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釣魚水肥瘦不同時餌料的使用

“水至清則無魚”和“渾水摸魚”,前者是說魚借水色隱蔽活動,水色澄清一眼能看到底是釣不到魚的;後者是說,魚有視覺,渾水模糊了魚的視線,適合摸魚而不適合釣魚。

釣魚看水色,既不能太清也不能過渾。水至清則無魚,必須垂釣透明度以下並有一定深度,但渾如泥漿,魚看不清釣餌也不行。江河、行船的大中型湖泊水色渾濁,魚以人類的廢棄物和水生動植物為食,基本處於饑餓狀態,攝食主要依靠視覺、嗅覺和味覺,具有攝食快、吞鉤深的特點,用餌以腥為主。平原小型湖泊水深有限,風浪大時水比較渾濁,可是經常走水,導致魚的行為沒有規律,此時魚不辨深淺,經常會在水深0.8—1.2米的近岸覓食。風浪小、走水慢的時候水色相對較淡,上層魚不畏光線,但受竿影、人影干擾一般很少出現在近處;雜食性的下層魚怕光,不是停留在中間的深水區,就是出沒於深淺結合部偏下位置尋找食物,所以都要用長竿。為了把深水中的魚誘來和將過路魚留住,必須下重窩,不過釣餌要精,包括形狀、大小、輕重都要有針對性,味則因魚種而異,或淡腥或淡香,不追求濃腥濃香。水庫一般都比較深,由於不餵食、地處偏僻、污染少的緣故,水色比江河湖泊清淡得多,這樣時間長了,魚有了固定的覓食場所和洄游路線就很難聚窩了。

*推薦理由: 吉野縱橫,綜合型餌料,純天然動植物精華提取,配以多種天然氨基酸成分,餌料狀態超群,高溫季節不反水,誘魚性能強悍,霧化碎屑留魚持久。無論是野釣或是黑坑,均有超長發揮,餌料使用簡單,配比多樣,融合性強,可搭配多款餌料混合使用。

釣魚人常說的肥水指的是水中的微生物過多,水體呈黃綠色或是深綠色的水域。好多釣魚人面對釣場碧綠的水而感到束手無策,覺得這裡的魚不缺餌料,而無法釣取。其實針對不同的肥水,我們還是有計可施的。 一般的肥水主要是陳年老塘,塘底腐爛植物過厚,水中會產生有害氣體,溶于水後形成某些有機物,而水中的有機物質又不能及時的與外界交換,水體本身也不能通過與地下水的相互滲透來與其他流動水域在地底很好的貫通。這樣時間久了,水中的魚會因為本身生活環境的惡劣,而變的不願意進食,這種自然形成的肥水釣起來還算比較好對付的。而且由於需氧量較高的大體型魚在這種水域中很難生存,所以釣具的配備上主要注意浮標的選擇就可以了。只是水底的腐殖質過厚,找底變的很困難,“餌在底下放,魚在餌上游”的過底現象時有發生,我們垂釣時需要根據瞭解過的釣場情況來決定釣底還是釣離底。 

水庫多駐釣。選准一個釣位後堅持下重窩連釣幾天。由於連續在一個地方找到食物,魚有了記憶,然而釣餌的精和粗、濃和淡必須突出於誘餌,否則魚會只食誘餌不食釣餌。另外,水庫用什麼餌還與釣位的生熟有關,如果是經常有人釣的釣位,則要打聽常用的是什麼餌,陌生釣位主要是靠守,即使是濃味餌也會因入水時間長而變淡了,所以水庫釣魚與味的濃淡無關。池塘由於魚密度高以及投喂飼料的原因,水色多比較深。如果投喂的是糧食類飼料,誘魚用濃香,釣則主要考慮釣餌的重量和大小,與味的濃淡無關。然而商品餌的味主要是靠化學香精,雖然味型、濃淡不同,但為了不過分刺激魚的嗅覺,避免聚魚過多造成魚口混亂,在魚聚來後應改用淡味餌。釣魚比賽都是先濃後淡,到最後用白色無味的釣餌就是這個道理。由濃趨淡雖是池釣規律,但它主要是針對鯽魚的。如果是釣混養魚,味的濃淡則要結合魚種和飼料在偏腥還是偏香上作調整。主攻對象是草魚,池塘又是喂糧食類飼料的,則減腥增香,加入炒麥香型的綜合餌;主攻物件是鯉魚,喂的是顆粒飼料,則減香添腥,適當添加一些蝦粉或者魚粉。

