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爸爸不改掉這5個臭毛病,會害了孩子

爸爸的“臭毛病”,印象中這是每個媽媽碎碎念的主題之一。

沒孩子之前,可能是:不洗腳就上床、臭襪子亂扔、油瓶倒了都不扶……

有了孩子,則變成:下班也不回家陪孩子、就知道玩手機、對孩子怎麼一點耐心也沒有……

媽媽們的嘮叨不無道理,確實,有些臭毛病,爸爸如果不改,對孩子是最大的傷害。

在中國,很多家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壓到母親身上,父親成了教育的逍遙派。事實證明,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更依賴母親,但是在生活的關鍵時期,在重大問題上,孩子更依賴父親。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承擔著多大的責任!

皮皮魯提醒,爸爸如果有以下“臭毛病”,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臭毛病之一:覺得帶孩子就是女人天生的義務

有的爸爸覺得“換紙尿褲、給孩子洗澡、洗衣服、哄孩子睡覺、陪孩子讀書,這些都是媽媽應該幹的事情,當爸爸是要賺錢養家的。這類爸爸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每天都幹了什麼啊?不就是陪孩子玩玩,做做家務嗎?”

如果是全職媽媽,一個人既要負責孩子,又要負責家務,幾乎比爸爸賺錢養家還要累。爸爸們下班回家應該理解並讚揚老婆的成果,共同承擔一些照顧孩子的事情和家務,比如給孩子換紙尿褲、洗澡、陪孩子睡前閱讀等。

如果是上班的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后,如果爸爸們還是把所有事情甩給媽媽一個人的話,就可以踢下床了!

臭毛病之二:顧及面子、不懂得“護犢子”的爸爸

有的爸爸為了彰顯自己的教育才能,經常當著外人來訓斥孩子,而且有的爸爸人越多,訓斥孩子越起勁。卻不知在滿足自己“教育家”虛榮心的同時,也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鄭亞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最愛叫家長。學生犯了所謂的錯誤,老師一個電話就叫來家長,一般家長都是當著老師的面訓斥孩子。

有一次老師將鄭淵潔叫到學校,在教室裡告鄭亞旗的狀。原因是鄭亞旗在課間休息時和幾個同學到大操場探險。老師向鄭淵潔訓完話後,鄭淵潔點點頭走到兒子的座位旁邊耳語道:“小夥子,幹得好!皮皮魯就是這樣探險的。你真棒。不要往心裡去,有我呢,以後咱們不在學校探險了,我以後帶你去北京植物園探險。”

鄭淵潔和鄭亞旗

鄭淵潔的父母在大院和學校裡也是出了名的“護犢子”,任何人來告狀,他們都表示“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令鄭淵潔由衷感激,也對父母交出極大的信任。“至今我不管發生什麼事,都願意第一時間跟他們說。”

顧及面子是家庭教育的殺手。當著外人時,家長一定要拉得下臉和自己的孩子結成統一陣線。有什麼不好聽的話,回家關起門來對孩子說。

鄭淵潔說:“在18歲之前,孩子如果沒有父母是自己強大保護傘的感覺,成年之後,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

臭毛病之三:不陪孩子玩

或許是忙,或許是覺得自己大男人不會陪孩子玩,有的爸爸從來不全身心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耍。不要每次都拒絕孩子的邀請。不要等到自己閑下來想陪陪孩子時,卻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

鄭亞旗上了6年小學,鄭淵潔就風雨無阻地接送了他6年。鄭淵潔在《魯豫有約》上曾經分享了一個故事,他有一次因為鄭亞旗的原因,把《童話大王》雜誌的交稿日期延誤了,被人罰了十幾萬。其實,當時鄭淵潔一邊要寫作、一邊要陪亞旗是會耽誤寫作進度的。後來他就把鄭亞旗送到爺爺奶奶家了,然後亞旗就每天來一個電話問他寫了多少頁,有沒有比陪他之前寫的多,為了不讓亞旗覺得陪伴他在鄭淵潔這是負面的,鄭淵潔就把他接了回來,陪著他玩,當著他的面抄書,最後把稿子延誤了。

鄭淵潔和鄭亞旗參加《魯豫有約》

臭毛病之四:低頭族、永遠在玩手機

有的爸爸,無論孩子問他什麼問題,他都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一有時間就在刷網頁,刷朋友圈,有時候為了搶個幾塊錢的紅包,竟然把孩子丟在沙發上不管不顧。

好不容易週末能帶孩子出去玩一下,也不會全身心地投入,一會兒電話一會兒微信的忙個不停。

名義上是帶著孩子出來玩了,但是實際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鄭淵潔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

你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就會養成玩手機的習慣。你在孩子面前看書,孩子也會模仿你一起看書。

從鄭淵潔出生起,見到最多的場面,就是父親趴在桌子上看書寫字。鄭洪升是抱著一歲的兒子鄭淵潔看完《資本論》的。至今鄭淵潔家收藏的那本《資本論》第955頁右側空白處的鉛筆道就是他的眉批。由此,鄭淵潔從小就對看書和寫字產生了崇拜心理。

鄭淵潔家收藏的那本《資本論》

臭毛病之五:暴躁、愛打孩子

有些爸爸經常採取嚴格的態度對待子女的學習生活,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習慣性地否認孩子。

記得曾經有一個孩子問皮皮魯:“皮皮魯,你覺得我好看嗎?”皮皮魯說:“你很漂亮啊。”她說:“可是,在我看來,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醜的女孩兒,沒有人會喜歡我。”後來瞭解才得知,從小到大她的父親對她都非常冷漠,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認為她可以做得更好,從不給予表揚。小女孩學習成績倒是挺好,但是很自卑內向。

鄭淵潔的父親從來沒有打罵過他,如果“犯了事”,父親“懲罰”他的方式永遠是寫檢查。

鄭洪升和小時候的鄭淵潔

鄭淵潔也說自己最自豪的事是他從未打過自己的孩子,從鄭亞旗記事起,鄭淵潔就一直讓他直呼自己的名字,甚至糾正鄭亞旗的壞毛病也會用迂回的方式。

一個好的父親勝過100個“好老師”。提醒中國的爸爸們,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共同的陪伴,再偉大的事業,也抵不過親情陪伴,再忙的工作,也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中國的爸爸們,不要等到自己工作閑下來,想陪陪自己孩子時,卻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