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單反還簡單,手機也能玩轉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是非常有創意的一種拍攝方式,但也正是因為創意,所以挑戰起來有相對有一些難度。
佳能的使用者一定對這個介面不陌生,但估計很多人拍了很久也掌握不到其中的要領。
如果你也存在這方面的困惑,那麼今天這篇教程一定能夠幫助到你。
而且,為了讓門檻再降低一些,以下的內容都是用手機拍攝完成的。
拍攝多重曝光,有一些手機原生自帶這種模式,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很多APP也可以提供類似的功能,在文末我會總結一些給大家。
本篇教程中,我使用的是努比亞z11 mini,它本身就自帶重曝模式,且介面和拍攝操作與相機比較類似。
選項類似相機的幾種重曝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用手機拍攝重曝還有一點好處——在拍攝完第一張之後,它會在螢幕上留下一個很淺的輪廓,可以幫助你更加合理的安排第二張照片中物體的擺放位置,相對比較直觀一些,這點很多相機暫時還做不到。
可以看到,拍攝第二張照片時,前一張的輪廓會留在畫面內輔助構圖重曝後的效果? 下面,我就根據不同的功能講一下拍攝技巧 。需要指出的是,重曝的分類每一個手機、相機或者APP的叫法都不太相同,但實質都是一樣,可以觸類旁通。
透明
拍攝無限制張照片進行合成。
這個功能可以參照單反的“平均”,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一般人都可以掌握,就是把兩張照片合併到一張上去。
①比較推薦的手法就是一大一小拍攝。以這張人像為例,先在畫面的一側拍攝一個全身照,然後在留白的位置第二張再拍攝一個頭部的特寫進去。
②拍攝時要分清主次,尤其是主照片的主體部分,一定不能因為畫面重合而被遮擋,比如這張照片,新娘是主體,那麼,我就把她的臉的位置放到另一張照片的天空位置,保證面部乾淨。
③如果兩張照片交叉後,感覺有些亂,那麼不妨轉成單色,比如這張照片,本來金屬墩和自行車是綠色和黃色的,它會對照片中的人物產生干擾,那麼我把顏色改成單色,這些物體的干擾力就下降了。
亮部
疊加後保留每張照片的明亮部分。
這個功能可以對照單反的“明亮”功能,在我看來,這是重曝的精華所在,是最容易出彩的拍攝模式。
文字交代的很清楚,使用這種模式,拍攝第一張照片後,第二張照片的明亮部分會將第一張照片的暗影部分覆蓋。
舉個簡單形象的例子,這張照片,我手伸向天空逆光拍攝,那麼手就是暗的,四周的天空是亮的。然後,第二張照片拍攝遠方的樹木,這些樹木比手的光線要亮(因為手逆光所以是全黑的),但比天空要暗,所以合成之後。作品保留了第一張照片中明亮的天空,保留了第二張照片中比手部陰影更亮的樹木,就形成了這種效果。
那麼,這樣拍攝有什麼技巧呢?
①背景要乾淨,乾淨的高光背景最容易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比如這張照片,拍攝第一張照片時,情侶站在山頂上看風景,我在他們的下方拍攝,因此,他們的背景幾乎全是天空,非常乾淨。為了讓背景更亮,我在拍攝時拉高了亮度(對焦後,對焦點邊上會出現一個小太陽,把它往上拉就可以了)。然後第二張拍攝再拍攝日落,這張的曝光要儘量暗一點,保證亮度能夠剛剛蓋過第一張情侶的陰影就OK。然後就得到了這張照片:
②時刻留意陰影,在這種模式下,陰影就是創作的源頭,可以留意建築物的陰影,也可以留意自己的陰影。
比如這張照片,第一張拍攝一個房子的側面陰影,第二張拍攝胡同,兩張一結合,效果如下:
這張照片,我則用自己的陰影和一個古建築的側立面玩了個遊戲,第一張照片拍攝我的影子,第二張照片拍攝建築側面,從光線亮度來看,天空﹥地面﹥建築物側面﹥影子,所以最後就得到了這張照片。我在拍攝時,將建築物的紋理和影子做了一個結合,最後的效果像不像我穿著紅內褲和絲襪拿著手機自拍?
③借助工具,因為我們在拍攝時不可能隨時保證兩張照片具有很大的明暗比,所以在拍攝時就要自己想辦法克服,比如這張照片,第一張拍攝日落,第二張拍攝人,但明顯第二張中的樹木光線比第一張的雲層更亮,所以重曝出來效果不是很好。
於是,我嘗試在拍攝第二張照片時用東西遮擋住鏡頭的上半部分,不讓第二張的高光部分攝入鏡頭,那麼重曝出來的作品,層次就非常鮮明了。
暗部
疊加後保留每張照片的暗淡部分。
這個不用多說,就是跟上面的正好相反,比如這張照片,我拍攝一張奧運塔的遠景,第二張拍攝近景,因為近景的奧運塔顏色肯定比天空要暗淡,所以重曝後就會出現這種效果:
手機APP
當然,如果你的手機裡面有沒有重曝這個功能也不用擔心,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重曝APP可以下載,我體驗了幾個,雖然效果多少有些缺憾,但也可以應付一般的拍攝了。
Poco相機
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懂,畫面幾乎沒有損耗,缺點是只能拍攝最普通的疊加模式。
photo Blender
可以拍攝暗部、亮部、疊加等幾種重曝模式,後期可以調整、縮放照片位置和大小,缺點是因為不是原生攝像頭,相片畫質損耗極大。
合成大師-雙重曝光
優點是可以拍攝暗部、亮部、疊加等重曝模式,缺點是拍攝第二張照片時無法與第一張進行比對,且後期不可調位置,成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