水準仍有差距,但它的出現,證明了國人對於國產動漫還是有寬容和期待的。

不管怎麼樣,熱愛動漫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買票去影院支持。真心希望有朝一日國內的動漫事業能有質地蓬勃發展。

-

DAY 36

(Jul 17) -

邛崍

天全

早上陽光燦爛的,特別像電影裡要踏上征途那種朝氣蓬勃的場景。

路上開始遇到越來越多的騎行者,可相互之間的碰面好像已經變得很平常,基本沒有互動,有時連招呼都不打就路過了。

今天騎行的目的地天全,是二郎山下的一座小縣城,去到那裡,首先要經過雅安,然後沿著青衣江騎行到飛仙關,再一直往西便可到達。

已經打聽到雅安至飛仙關路段正在修繕,因為之前在貴州打下的基礎,現在再面對惡劣的路況,人抵抗的能力已經變得極其強大,像無所畏懼一般。

中午就騎到了雅安市區,很多從成都出發騎行者,第一天行程的目的地就是雅安,別看這距離是140km,其實沿途的路況都極好,第一天到達雅安完全沒問題。

熟悉川藏線的人都知道,雅安城的入口立著一座“馬踏飛燕”塑像,它可是見證了無數騎行者的“圖騰”,每個由此進藏的人都要與它合影留念,這之後才算是騎行的真正開始。但大家都吐槽這個代表“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塑像其實並不是什麼歡迎你的到來,因為從外形上看,它好像表達的,是讓人“立馬滾”的意思。

雅安別稱“雨城”,可我們來到的時候,頭頂卻是舊晴空萬里,為此我們還吐槽它的名不副實。有些話不能說太早,那邊剛說完,這邊就開始不服氣地靈驗了。

在飛仙關隧道口,眼看著一場暴雨從路前方席捲而來,正好處在修護路段,人車堆積,雨落下,周圍瞬間混亂乍起。

車道只開放單邊通行,與我們反方向行駛的大卡車慢慢堆積起了一條長長的隊伍,這個時候自行車是最靈活的,可以到處穿行。一些懶得等雨停的騎友冒著雨繼續趕路,包括在前面遇到的一對著裝統一的情侶。挺羡慕他們的,這畢竟不是度假,相互之間還多了一個人要顧慮,能在這條路上一同出行,確實很了不起。

彎曲的山路路一直延伸到了山間的河谷,路上散落一地的樹枝殘葉證明這裡剛剛被一場暴雨肆虐。部分路段已經被積水淹沒,很不幸騎在最前面的小凱剛入水路,就被迎面的一輛大貨車來了個強行全身濺射,我們在後面完整地看到了整個過程,笑得沒心沒肺的。

高處的岩壁上有數條瀑布從高處傾斜而下,騎友們都停在了路邊抬頭仰望,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景物,如果不是因為一場大雨,路過這裡的騎行者,只會一騎而過。

雨已經把天全縣城裡的燥熱都驅散了,剩下的是雨後清冽的空氣。雖然雨後的天空是暗沉的,但到達後的清爽還是能讓人感知到這裡晴天時的光亮。這時候太陽應該快要下山了吧,進城的時候我們一直向著西邊,可縣城都被山包圍著,就算天氣晴朗,可能也看不到夕陽,不過沒關係,反正心情好了,什麼都是好的。

-

DAY 37

(Jul 18) -

天全

瀘定

二郎山,千里川藏線上第一道險關,昔日曾以險峻的盤山公路以及惡劣的氣候而聞名,雖然現已貫通了隧道,但對於初次騎行進藏的的人們來說,它仍是這條路上的一個考驗。我們自然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出發了。

天氣一改昨日到來時的陰沉,太陽高掛在天上,和著晨裡仍然清爽的空氣我們便翻上了一個山崗,回頭望,陽光尚未將晨霧驅散,彌漫得像一層輕薄的紗帳附在山裡飄蕩。

天全至二郎山路段也在全線翻修,路面已經被砸得稀巴爛,我們一直在碎石和泥潭間穿插,有時因為一邊路面剛鋪好水泥,所有來往車輛只能單邊通行,有時候不得不下車跟著汽車後面緩慢推行,如果運氣好些,新修好的公路可以騎行上去,就能暢通無阻地騎行一段。但總得來說,行進速度極其緩慢。

