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此文學技巧,從此愛上釣鯉魚
鯉魚的品種很多,顏色各異。在我國除了西部高原地帶,其他各地水域均適宜鯉魚生長。由於它的形態美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向來被作為饋贈親友的吉祥物和營養佳品之一,當然也就成了廣大垂釣愛好者獲取的一個重要目標。星羅棋佈的養魚塘、水庫、湖泊和縱橫的江河,到處都有鯉魚繁衍,為釣者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鯉魚,它適應能力極強,能在各種水域(甚至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它棲息在水的底層,無論植物性或動物性的餌料均不挑剔,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我國養鯉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目前全國各地大多數的養殖水域,也多以鯉魚為重要養殖品種。在許多垂釣比賽(特別是釣混養魚的比賽)中,釣手主攻鯉魚已成為主要的技戰術手段。因此,釣手在學習了懸墜釣鯽法後,再瞭解一些垂釣鯉魚的技巧,將是非常必要的。
*推薦理由:天元2017重磅開售的浪尖釣竿,綜合性強,在注重硬度穩定性的基礎上,腰力持久強勁,遇上巨☆禁☆物也能輕鬆應對,更適應長期作戰。
垂釣鯉魚的釣組配備與垂釣鯽魚“輕、細、靈”的釣組配置不同,垂釣鯉魚的釣組組合要以“牢固、堅韌”的特點為主。對於擁有精良釣具裝備的釣友來說,選用較為高檔的專用鯉竿是比較理想的,它不僅堅固可靠而且分量較輕,不易產生疲勞感,如:西瑪諾“天風”鯉竿及達瓦“波紋粹”鯉竿等。而許多工薪階層釣手,在釣鯉時選用的釣竿多以物美價廉的國產超硬調竿為主,其竿壁厚度及加工精度等方面都與進口釣竿相差不多,但由於所選用的材質可能有所不同,故而竿體的重量較沉些,長時間的揮竿操作易產生疲勞感。線組的搭配要充分考慮到鯉魚力大、擅沖所帶來的衝擊,儘量使用當年出品的新釣線。一般來說,垂釣2~3千克左右的鯉魚時,母線以2號~2.5號左右、子線以1.5號~2號左右為宜。在參加競技釣比賽時,線組的搭配還應與釣場的魚情變化情況進行適當改進,如:當比賽進行到後半程時,鯉魚多疑、謹慎的特性顯露出來,吃食變得猶豫不決,吞吞吐吐不肯入口,釣手的線組搭配就應及時改變,要以“輕、細、靈”的釣鯽線組來對付。注意:在改用細線後,釣竿也應適當更換柔軟些的為宜,不然細子線的斷線率將會上升。
垂釣鯉魚的魚餌調製鯉魚具有食性偏雜的特性,一般的糧食類植物餌和魚粉、昆蟲類的葷餌,都是垂釣鯉魚的好餌。但是,我們在更深入地瞭解了鯉魚的生長規律之後,又會發現它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餌料的偏愛程度也會有不同。如在1齡期或體重在500克以下時,它更偏愛葷腥類(含有魚粉、小蝦、蠶蛹等物質豐富)的餌料;2齡以上時魚體增大,食性開始較多地偏向於糧食類植物型(麵團、麥粒、熟薯塊等)餌料。我們在調配釣鯉餌料時,就要根據施釣的魚體大小適當地控制餌料動、植物物質的含量比例:釣小鯉時動物性的葷腥類餌料要占50%以上;中等鯉魚(體重1500克左右)為動物性葷腥餌30%左右,植物性餌料70%左右;大鯉(體重2500以上)的動物性葷腥餌要控制在10%以下,植物性餌料要占絕大多數。另外,我們也可以根據垂釣的具體要求進行有針對性地餌料搭配:在以尾數計算成績的釣鯉比賽中,要以釣取中、小鯉魚為主,其動物性的葷腥餌料比例可多占些;在以重量計算成績的比賽中,釣手要主攻大鯉,可適當加大植物類餌料的比例,這樣可以有效地避開小鯉的糾纏。在製作餌團時,釣手應以釣場水的深淺、魚的密度大小,以及小雜魚數量的多少等因素為參考,製作出鬆軟適度、霧化散落恰當的上佳餌團。一般的規律是:水深、魚稀、小雜魚多的情況下,可製作稍硬些或稍粘些的;反之,可適當鬆散些。
