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再不去記載下來,北京的老手藝都快看不到了

北京二環內,寸土寸金的東四大街,一順溜的品牌連鎖店,中間插了這間“灰頭土臉”的小店,掛一塊紅底黃字的招牌——廣義修筆店。這是老北京最後一家修筆店,裡頭有位北京最後的修筆人。

三年前我來的時候,鋪子角落橘黃色的小檯燈還亮著。每天下午兩點到四點,老爺爺會在店裡等著顧客上門。他端坐在工作臺前,眼睛上夾著一個修表人專用的寸鏡,一手鋼筆一手鑷子,咬著嘴唇在使勁。

10平米的店鋪地方不大,卻塞下了不少東西。進門是一個放鋼筆的老式玻璃櫃,櫃子後面的工作臺上整齊碼放著兩疊書,工具和零件都放得很規整。牆上和書架放著八十年代的獎狀、錦旗,不少顧客們送來的書法作品,還有各種中英文報紙的報導。

老爺爺正完一個鋼筆尖,拿下寸鏡,帶上橡膠指套,又拿起一個放大鏡琢磨另一支鋼筆尖。

鋼筆的主人來取,問多少錢,一邊掏出一張一百的。老爺爺拿出一張紙,按在櫃檯上,“先試試,看好使不。”那人猶豫了一下,“您老人家修的筆還用試嗎,”拿起筆順手寫了一個英文單詞,“肯定好用。”老爺爺看了眼,筆尖纖細,出水流長,“五塊,有零錢嗎?你這下筆太重,筆壞得快,下次注意了。”那時候老爺爺83歲,從事這門手藝已經63年了,但是老爺爺說,“我每一次修筆都好像是第一次。我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問老爺爺,修鋼筆能賺到錢嗎?老爺爺說,“有人總擔心我沒有收入,其實我修筆,並不是完全為了掙錢。他們可能不懂,真心實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種感覺很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真是羡慕啊。想想我也有過這樣的自在時光,那時趴在桌子前面畫設計圖、做效果圖,一干就是一個通宵,不覺得累反而很開心。現在想起這些,就好像是很久遠的事了。

一支毛筆少說七十幾道工序,所有的工夫都在一絲一毫之間。

提起過去總是懷念,談到將來話卻一下子少了,聊回現在又都是感慨,他們風輕雲淡的一句冷不丁就說到我心裡去了。毛筆守藝人扈成明:“靠這個掙錢不太可能,可就是喜歡;這輩子就是幹的這一行,我得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