路上遇到一個反騎的騎友,他告訴我,前面有個新修的隧道,雖然有路障攔著,仍未對外開放,但其實是可以騎行通行的。對於我們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一旦修了隧道,這中間的路基本上都會爛得沒法看。

路上的狗很是不解風情,我們就是過路而已,它卻像對我們有深仇大恨一樣,怒目相對,狂吠不止。斌哥被惹毛了,停下來沖著臺階上的狗大吼:“你下來,有本事你下來。”狗卻沒有一絲收斂地意思,怒扯著鐵鍊,吠得更兇狠了。但其實我們罵的不是狗,是今天這條破路。

快要到新溝的時候,天上開始積起了烏雲,看來一場大雨是不可避免了。我在新溝補充了一些水和乾糧,小店的老闆讓我們要麼行動快速點,要麼今天就在這裡停留,山上要是下起雨來,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情。

可都還沒出新溝,雨便傾盆而下,我們急忙地躲到一戶人家的屋簷下。雨聲簌簌,樹木的枝葉在混亂地搖擺,狂躁得像砸在地面上濺起的水花。

好在雨只是狂躁了一會就漸漸變小了,看著天色亮了很多,我們便冒雨繼續出發。

後面的山路還處在修護路段,路上被堵了很多過往的泥頭車。在一段路寬剛好只能容兩輛車通過的山路上,路被過往的大車給堵死了,騎行的人根本無法通過,都被堵在了路上,這時候一位騎公路車的大神便挺身而出。

先說說這位騎公路車的大神,引人注目的除了在這樣的路況上騎公路車外,還有他尾架紮著用超市那種塑膠袋裹著的一小包行李,我並沒有歧視的意思,因為敢這樣上路的,基本上都是大神。

因為騎公路車的緣故,他今天基本都在推行,其實我們昨天就遇上了,只是今天才有了交集。

在一輛泥頭車快要堵上公路縫隙的瞬間,大神隻身上前攔住了泥頭車,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爬上車窗和駕駛室裡的師傅成了攀談狀,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從騎行服的背袋裡掏出了香煙給師傅點上了。

停下來的泥頭車留下了可以過路的空擋,我們便從那裡一一通過。路過的時候不忘給我們留路的師傅打個招呼,還要感謝大神,越是關鍵時候,越是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與價值。

隨著行進,路況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後面的路也只剩下要翻山這一點要克服。

騎在了半山腰上,此時已經雨過天晴,天空蔚藍,陽光重新撒落,氤氳浮漫,雲在山間飄蕩,養眼的高原氣候便在這裡開始初見端倪。

都說二郎山隧道是連通兩個地域的通道,在隧道的另一邊確實像換了一個世界,視野變得更加寬廣,眼所及之景物都附帶著壯闊。

之前的埋頭騎行在這裡開始變成了嬉戲,那種輕鬆的感覺就像想要的已經隨手可得。

太陽已經緩緩下了山了,山上的觀景臺上沒有別的騎行者,我們在上面靜靜地看了一會山下蜿蜒而過的大渡河。瀘定就坐落在大渡河的旁邊,雖然還距離著30公里,但都是下坡,讓欣賞風景的人沒有一丁點負擔。

落陽的余暉映黃了天邊的雲朵,在那裡竟然看見了雪山,沒想到在今天行程的最後還能享受雪山的巍峨。

-

DAY 38

(Jul 19) -

瀘定

康定

我們就住在進城牌坊旁邊的旅館裡,早上打開窗戶往外看,天氣並不是特別好,要下雨的樣子,路面都是之前下過雨的痕跡。但也就收拾行李的時間,藍色的天就露了出來。

瀘定除了交通不便之外,這裡依山傍水,怎麼看都是個好地方。

縣裡的瀘定橋又是一個小學課文裡出現過的景物,可是來之前我就對它沒了興趣,但今天要離開了,覺得不看一看還是會遺憾。

今天出發去康定,路程只有 50 多公里,這應該是出發以來,行程最短的一天,但這短短的 50 多公里卻讓我們嘗了一些苦頭。

從海拔 1330 米的瀘定到海拔 2395 米康定,海拔攀升有 1000 多米,於是路上便多以爬坡為主。

剛剛進入高原,海拔攀升的騎行特別折磨人。我們本以為就 50 多公里路,中午就能到達,卻沒想到騎到了下午5點。本來還計畫著騎到康定後再吃午飯,沒想到行進會如此緩慢。出發前除了帶了一條士力架外,就再也沒有儲備其它的乾糧。這使得我在陽光最炙熱的中午,在一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爬坡路上,被炎熱和饑餓雙重夾擊。

