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土拍成交價款增加5700億
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土地出讓面積20.82萬公頃,同比減少約1.31萬公頃,降幅為5.9%。不過,與此同時,土地成交價款卻增加了5759億元左右。
2月13日,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公佈國土資源主要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51.8萬公頃,同比下降2.9%。其中,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降10.3%。梳理發現,2016年已是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量連續第3年下降,但相較於2014年和2015年分別下降25.5%和20.9%,10.3%的降幅已明顯收窄。
在供地量下降的同時,地價則明顯上漲。2016年全國土地出讓合同成交價款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9.3%。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以來,土地出讓溢價率明顯下降。考慮到穩房價等因素,預計今年部分大城市仍然會積極供地。
2013年後供地量逐年下降
官方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5年的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分別為10.91萬公頃、15.42萬公頃、16.91萬公頃、16.56萬公頃、20.32萬公頃、15.1萬公頃、12.0萬公頃,2013年為8年來最高峰。
近年房價漲多跌少,房地產用地供應作為影響房源供應的主要因素,一直為外界關注。一旦土地供應減少,憂慮未來房源供應減少的觀點就會增多。加上2016年房地產銷售火熱,更進一步降低了樓市庫存量。
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7349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22.5%,創下歷史新高。
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在2010年首次突破10億平方米大關,到2013年時突破13億平方米高點後,2014年、2015年有所下滑。因此2016年的15.73億平方米,是連續突破14億、15億平方米整數大關。
按照官方統計,房地產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和住房用地。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創新低,與普通民眾關係更密切的住房用地情況如何?
根據近幾年資料分析,住房用地供應量一般占房地產用地供應量的七成左右。截至目前,國土部尚未對外發佈2016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情況。若以七成的占比來粗略計算,我國2016年住房用地供應量大約在7.5萬公頃。
房地產開發具有週期性,由土地成交到開發完成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從土地供應到房源供應的過程中還有諸多因素需要考慮。而房源供應是否充足、房價是否會上漲,除土地供應量因素外,還需要考慮城市間的差異性、開發商的開工和推盤意願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來確定。
從目前官方的一些表態來看,2017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並沒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國土部在上月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透露,今年將彈性增減土地供應,合理調整用地結構。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2016年土地出讓量減價增
從供地數量基本可以窺見投資建設及房地產市場的冷暖。2013年時,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73萬公頃,同比增長5.8%,其中,房地產用地20萬公頃,同比增長高達26.8%。但在2013年以後,經濟增速開始放緩,部分城市出現較大的商品房庫存壓力,全國建設用地供應量及其中的房地產用地量都開始下降。
2016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51.8萬公頃,同比下降2.9%。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2.08萬公頃,同比下降3.2%;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降10.3%;基礎設施等用地28.97萬公頃,同比增長0.2%。2016年土地供應偏保守,減少供地主要是希望讓市場優先消化既有的土地和商品房庫存。
有專家表示,2016年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略有減少,其中存量建設用地供應超六成,已成為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在土地供應量同比降幅較前兩年有所收窄的同時,地價與往年相比增幅卻在擴大。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末,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綜合、商業、住宅、工業地價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31%、3.09%、7.91%和2.84%,而該四個指標在2015年同期則分別為3.16%、2.70%、3.92%和2.38%。其中,住宅用地價格漲勢最大。
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土地出讓面積20.82萬公頃,同比下降5.9%,但合同成交價款3.56萬億元,同比增長19.3%。簡單計算可知,在2016年全國土地出讓減少約1.31萬公頃的情況下,成交價款卻增加了5759億元左右。
而在此前的2015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還呈現出下降狀態。據財政部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繳入國庫的土地出讓收入3.37萬億元,同比下降21.6%。雖然與國土資源部資料在統計口徑上有所區別,但依然可以看出2016年土地出讓價格回暖的一面。
專家指出,2016年全國住宅地價環比、同比增速持續擴大,既反映了“去庫存”政策效果顯現,房地產市場回暖,同時也提示了局部市場可能出現過熱的跡象。
熱點城市土地溢價率下降
從近年來的樓市地市表現來看,樓市走勢會直接影響土地供應。2016年,在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多個城市出現土地競買熱潮,二三線城市頻繁出現刷新土地成交價格紀錄的情況。
在樓市升溫期,地方政府出讓土地有雙重動力:一是增加供應為樓市降溫;二是也能取得較高的土地轉讓收入。
去年土地出讓面積下降,但是成交價款不降反升,不排除部分地區供地遵循的是土地出讓金完成目標的模式,即供地不是看供地面積或幅數,而是主要看供地背後的交易總金額。但是隨著熱點城市購房政策的收緊,房地產市場也出現明顯的轉折。從土地轉讓溢價率來看,降溫明顯。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2016年全年土地溢價率分別達到38%、73%、37%和149%。
今年1月1日至2月12日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土地溢價率則降至14%、12%和11%,深圳今年以來暫時還沒有土地交易。鄭州、合肥等城市土地溢價率也有明顯下降。
土地交易開始降溫,更多的是因為政策調控的威懾力在不斷增加,但土地交易市場後續依然有反彈的可能,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部分房企還是會有繼續拿地的可能,因此對於大城市要增加供地,尤其是建立土地一二級市場的聯動發展機制,能夠利好增量用地和存量用地的開發和商業機會的形成。
在上月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資源部表示今年將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我國將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土地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保障性住房用地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