釣魚人曾有一個禁忌,釣餌只能循著一個味道,還特別強調:腥和香不能串味。可是釣混養魚無須講究,不管是喂糧食類飼料還是顆粒飼料,魚的嗅覺認同和味覺認同是有差異的。例如混養池塘中的鯉魚,雖有聞香即來的特點,但不是濃香就吃,淡香就放棄,濃味能左右魚的嗅覺,但接受食物是靠味覺。如果釣餌從外形到味道都是魚平時沒有接觸過的,它會圍著食物作長達數小時的試探。在這個過程中,釣餌的味已經不起作用,哪怕淡得無味它也會接受。一個比較:湖泊水庫水色淡,就是魚聚窩也很少見到魚星,但魚咬鉤乾脆,不問味淡味濃見餌就吞;池塘水色深,魚來得快,可是魚多了不是口亂就是不咬鉤,都要等到釣餌被水泡軟了,浸得沒有昧了才咬鉤。比較而言,肥水是指養殖池塘,未被魚完全消耗的餌料變質了,以及魚的排泄物都會使水質變肥;瘦水主要是指水質清澄、透明,多水草而缺少自然餌料的水庫湖泊。例如丘陵地區的小水庫,透明度80—100釐米,作為水源,除生長著一些野生魚類外,一般是不養魚的。有些湖泊為保護水質,除了為清除藍藻放養一些鰱魚外,雖有自然繁殖的野魚也因為缺乏食物而生長緩慢。

*推薦理由:武漢天元神酒,1號藥酒為天元隊十四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對鯽、鯉、草、鯿均有很好的作用,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2號專門針對鯽、鯉而開發的高濃度藥酒;3號專門針對鯽、鯉、草、鯿而開發,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4號主要針對鯽魚設計開發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從生口到猾口適應範圍廣;5號獨特的味道,味覺和嗅覺並重。對滑鯉魚和大鯽魚很有效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

野塘、江河、水庫湖泊都是瘦水,底層魚吃慣了以腥為主的自然餌料,對食物的味和形有了記憶,所以在釣餌除了尊重魚的習性用腥餌外,還要注意形的結合。例如,每年都有長江釣大鯰魚的新聞,可是釣餌只有有限的幾種:泥鰍、雞鴨腸管和大黑蚯蚓。鯰魚吃動物性飼料,但在商品餌有了腥膻型之後,怎麼就沒有人用它釣過大鯰魚呢?這是因為魚對腥的認識是同形結合在一起的,形似而味異,魚會錯把無味的餌吞入口中;味同形不同,魚聚而不去,雖觸餌頻頻卻很少吞入。又如浙江北部山區的水庫中生活著一種專吃小魚小蝦的小型魚類——馬口,傳統用菜籽餅打窩,蚯蚓做餌釣底,然而用“懸墜”,使濃腥餌,可以把它提到半水來釣,就是認味不認形。另外,水庫中還生活著一種身材瘦長的黃顙魚,在黃顙魚基本不吃商品餌的時候,這裡的黃顙魚卻只認腥,不認形,屢屢被釣起。然而同樣的釣餌換到湖泊,黃顙魚就只吃蚯蚓,不認商品餌了。釣餌,特別是香餌都是人工改良的,從形狀到味都是按人的意志盡可能地做到與魚的習性相一致。生活在肥水池塘中的魚,由於習慣了人工飼料,對食物的認知是味重於形,所以用商品餌搓和拉,魚都能接受。

商品餌被魚接受主要是出於味,即首先刺激魚的嗅覺,然後以容易吸入的卵形來滿足魚的食欲。然而它只滿足了有鱗魚的需要,對於鯰、黃顙等肉食性魚類來說,雖然嗜腥是天性,但在食慣了小魚、小蝦以及軟體動物之後,如果釣餌是靜止的,或缺少魚習慣的食物形狀,腥只能起到聚魚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餌不是萬能餌。然而瘦水魚不同,由於經常處於饑餓狀態,一旦發現食物就饑不擇食了,並因此而顯得嗅覺特別靈敏,同時對食物的形狀也不像肥水魚那麼挑剔。所以同是黃顙,瘦水中吃商品餌,肥水中就只認蚯蚓等自然餌了。

*推薦理由:天元2017重磅開售的浪尖釣竿,綜合性強,在注重硬度穩定性的基礎上,腰力持久強勁,遇上巨☆禁☆物也能輕鬆應對,更適應長期作戰。

釣餌用香是要刺激魚的嗅覺,而腥是刺激魚的味覺。嗅覺的作用是主導著魚循味索餌,至於是不是食物則要通過味覺去辨別。比如水庫水瘦魚稀,釣大魚卻不用濃腥濃香,多用漚得發臭變酸的飼料下重窩,釣餌用螺螄.紅薯塊就很難分清魚對食物的追求是靠嗅覺還是味覺了。魚尋找食物是嗅覺和味覺共同作用的結果,瘦水尤其如此。然而釣魚人有個習慣,無魚咬鉤就以為引魚不到位,於是不斷拋鉤補窩,同時增強釣餌的味道。至於有沒有用就不管了。其實瘦水不需要經常補窩,應該多下幾窩,一個窩無魚換一個窩,這樣一個窩一個窩輪流著釣。可是窩下久了味就淡了,能留在窩裡的魚都是靠味覺搜索食物,所以補窩又分為補味和補料,在需要誘魚時用濃味,留魚則補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