康定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地方,可能小時候《康定情歌》和《在那遙遠的地方》這兩首歌曲總會連著播放,這使得我從小就對康定有著歌詞裡聯想的印象,以至於在我心裡,它就是那個遙遠的地方。

後來去了康定,才發現原來跟它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除了獨有的民族特色,那裡似乎和大多數的縣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不過過程特別奇妙,就像憑空又多生出了一個地方。

再一次來到康定,周圍都是熟悉的景物,眼裡處處都在契合。城中的大渡河依舊在翻湧,兩邊的街道仍舊熙攘,山上的彩佛已經上了新色,只是曾經在秋天的記憶,換成了此時夏天的顏色。

-

DAY 39

(Jul 20) -

康定(休整)

昨天還是陽光燦爛的,今天就大變了樣。欠缺飽和的陰沉天空似乎在醞釀著更糟糕的狀態,在這樣的天氣下休整,於是大部分的時間便用來補眠了,也終於讓休整這個措辭得以正名。

睡飽後,人還是想出去走走。可能大家都不喜歡這樣的天氣,街上明顯少了很多行人,於是冷清的街道便和天氣成了同一種氣質。可能是閒逛散漫而無趣,小凱又回去旅館睡覺了,只剩下我和斌哥繼續漫無目的地到處遊蕩。

走累了的我們在橋上找了個坐的地方,靠著發呆。當你用文藝的視角去掃視周圍,似乎每一個人都在為你而路過,好像每一個路過的人,隨時會在你人生的軌跡上留下痕跡,但我更多的時候也只是在發呆。

我糾結著今天剩餘的時間應該要去做一些事情,但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人一下子好像有很多惆悵。我想應該吃點什麼,可是食欲並不強烈,可能它還沉醉在昨天晚上的那一場饕餮裡還沒調整過來。

斌哥覺得無聊,也回去旅館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街上遊蕩。我決定到高處去看一看這座城,可惜事與願違,建滿房子的山坡上,前路被一個院子的大門攔腰截斷了,我只能原路返回。

在一條很長的階梯上,看見一個遊客模樣的胖子正扶著一旁的圍牆痛苦地喘著大氣。我很想告訴他前面的路況,但我沒有,他都堅持到這了,怕說了會讓他失望。

回到旅館,斌哥買了很多李子,像蜜蠟一樣金黃色的李子,個個都清甜無比,我們圍坐在床上吃得極其滋味。

這是今天做的最有味道的一件事,可想今天是多無趣的一天,雖然這樣,但滿不在乎,可能是因為喜歡這座城就能對它有偏袒。

-

DAY 40

(Jul 21) -

康定

新都橋

我睡的床鋪靠窗邊,夜裡醒來聽到了外面的雨聲,眼睛雖然沒睜開,但已經開始睡得不踏實了,擔心著天氣會影響今天的行程。

果然,天氣真的跟想像一樣糟糕,雨一直下到了早上。

我們無精打采地起了床,消沉地看著窗外飄著雨的昏沉天空,這並不像這個時間該有的光亮,窗外的世界和人一樣人還停留在睡眼惺忪的階段。

顯然這是一個不適合出發的早晨,但我們還是堅持要出發。

人到了室外才感覺到氣溫下降了很多,在街上整理行裝的時候,雨落在手臂和臉上,讓我打了好幾次寒顫。

街道上一片沉寂,空蕩得好像整個康定城就剩我們三個人一樣。

我們在城外的一家小店裡買了幾張饢餅作為今天午餐的主食,從今天開始,大部分的午餐都會在野外進行,也不知道今天的天氣會不會讓在山上吃午餐變得很狼狽。

今天騎行的的目的地是新都橋,到達那裡,需要翻越川藏線上第一座海拔 4000 米的高山——折多山。

大多數從康定出發的騎行者都會把目的地設置在折多塘,在折多塘除了可以泡一下那裡的野溫泉外,在面對折多山時,時間和行程是一個更合理的安排。但我們在康定休整了,覺得沒必要在相隔只有 17 公里的地方再消耗一天。

