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科技那麼多,我想去試試——阿迪篇

adiPRENE+ 和 adiPRENE

adiPRENE+ 和 adiPRENE

adiPRENE :一種吸震性能極佳的材料,用於在腳後跟受到衝擊時提供緩衝和保護作用。

adiPRENE +:一種具有極強回彈力的材料,用於為前腳掌提供緩衝,並使腳尖迅速、靈活地離開地面。

個人理解:阿迪較早的緩震膠科技,屬於材料減震。非常像李寧的前B後C,或者說李寧的前B後C像阿迪的adiPRENE+和adiPRENE,技術比較成熟了現在仍然在廣泛使用。

Tmac 5

a3 、 a3 Structure、 機械BOUNCE

a3 、 a3 Structure、 機械BOUNCE

上面三種都是阿迪的結構減震科技,又和李甯弓,李寧弧撞車。我敢說李寧當時研發結構減震肯定借鑒了阿迪的a3科技。(注意是借鑒,李寧弓、弧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a3是a的三次方的意思,就是阿迪三維立體結構減震的簡稱。

這個在這裡我要科普一下了:阿迪的a3和a3 Structure、機械BOUNCE,很多JR都分不清楚,其實這是一脈相承的三種科技,其關係類似于李寧的單弦弓、雙弦弓、環弓。(只是類似)最初的a3是用pu發泡材料做的機械結構,但是耐久度是軟肋,於是就發展出了a3 Structure,不同點在於a3 Structure是用tpu材料做成的,解決了a3耐久度差的問題,而機械BOUNCE是在a3 Structure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物理構造,使鞋底和tpu減震構造融為一體,達到了現在的樣子。

簡單說,從a3到機械BOUNCE是一個結構減震進化的過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機械BOUNCE,但我們還是習慣性的稱其為a3,明白了嗎。(寫的有點費勁,我盡力了)

更費勁的來了,大家注意我為什麼在BOUNCE前加了“機械”二字嗎,因為最近阿迪又推出了發泡材料的BOUNCE,就是利拉德系列的中底科技,也叫BOUNCE,兩者一個結構減震,一個材料減震,不要混淆了。

a3減震科技跟隨機械減震的退潮也漸漸淡出了主流鞋款。現在a3很少有鞋款推出了。

Adidas x Raf Simons Bounce

發泡Bounce

發泡Bounce

上面提到了機械Bounce,這裡來看阿迪近期推出的發泡Bounce科技。其實Bounce的理念是:在提供緩衝保護的同時,最大限度將每次蹬踏的能量轉化為幫助移動的動力。本著這一理念,a3系列是以結構減震到達此目的,而發泡Bounce是用發泡材料達到這一目的。

說白了,其實發泡Bounce就是上面adiPRENE+ 和 adiPRENE的綜合體,將兩者的優點給予一身,又軟又彈的一種發泡材料,其特點很像boost科技。我們可以把它看成boost的窮人版就好了。這項新技術用在了阿迪的新款跑鞋上,當然籃球鞋上也有應用,比如利拉德系列簽名鞋。

formotion

formotion 

formotion 其實是非常牛逼的一項技術,滑動託盤可以做前後,左右,上下的移動,延長鞋的著地時間。緩衝衝擊力,保護膝蓋,類似於汽車懸掛系統。在boost出現之前用在其高端跑鞋上,籃球鞋領域,麥迪6代也搭載過此項技術。但貌似工藝比較複雜,成本較高,現在很少有搭載此技術的鞋子了。

feet you wear天足

adidas的feet you wear天足概念在1997年提出,但feet you wear天足並非自家研製出來的科技。從第一雙應用“天足”技術的籃球鞋EQT 2000開始到KB8 III結束,“天足”技術經歷了僅僅8年的歷史便宣告終結了,這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天足”技術並不是adidas自主開發的,在專利權的問題上與所有權公司無法達成共識。

個人非常喜歡天足概念,天足鞋底絕對是鞋底界的卡戴珊,凹凸有致,性☆禁☆感撩人,那叫一個有溝溝有丟丟。比後來出現的所謂“新天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天足是根據腳底不同區域的受力程度和受力方向合理分割鞋底,使鞋底和腳底受力點完美契合,是鞋底設計的一次革命,其實後來很多球鞋品牌都借鑒了天足的概念。

Torsion System

Torsion System

是AD的中底抗扭轉系統的名稱, 大部分的Torsion System都採用TPU熱塑材料製成,並被嵌在運動鞋的中底。它能夠在提高前後腳掌靈活性的同時讓雙腳始終處在合理的運動範圍內,增加雙腳的抗扭轉性,提高穩定性,確保雙腳在運動中的穩定與平衡

這個很明顯了,對應的就是耐克碳板,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boost

終於到boost科技了上場了,作為阿迪目前的拳頭科技,材料減震的巔峰,boost的出現,讓其他減震科技都黯然失色。憑藉其近年來的強勢表現,阿迪一舉扭轉被耐克壓著打的局面。boost的力挽狂瀾,相當於前三節一直落後20分,第四節boost上場,單節個人狂砍30分,一舉追平比分將比賽拖入加時。好牛逼的趕腳。

boost實際上就是讓堅硬的TPU通過熱塑性工藝後獲得彈性,相對于傳統的EVA材料,BOOST在諸多性能上具有優勢,更輕、更彈、更軟,而且幾乎不受低溫影響。似乎目前唯一妨礙boost一統江湖的就只有不菲的價格了。(聽說boost研發者最初想把這項科技買給國內的一家運動品牌,可惜未能達成共識,是不是有種錯失喬丹的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