垂釣鯉魚的釣位選擇運用懸墜釣法垂釣鯉魚,在釣位的選擇方面與傳統釣法基本一致。除有較多水草或水中障礙物複雜的水域不宜之外,多數釣點均是可共用的。如:水底光線較弱且有緩流的水域;水面開闊的下風口處;四周光線很強、亮堂的水面附近,獨有一處岸邊綠樹遮陰或有房屋遮擋的陰涼水域等等,都是釣鯉的好釣位。另外,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鯉魚也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活動(棲息)地點,同樣也值得我們重點瞭解和掌握:春季,鯉魚從冬天的隱匿處出來,聚集在靠近岸邊的河底斜坡、水口以及長滿水草、藻類的淺水處。夏季,鯉魚產卵結束,而水溫持續升高,多數鯉魚喜歡躲在水流較好的深水區,只有在清晨或黃昏時遊至近岸處索餌覓食。秋季,氣溫及水溫開始降低,鯉魚紛紛向深水區域遷移。此時,在深水區的河底斜坡處以及障礙物的四周會有許多鯉魚聚集。冬季,深水障礙物的四周是主要釣位,使用懸墜釣法時應以長竿釣遠為好。
*推薦理由: 萃取濃縮天然果酸精華,配合多種氨基酸,強誘素、促食劑、強食劑、蛋白質、維生素、集群資訊素等多種天然有機誘魚因數。果香濃郁、酸甜醇厚,針對肥水缺氧、氣壓低、魚不開口,幾乎對所有淡水魚類都有無法抗拒的誘食作用,四季通用,無論競技、黑坑、野釣都有穩定突出的表現,是一款廣譜性非常強的純天然釣魚小藥產品 。
觀標提竿及遛魚技巧鯉魚屬於典型的底棲型魚類,它在索餌時浮標的基本標訊應以“緩升、緩降後的有力一”為常見。出現大幅度的“黑標”或“送標”現象,可能多是釣手在垂釣中沒有準確地調整好釣組在水中的狀態,釣組過靈或過鈍造成的(排除因魚過分饑餓,而發生爭搶吞食時的情況)。鯉魚在進窩初期吞食餌料時吸入較深,標訊反應非常清晰漂亮,但在它逐漸感受到有危險時,也會馬上改變就餌的習慣方式:面對鉤餌它會反復不斷地試探(利用嘴上的一對觸鬚),嘴唇輕輕地吸食散落的餌渣,攪動水流推動鉤餌不斷地晃動,使浮標出現慢慢地升起、降下,就是沒有明顯的“入口”信號。垂釣混養魚的後半程比賽中,多數選手都遇到了這種現象。不少釣手都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有些釣手在這種現象剛一出現不久,他就很快意識到池中的鯉魚受驚拒食了。於是,他馬上更換了較為纖細的柔軟子線,使之隱蔽性加強;改變了餌料的軟硬度,使之稀軟易化,方便釣鉤更易入口。從而使浮標出現了較好的標訊,中鉤率也明顯提高。
鉤中鯉魚(特別是大鯉)後,揚竿時的感覺與鉤中鯽魚、草魚、鯿魚等會有明顯的不同,它在第一時間的沖躥現象是非常明顯的,有向水下、向水中央以及向岸沿有障礙物的方向猛衝過來,令釣者猝不及防……遇到這種情況時,釣手應馬上採取恰當的揚竿方式,使釣竿與魚保持一個理想的角度(竿與魚的理想角度約為90°左右)。避免出現鯉魚回躥後,釣手一味地向上挺舉釣竿,這樣會使竿、魚之間的夾角太小,而造成折斷釣竿的現象。正確的方法應是:釣手持竿的手臂迅速地向身後移動(回撤),逐漸放低竿尖慢慢地將魚向水中牽引,待魚遊至離岸3、4米左右的位置時,立即停止回牽,改為左右方向的來回拖遛。若是較大些的鯉魚,釣手還應起身向後稍退一至兩步,給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間,防止大魚發力猛躥時,有滑步緩衝的距離。另外還應注意的一點是:鯉魚能沖善跳,這樣極易在瞬間的動作中掙斷子線。
因此,我們在遛鯉魚的過程中,還不宜將魚過早地領至表層水體,防止它見光後驚慌起跳。在控制了鯉魚頭幾回合的逃竄伎倆後,餘下的操作就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