折多山,海拔 4920 米,是青藏高原東部的起始地帶,從折多山往西,那裡是真正的藏區,於是它便成了漢藏文化的分界線,同時也是騎行路上真正的分水嶺。

“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遵循原意,折多山上自然少不了蜿蜒多變的盤山公路。隨著海拔的逐漸攀升,在曲折的盤山公路上騎行會越來越煎熬,而騎行者們便把折多山重新注解為“折磨很多的山”。

折多山的難度在於它是剛剛進入高原騎行後的第一座高山,因此有些人會在這座山上選擇放棄,而有些人決不能讓夢想在這裡成為折返之地。

過了折多塘後,我又落在了隊伍的後面,山上霧氣彌漫,視線推移不了多遠,彎曲的山路便隱沒在灰色的雲霧裡。

隨著海拔逐漸攀升,山路上已經看不見騎行的大部隊,只有零零散散的騎行者們在緩慢前行。有些體能較差的人已經開始下車推行,一些連車都推不動的人,只能苦悶地蹲坐在路邊發呆。

似乎大家已經開始真切地感受到,高原騎行帶來的煎熬,那些原本想像的美好也許早就在心中煙消雲散,可能已經有人在思考,為什麼會在這條路上,雖然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但真正的答案不會在半山腰上出現,所有的疑惑都只會在視野更開闊的埡口上得到解答。

山上的氣溫越來越低,稍作停留都會渾身發抖,有些堅持不住的騎友,躲進了路邊藏民臨時搭建的帳篷裡取暖歇息。我看著有遮擋風雨的地方,便也下車跑了進去。帳篷裡藏民售賣著泡面和小食還有自釀的優酪乳,我要了一碗優酪乳,拿出早上買的大餅,就這麼一勺優酪乳,一口大餅地算是吃起了午餐。

山路上雨越下越大,我終於看到斌哥在電話裡所說的車禍現場,一輛滿載大白菜的貨車翻側在了路上,白菜泄了一地,一位藏族阿尼正在白菜堆裡來回搗騰。

因為雨下得實在太大,我看汽車雖然翻側在路上,但已經清空的貨箱可以鑽進去躲雨。

貨箱被軍綠色的帆布遮蓋著,我翻開帆布進去,發現裡面竟還躲著兩位陌生的騎友。

雨水打在車身上啪啪作響,三個人躲在裡沒有說過一句話,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我有些著急,斌哥之前打電話告訴

我這個地方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有可能他和小凱已經騎到了埡口,我越想越著急。

今天雖然是進入高原後的第一次翻山,但身體並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只是騎行比較緩慢,畢竟是高原,氧含量不一樣,呼吸的節奏就會不一樣,身體的各方面的機能就會有所下降。我想有時會感到崩潰,應該是緩慢帶來的枯燥,人會越騎越累,路會越騎越長,但我認為最大的不適應,應該是天氣,煩人的霧氣都把景色給遮掩沒了,人只能剩下枯燥地騎行。

無法形容騎上埡口那一刻的心情,在剩餘的最後一小段距離,我扯開嗓子長吼了一聲,這一聲,是翻上第一座海拔4000米高山時內心喜悅的綻放。雖然山上很冷,但每一個騎行上來的人,都由一臉的痛苦,變成了滿臉的笑容,那種美妙的過程,也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得到。

折多山的另一邊,景觀有了一些不一樣,雖然天空還是那副討人厭的樣子,但雨已經停了,也沒有了霧氣的縈繞,視野也開闊了很多,能看見遠處的山巒。但考驗還沒結束,接下來有將近 30 公里的下坡,被考驗的是衝鋒在前的雙手。

我在抓絨的手套外還套了一雙塑膠手套防雨,但長距離的下坡還是把手給凍僵硬了,但還好,比起翻山,這個要好克服很多。

下山沒多久,雨又開始下了起來,因為離新都橋已經不遠了,人也懶得再去躲雨。雨下得很大,到達新都橋後除了穿著衝鋒衣的上身,剩餘的基本都濕透了。今天翻山的時候,我一直都在躲雨,沒想到下了山還是被雨來了個突襲,但我是心甘情願的,因為人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

