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德味”到底是個什麼鬼?視與聽雙解析

最近筆者對於視覺效果展現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傳說中的“德味”,這就不得不說到攝影,而“德味”展現的介質,就是通過相機。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相機就分單反、微單、徠卡。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徠卡相機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最終展現的魅力,就是通過照片表現。除此之外,更有一句話可以引起大家共鳴:單反毀一生,HIFI窮三代。“德奧”風格,也是HIFI頂級風格展現,這種展現介質,也是通過器材。

“德味”在攝影中的表現

首先筆者在這裡不會講到相機具體參數,而是會以相機成像風格、拍攝角度、拍攝物品說明。首先是成像風格,咱們以徠卡鏡頭為主體進行風格解析。

徠卡相機高端型號為純手工打造

徠卡鏡頭對不同色彩的表現能力不同,對高照度光線的抑制能力也不同,從而使得畫面細節更加豐富,高光色彩更加濃郁(明度降低飽和度增加),通過抑制高光而帶來的明度降低,使得徠卡鏡頭帶來更濃郁的色彩,通常是比人眼看到的更加濃郁。人眼寬容度很高能看高光細節,但是高光的色彩飽和度依然很低。相機鏡片和鍍膜工藝的原因使得他們的鏡頭對高光的控制非常好,保留了豐富的細節和直觀上給更加濃郁的色彩。

典型“德味”顏色風格照片

如果詳細說明顏色,就是在用德系相機拍照成像中讓紅色和藍色顏色變得更加濃郁(從上圖樣片中就可以體會),在顏色過度表現自然,即使在暗部細節處理上不會出現模糊情況。整個畫面在精細程度上可以做到不因顏色因素影響到畫質表現。

筆者看一些徠卡風格的樣片後發現在拍攝角度構圖選取上依舊遵循了拍攝中的居中法、三分法、重複法、引導法、三角構圖法,這幾點雖然是攝影基礎角度,但在結合徠卡風格後,仍然可以拍攝出表現獨特的圖片。

圖片構圖基本法則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對於“德味”另外的解釋,就是一種光學成像的風格,來自於膠片時代,那個完全沒有標準化數位化的膠片時代,從鏡頭的設計、製造、膠片成像到沖印的所有過程,形成的一種最終的成像風格。

筆者習慣于用手機拍照,最近又對“德味”非常感興趣,這就不得不提到華為P10,這款手機相機部分評分參考DXO,可以看到不管是從色彩飽和度、白平衡、暗部細節、解析度上都在拍照手機分數中遙遙領先,當然第一名Google Pixel這款手機因為產能問題和系統小問題太多,筆者並沒有使用過。在成像風格中,筆者更喜歡徠卡風。

華為P10在DXO上的優秀表現

同事也在拿到華為P10手機第一時間拍攝了一組樣張,咱們一起來看看。

華為P10拍攝樣張

從樣張中可以看到, 徠卡風格很具有一種“寫實”生活感,在陽光充足情況下不會非常豔麗,而是保持了一種“穩定、冷靜、嚴肅”的顏色風格,讓整體畫面真實,卻保持了一種淡雅風格,很討喜,筆者想這就是“德味”表現吧。

“德味”不止是攝影,在HiFi界也是擁有“獨具一格”的風格,當然先在這裡得事先聲明一下,筆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森海塞爾腦殘粉,這裡筆者主要談談主觀聽感,其實這裡說的“德奧”風格在森海塞爾這個品牌上已經逐漸走向“年輕化”。這裡的“德奧”筆者認為指的是兩方面:一個是音樂風格,一個是耳機表現,想體驗一首嚴謹的交響曲,兩樣缺一不可。

維也納金色大廳(引自Google)

首先咱們看看網路上流傳的幾大學派劃分(只提供參考):

德奧學派-注重結構的嚴謹,節奏的穩健,理性的解釋音樂。

俄國學派-氣勢龐大,浪漫主義氣質濃厚,比較感性化。從作品風格上總的說來:

德奧學派-以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為代表,和聲比較厚重,結構龐大但嚴謹,多聲部賦格處理。

俄國學派-真正俄羅斯學派應該是以五人團作代表的。音樂情感起伏大,氣勢輝煌但也可以傷感憂鬱。

不過筆者還是喜歡以貝多芬為代表的德奧作家,因為貝多芬等德奧作曲家相對來說在注重旋律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織體的聽覺趣味、曲式結構的嚴謹性,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保障嚴謹性的同時,每個樂章表現也是不同的。

貝多芬畫像(引自Google)

在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開場,發展為第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男性粗壯的氣息。通過圓號對第一主題的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之後是第三主題,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躍躍欲試的曲調後,樂隊奏出旋風般的舞蹈主題,引出振奮人心的賦格曲段,最後則是擁有輝煌、壯麗、勝利景象。

教堂童聲合唱團還算大眾(引自Google)

當然對於這種表達,需要有出色的器材才可以“表現”出來,這裡筆者用引號括起來,想說明一點,任何器材表現都是為了可以最終還原現場,這也是耳機音質不斷提升的動力。但是不同時間下,演奏場所也在變化,但是聲音卻依舊保持“德味”一貫的嚴肅、冷靜風格。

音樂廳聲音反射示意圖(引自百科)

在森海塞爾HD600/650系時代講究一種廳堂感,這種廳堂感不需要很大聲場。聽感是這樣的:弦樂表現在HD600/650上表現較為收斂,不會出現刺耳感,整體在高頻中不會偏亮,有一定厚度;中頻聲線較寬,在人聲上或許會感覺偏老;低頻厚重,反彈較慢,整體渲染氛圍較為濃重。在演繹交響曲目中較為嚴肅。這種風格常出現在教堂、室內音樂廳中。

HD800為古典交響的多面能手

但是從這幾年中隨著音樂的普及,為讓更多人聽到古典音樂,地點選擇逐漸呈現出“平民化”,筆者有一回在國外旅遊,參加了一場室外音樂會,大家就躺在草坪上,喝喝紅酒,聚聚餐,聽聽古典交響曲。而在聲音表現上則和室內音樂有很大不同,因不受室內場所限制,所以聲場非常大,也很自然,其次是高頻比較亮,在表現弦樂上很“毒”;低頻氛圍還是有的,但感覺出有所削弱,帶來更加自然、通透的聲音表現。這種聽感耳機代表是森海塞爾HD800,筆者最喜歡的耳機,沒有之一。

編輯總結:

其實總結來看,“德味”的體現往往給人一種“冷淡”感,其實不然,只有冷靜下來,在遇到困難面前才不至於慌了手腳,這種平靜,才是筆者在生活中追求到的,為什麼很多攝影發燒友視徠卡相機為最終目標;音訊發售友視HD800也為最終目標,當然是追求風格,就是這種聽起來很玄學的“德味”吸引愛好者一步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