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腹瀉的寶寶,寶爸媽怎麼做?
寶寶腹瀉
一門心思想著止瀉,這就夠了?
幾乎每一個寶寶都有腹瀉的經歷,媽媽們照顧起來也是焦急又心疼,恨不得自己替寶寶承受生病的苦楚。盼著寶寶早點止住瀉,趕快健康起來。用什麼特效藥才好呢?症狀結束,腹瀉也就對付過去了嗎?
面對腹瀉的寶寶,寶爸媽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問:寶寶七個月大,已經腹瀉十幾天了,蛋花樣,頻繁擦小屁屁怕她受罪,心疼啊,請告訴我怎樣快速止瀉!
答:治療腹瀉應重點解決原因,而不是單純止瀉。
腹瀉時雖然可能因丟失水分過多造成脫水,但僅僅止瀉,更容易導致病菌、毒素、代謝物滯留於腸內。如果這些物質被回吸收後,會對人體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腹瀉現象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腹瀉雖然排出大量體液及未被吸收的營養物質,造成急性脫水和營養不良,但同時也排出了病菌及產生的相應毒素。
腹瀉時,在不刻意止瀉的前提下,要注意預防和糾正脫水,並及時補充營養,以及針對腹瀉原因適當用藥,立即止瀉並非明智舉措。
(詳細請參考《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3:直面小兒腸道健康》)
我們翻閱《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最新升級版】》全套書籍後,就寶爸媽們關心的孩子腹瀉的問題,進行了補充回答。
孩子腹瀉由什麼引起
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兒科常見病症。引起孩子腹瀉有兩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比較簡單,比如喝了涼水,吃了涼的食物,或者是對某些食物不耐受,如過敏或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這類腹瀉大便檢查不會出現特別的表現。
感染性因素相對複雜,如細菌性腸炎,大便內可以檢測到紅細胞、白細胞或膿細胞,而病毒性腸炎可能會檢測到特別的病毒,如輪狀病毒等。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如何區分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細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往往發熱在先,且先期多有嘔吐的表現。發熱、嘔吐後,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瀉,但緊接著就會出現腹瀉。
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大便中往往可見黏液,甚至膿血樣物質,每次排便量並不多;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往往為稀水樣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現脫水。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瀉,往往是食源性因素。
消化不良,會表現為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顆粒,不伴發熱,偶有嘔吐。過敏性腹瀉,在進食一定食物數小時至 1 ~ 2 天內出現,會有反復,與進食明顯相關。氣候原因,往往與變天、換環境等有關。
非感染性腹瀉,大便檢查往往正常,調整飲食或改變環境即可糾正。
什麼情況要看醫生
1. 病情非常嚴重,如高熱、精神狀況非常差、嘔吐嚴重等;
2. 腹瀉導致孩子出現了脫水的症狀。如孩子已經連續 4 個小時沒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較乾燥,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等,這些都是脫水的早期表現。遇此情況,必須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補液治療,否則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預防脫水小妙招
腹瀉時,建議給寶寶喝:
1. 蘋果汁;
2. 放掉氣的可樂(適用於 3 歲以上兒童);
3. 米湯(水開後,下入大米,煮 10 分鐘關火,取米湯)。
這些液體均含有豐富的電解質,可有效預防因腹瀉引起的脫水。
本文摘自:《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最新升級版】》
堂媽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