DAY41

(Jul 22) -

新都橋

雅江

我有在新都橋休整一天的想法,目的是希望能守候到一天在新都橋的晴朗,可以好好看一看貢嘎雪山。但小夥伴們並沒有要休整的意思,我有些後悔,覺得在康定那天的休整早了一些。

新都橋的夜晚,接連下了幾場雨,於是早上的天空便和心情沉悶得一模一樣。

看蜀山之王貢嘎的夢破滅了,我也只能安慰自己,再來一次唄。帶著這種心情出發,心裡多少有些不情願,我就像個不得意願的孩子,只要再稍微刺激,馬上就會發脾氣,倔強地倒地不起。

稱為“攝影師天堂”的新都橋,自然有它獨到之處,儘管是陰天,就這麼路過,它看起來仍然這麼美好。

陰沉的天空掩蓋不住新都橋獨有的美麗,紅色房頂灰色外牆的藏式房子點綴在綠色的草甸上,雖然這裡沒有大海,但我想有所房子,草離綿山,夏青秋黃。

川藏南線,這條由成都到拉薩的公路逶迤在高原的崇山峻嶺之間,而在這條路上騎行的人們幾乎每天都要與高山打交道,越山沿河,沿河越山是這條路上唯一不變的規則,除此之外路上所有的光影萬物都是變幻莫測的。

高爾寺山是路上要翻越的第二座高山,山裡正在修建隧道,一條嶄新的柏油路在舊路的下方向裡延伸。隧道尚未完工,我們只能繼續在舊路上前行。

在山上埋頭騎行的瞬間,一輛汽車從身旁駛過,帶起了高爾寺山殘敗路面上的塵土,揚起的灰塵沿路席捲,一直到遠處看不見的彎道。這是我們的特色,新的公路尚未完工,舊的馬路就像沒了爹娘的孩子一樣,任其自生自滅了。

很多騎友說,川藏線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因為在川藏線沿途的大山裡,隧道正陸續被貫通,隨著隧道的通車,騎行的路程會大為縮短,繞開曲折的盤山路,騎行難度也隨之降低,當然他們口中說的“不如”並不是騎行難度的問題,而是隧道開通後,走隧道的人再也看不到山上那些壯麗的景色,騎行也因此會失去一些意義。但儘管如此,如果此時隧道是可以通行的,我敢肯定,我絕對不會走這條舊路。因為當人還在高山的腳下,面前是一條慘不忍睹的盤山公路,在這種選擇下,哪怕山上景色再好,我想,有隧道不走,真的很難。

高爾寺山的路況確實讓人意志消沉,剛開始爬山就已經感到有些吃力,但路上竟然有一個小孩騎在了我的前面,於是下腳踩踏的時候不由地更用力了一些。

小男孩只有 9 歲,小小年紀就跟著他爸騎行進藏。小孩的父親可能是騎行的狂熱分子,但帶著這麼小的孩子騎行在這條路上,多少有些冒險,畢竟在環境多變的川藏線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險情發生,但我內心感受更多的還是羡慕。

疇昔人生,我似乎找不到曾為之竭盡全力的事情,在努力堅持這件事情上我突然感到嚴重缺失,這是過往人生的一種遺憾。眼前這個只有9歲的孩子,或許他只是單純地跟著父親出發,但我特別羡慕他此刻經歷的這些,這畢竟是在高原上騎行,這條路可是連訓練有素的成年人也會感到崩潰的地方,而對他來說這更是一場巨大的考驗,雖然這些不應該是他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情,但一旦經歷了一定會成為他此後人生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動力源泉。

盤山的公路大概騎到了一半,山路的右側突然就擴展出一塊空曠的地方,騎友們都在那裡休息,顯然這塊視野開闊、野花遍地的空地已經也成了騎行者們獨一無二的戶外餐廳,在那裡除了能緩解疲勞,還能讓眼睛和肚子都得到滿足。

後半段的山路,雖然依舊艱難,但沒了開始爬山時的那種煎熬,人只是埋頭堅持著便蹬上了埡口。

埡口上又是另一番風景,轉身回望,雲在天上翻湧,迤邐的路在山下盤橫,壯闊的景物讓心裡碰撞出一陣澎湃的巨浪,人振臂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