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這17種食物最好不要再吃了!

生活中,很多司空見慣的食物

其實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害,

我們不能讓嘴饞誤了身體。

想要保持健康,

一定要多多注意在日常生活之中的飲食習慣。

Part 1

人造黃油(奶油蛋糕、奶茶)

人造奶油廣泛存在我們日常飲食中,例如奶油蛋糕、奶茶中都含有人造奶油。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除了可能導致心臟疾病,還有可能誘發腫瘤。

Part 2

派酥類食品

這些派酥類食品是典型的高能量、高脂肪、高鈉、低蛋白的垃圾食品,其中營養素極少,各種口味基本都靠香精調和,多吃必然有害健康。

Part 3

人造海味食品

魚丸、蝦丸、蟹棒等,這些以低值魚為原料經加工的人造海味產品,往往大受歡迎。人造海味食品中,含有食用明膠、香精、色素、增白劑等十幾種添加劑。這些食品添加劑“調配”出來的人造海味食品,營養價值極低。

Part 4

人造加工肉食(火腿培根)

火腿腸、肉罐頭為達到更好的口感,都會加入一定比例的肥肉和澱粉等,就導致了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低營養肉類。

Part 5

人造膠凍食品(果凍布丁)

雖然這些膠狀物質本身雖對人體無害,最終都會被排出體外,但卻會影響人體鈣、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對健康不利。

Part 6

膨化食品(薯片、爆米花)

人體攝入鋁後僅有10%-15%能排泄到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長期攝入主要會損害大腦功能,嚴重者可能發生癡呆。兒童食用過多膨化食品,可導致孩子發育遲緩、骨軟化症等,甚至會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

Part 7

味精

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可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可適當減少味精的使用量,使用其替代品做飯,對健康較為有利。

Part 8

罐裝番茄醬

罐子裡襯中的樹脂含有雙酚,這是一種會引起從生殖疾病到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一系列病症的合成雌性激素。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的雙酚水準都超量,從而會抑制精子生長或損害染色體。

Part 9

雞頭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學專家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其中大多貯藏在雞頭裡。

Part 10

燒烤

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高溫油炸的烹飪方式不僅會破壞食物原有的營養,而且會讓食物產生苯並芘等化學致癌物。

Part 11

油炸食品

食品煎炸過焦後,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複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Part 12

勾兌飲料、果汁

市面上還有一些“果味飲料”,其中的原果汁含量更低,有的甚至一滴果汁成分都沒有,純屬于食品添加劑勾兌出來的帶有果味的飲料而已。

Part 13

重口味乾貨

重口味核桃、瓜子、花生等乾貨中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劑、糖、鹽等,也要當心外表潔白靚麗的炒貨。這多是添加了二氧化硫、過氧化氫,建議大家買原色原味的堅果。

Part 14

果脯蜜餞

果脯蜜餞一般是用品質較差的水果,經過糖漬(一般要65%以上的糖溶液)而得,再添加一些色素,使外表晶瑩剔透。果脯蜜餞的維生素C幾乎損失殆盡,更糟糕的是其含糖量一般在80%以上,大量吃易引起超重肥胖。

Part 15

奶味糖果

奶油糖更要警惕,它添加的都不是真的奶油,而是氫化植物油製成的植物奶油,其中飽和脂肪占一半左右,並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Part 16

腥味太重的海產乾貨

水產品本身蛋白質豐富,但在醃制、幹制、存放等過程中卻會導致蛋白質分解,產生較多的胺類物質。胺與食物本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結合產生致癌物亞硝胺,海產幹品腥味越大蛋白質分解越多。

Part 17

半生不熟的牛肉

吃生牛肉或者半熟牛肉都不利於健康,牛肉可能攜帶沙門氏菌或者大腸桿菌。

這些東西雖然方便又好吃

但始終對身體不好

可能你會說“我年輕不怕!”

可你要為自己以後的健康著想

建議大家

適量少量食用,最好不吃。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