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真相 | 卸下笑容的小丑,總是哭著離開
“我曾以為人生中沒有什麼比孤獨而終更糟糕的事了。”美國著名喜劇影星羅賓威廉姆斯於家中自殺身亡,終年63歲,其宣傳代理人透露,羅賓威廉姆斯一直飽受嚴重抑鬱症的困擾。
一代喜劇之王,在帶給世人無盡歡樂的同時,卻以自殺的方式落幕,那個贏得掌聲最多的小丑,卻往往摔得最痛、最慘。每個看過他電影的人都會銘記那些鏡頭和歡笑,我們只能默默地祝福,他在天堂不再孤獨。
真正的抑鬱症,也許就潛伏在我們身邊,它像感冒一樣普遍,即使外表“陽光”的人也會抑鬱。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抑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它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怎樣擺脫抑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話題。
抑鬱症是現代都市人的常見病,在老年人、處於更年期的婦女、青春期少年、面臨激烈工作競爭和失業壓力的中年人中,都很普遍,因此被稱為精神疾病中的“普通感冒”。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抑鬱症患者達3.5億人,約13%~20%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會有一次抑鬱體驗,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躍升到第二位。根據加拿大學者費立鵬在2001~2005年間的調研,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這已經是中國最近的一次抑鬱症流行病學調查,費立鵬的這項研究在2009年刊登在《柳葉刀》上。根據這個發病率的資料推算,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達到9000萬。
值得警惕的是,我國抑鬱症目前就診率和治療率都比較低,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心理問題。事實上,抑鬱症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只要身邊的人留心,是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抑鬱症患者最普遍的臨床表現是失眠,比較神經質,一天到晚想事。大約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會經歷程度不同的抑鬱或擔憂情緒,但這不等於抑鬱症。
在醫學中,抑鬱症歸屬於“情感障礙”,有以下典型表現:在絕大多數時間裡感到悲傷或情緒低落;對許多事情或活動失去興趣;有睡眠障礙;食欲、性☆禁☆欲或體重下降;有原因不明的疲乏、勞累;內疚,甚至自責、自罪;注意力不集中;絕望、無助,反復出現自殺的念頭等。
最新醫學研究表明,工作壓力並不大的人也會得抑鬱症。職場中的人如果失去工作的動力,找不到成就感,就可能產生無奈、苦悶的情緒,而一旦積郁成疾,就是抑鬱症的苗子。如果這樣算起來,患抑鬱症或者有患病傾向的人是相當多的。
此外,不少人想當然地以為,抑鬱症患者是那些一天到晚情緒低落、鬱鬱寡歡的人。事實上,很多患者外表如常,甚至看上去很“陽光”,只是內心痛苦得難以自拔,形成外在表現和內在表現的嚴重分裂。還有一些人常虛張聲勢,做一些危險的行為,因為小事怪罪其他人,一個人獨處時又容易哭泣;或者是常常表示自己頭痛胃痛、心慌睡不好覺等,檢查後卻沒有器質性的病變。這些都可能是抑鬱的“隱性”表現,一旦發現,務必及時診治。
面對抑鬱症,相當一部分人不當回事兒,認為“不就是想不開嗎,不就是小心眼嗎”,周圍人勸勸、忍忍就過去了;還有一些人不分輕重緩急,一律把它當成大事,甚至認為抑鬱症等同於精神分裂症,是件很羞恥的事……兩種過激反應,造成大量的病人處於未診、未治的狀態。據估計,抑鬱症患者中主動就診的只有10%~20%,其中能正確識別的只占20%,能堅持有效治療的又只有20%。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一些國家中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從發病率來看,如今抑鬱症已經超過心臟病,而其實際患病者的數字可能比估計的還要多得多。
