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奪得中國首金的張夢雪,拿到的竟然是“銀牌”?

昨晚,25歲的中國選手張夢雪出戰女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並摘得中國隊在裡約奧運會的首枚金牌。當張夢雪舉起手中的金牌時,她是否知道這其實是枚“銀牌”?裡約奧運獎牌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呢?

▲10米氣手槍決賽現場,沉穩應戰的張夢雪打出10.9環的成績

▲張夢雪奪得中國首金

作為對世界最高體育盛會優勝運動員的獎賞,裡約奧運會的獎牌也絕對是萬里挑一的“奧運級別”。那麼,一枚裡約奧運獎牌在誕生之前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千錘百煉?本屆裡約奧運會獎牌由巴西造幣廠擔任製造,共設2488塊,其中金牌812塊,銀牌812塊,銅牌864塊,每枚獎牌的重量約為500g。

▲本屆裡約奧運會金、銀、銅獎牌。

▲奧運比賽項目名稱被雕刻在獎牌側面。

創新不忘本:從神話中汲取力量

與往屆奧運獎牌不同,裡約奧運會的獎牌中間厚、周圍薄,比賽項目名稱將被刻在獎牌周圍而非正反面。在獎牌正面,獎牌設計突出了古希臘象徵勝利的月桂葉,奧運會和殘奧會會徽被月桂葉包圍。獎牌的另一面則遵循奧林匹克傳統,刻上了希臘勝利女神尼姬(Nike)的圖案,而其背後是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和衛城,象徵著勝利和奧林匹克精神。

▲巴西造幣廠的女雕刻師正在使用電腦繪製奧運獎牌的草圖。

▲工匠專注刻畫獎牌模具。參加獎牌製造的工作人員們認真地打造著每一塊獎牌,他們認為這是一份偉大且充滿榮譽感的工作。他們希望獲得獎牌的奧運選手們能對獎牌感到滿意。

從原料到配件:環保至上

本屆裡約奧運會及殘奧會獎牌,從設計到材質以及包裝的選擇都充分遵循了環保的“可持續”理念,強調環境的永續概念,人與自然的和諧。

▲裡約奧運的金牌每塊重約500克,其中約99%為銀,只包含了約1%的黃金,主要用作電鍍。

▲傾倒熔融金屬注入模具。

在材質上,全部金牌採用無汞黃金,即在提煉過程並沒有使用水銀,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影響。銀牌和銅牌的原料也採用回收金屬,其中30%為可再生材料製作而成。甚至是掛在脖子上的絲帶,也有50%是用可回收的塑膠瓶製作而成的。此外,領獎臺、頒獎託盤和運動員紀念木雕的製作材料,都是來自回收的廢舊傢俱。其中,領獎臺也是由有機材料製成,賽後將被重新用來製作成傢俱。

▲完成打造後取出獎牌進行鍍色。

▲工作人員正在仔細打磨一塊殘奧會獎牌。

▲裡約殘奧會獎牌暗藏玄機,金、銀、銅獎牌內分別被放入了數量不同的小鋼珠,以方便有視覺障礙的選手通過辨別聲音大小來區分獎牌級別。

為殘疾人士“發聲”

今年的裡約殘奧會獎牌共有2642塊,其中金牌876塊,銀牌877塊,銅牌889塊。裡約殘奧會獎牌設計完全站在了殘疾人士的立場,不僅在獎牌正面用盲文標注了“2016裡約奧運會”字樣,還在每一個獎牌內部都放置了小鋼珠。由於鋼珠的數量從金牌向銅牌遞減,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小,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説明有視覺障礙的選手根據聲音大小來區分金、銀、銅獎牌。

▲獎牌完成打磨完後再仔細清洗、擦拭。經過每一道細心考究的製作工序後,每一枚奧運獎牌都散發著光芒。

▲為獎牌安裝絲帶。在經歷雕刻、塑模、鑄造、電鍍、打磨、清潔、質檢等層層繁複的工序後,一枚奧運獎牌終於誕生了!

▲最後,工作人員將歷經千錘百煉後誕生的奧運獎牌裝入盒內封裝。這之後它們將靜候英雄的到來。

那些你不知道的獎牌故事

每一屆的奧運獎牌,都由主辦國根據自己的文化特色精心設計,是每一屆奧運會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最重奧運獎牌。

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規定,每面獎牌直徑至少60毫米,厚3毫米,金牌至少含有6克純金,重量不限。至今,歷屆奧運會中最重的是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獎牌,重量約500至576克,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大最重的獎牌則是2012倫敦奧運的獎牌。

▲2004年希臘奧運會:終於站起來的勝利女神

自1928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獎牌上一直坐著的希臘勝利女神終於插上翅膀,站了起來。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最繁瑣的獎牌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獎牌,是以水晶為原料手工支撐的,上面鑲嵌著金、銀、銅,製作步驟繁多,一枚獎牌就需要35人的流水線製作。

▲1896年雅典奧運會:奧運獎牌的鼻祖

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上,開天闢地有了第一塊奧運獎牌。那時,冠軍被授予銀質獎牌、橄欖枝花環和一張獎狀,亞軍被授予銅質獎牌、月桂花冠和一張獎狀。

看完獎牌的來歷,大家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激情澎湃,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健兒們在接下來的精彩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