抑鬱症本身也許不會直接造成死亡,但會使病人在極端苦惱中,選擇自殺,走上絕路,也等於是一種會奪人性命的絕症。統計顯示,在抑鬱症患者中,60%會有自殺的念頭,15%最後會付諸實際。病情嚴重時,其死亡率會高達30%。全球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就算不主動尋死,憂鬱症嚴重的時候,也會讓患者生不如死。
女性和老人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在女性群體中,青春期、孕期、產後、更年期是高發期。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職場新“三高”人群,即高度責任感、高度壓力和高度時間要求的人也漸漸成為抑鬱症的“主力軍”。上述人群如果出現唉聲歎氣、意志消沉等情況,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超過兩周,就該到專科醫院診斷並治療了。
其實,七成抑鬱症患者可以治癒。美國心理學家史培勒曾說過:“抑鬱症往往襲擊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因此,抑鬱症患者要告訴自己,再堅強的人都會有“抑鬱纏身”的時候。不妨鼓起勇氣停住腳步,卸下心防直面自我,與家人和朋友一同馴服這只“黑狗”。
1.接納煩惱和痛苦。常跟自己說這樣幾句話:“我們要記住該記住的東西,忘記該忘記的東西,努力改變能改變的東西,接受不能改變的東西。”
2.向朋友適度傾訴。關愛與幫助不會自己送上門,因此要主動尋找能推心置腹、沒有利益衝突的人,比如家人、朋友、閨蜜。內向者可以把想說的話寫進日記,這也是一種傾訴方式。
3.別把自己逼太狠。徐行的同事在微博中回憶說:“你太盡責,把自己逼到了無人理解的死角。”抑鬱的人往往會默默承受壓力,不願改變,“一條路走到黑”。因此,工作要把握好節奏。上午10點、下午3點最好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天加班不宜超過兩小時。把工作和生活分開,避免抑鬱。
當身邊的人遭受不良情緒困擾時,家人朋友一定要留心他們的一舉一動,平時最好多抽空陪伴他們,鼓勵他們外出走走。同時,還要給予理解,注意與他們的談話技巧也尤為重要。
首先,別問“為什麼”,多問“怎麼樣”。問“你為什麼感覺不好?”他們會感到被質問,而當問“你感覺怎麼樣?”時,他們會感覺被關懷。其次,要有耐心,別急著給建議。雖然我們很想幫他們走出情緒的低潮,但如果缺乏耐心,使對方感受不到接納和關懷,就更難讓他們走出來。所以不要說“你這樣做就會好的。”可以說“我知道這個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我會陪著你。”再次,不要用否定患者現狀的語氣。比如,不要說“生活這麼好,搞不懂你怎麼還想不開!”換個說法會讓患者感覺好很多,如“我知道你現在感覺不太好,但是我想提醒你,你已經擁有了很多:美麗的容貌、愛你的家人和朋友……”最後,要知道抑鬱症患者的情緒需要被理解、接納,然後才能慢慢轉變。我們需要用愛心、耐心和陪伴,幫助他們走出情緒的低谷。
以下是美國權威的仲氏“抑鬱自評量表”(SDS),40年來經使用證實,該量表科學、方便。請做下面20道題,選擇符合自己的程度――偶爾、少有、常有和持續。
1.感到情緒沮喪
2.早晨心情最好
3.要哭或想哭
4.夜間睡眠不好
5.吃飯像平時一樣多
6.性功能正常
7.感覺體重減輕
8.為便秘感到煩惱
9.心跳比平時快
10.無故感到疲勞
11.頭腦像往常一樣清楚
12.做事像平時一樣不覺得困難
13.坐臥不安,難以保持平靜
14.對未來滿懷希望
15.比平時更容易激怒
16.覺得決定什麼事很容易
17.感到自己有用和不可缺少
18.生活很有意義
19.假若我死了別人會過得更好
20.仍舊喜愛自己平時喜愛的東西
1、3、4、7、8、9、10、13、15、19、20題,選“偶爾”記1分,“少有”記2分,“常有”記3分,“持續”記4分。2、5、6、11、12、14、16、17、18題,選“偶爾”記4分,“少有”記3分,“常有”記2分,“持續”記1分。
抑鬱嚴重度=各條目累計分/80
結果:0.5以下者為無抑鬱;0.5~0.59為輕微至輕度抑鬱;0.6~0.69為中至重度;0.7以上為重度抑鬱。▲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