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什麼?原來相機其實一直在拍“灰”

攝影,就是和光線在做遊戲,而這個遊戲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曝光。

什麼是曝光?說的淺顯一點,就是當你拿著一個相機,對準拍攝的物體,按下了快門,此時相機的快門就會打開,過一段時間(可能很快,比如1/2000秒)快門關閉。光線就是利用這段時間通過你的相機鏡頭投射到你相機機身內的感光元件上。於是,一張照片就形成了。

曝光的學問有很多,但其中一個最影響成像品質的細節必須要注意:過曝、欠曝與白加黑減。

外出旅遊,很多朋友一頓猛拍,往往到家卻發現,有的照片特別亮,有的照片特別暗,這些特別亮的照片,就有可能是過曝,而那些特別暗的照片,就是欠曝。

先來看一個例子: 這是一張雪景,漫天白色,但是相片明顯發灰。典型是欠曝,即曝光不足。

我們使用相機的自動曝光,是根據相機測光的結果來計算的。而相機的測光系統,是有一定原則的。這個原則的理論是18%反射率。如果感覺太抽象,那就別管什麼18%,只要記住一句話:你的相機會把所有東西拍攝成灰色。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物體、相機能拍攝物體,是因為物體能反射光線。相機的測光系統,就是收集物體反射的光,來計算曝光量的。但是,不同物體對光線的反射能力不同。相機無法判斷物體具體反射率是多少。因此相機廠家在製造相機時,必須設置一個統一的標準。科學家認為自然界物體的平均反射率是18%,所以相機就用18%作為標準。

但問題是,如果拍攝雪景或黑板這類反射率遠大於或小於18%的物體,結果就完全不准了。

再解釋的通俗一點,比如你把拍攝的焦點放在雪這樣非常白、非常亮的地方,相機就會認為這個環境太亮,本著將物體拍灰的設置,它就會自動減曝光,從而導致你拍出的照片曝光不足。所以要人工加曝光。

如果你拍黑板,那麼相機就會認為現在的環境太暗,所以它要自動加曝光。這時你就要人工給它減回來。 這就是拍照時“白加黑減”的道理。

藍色框裡面的數值就是曝光尺規,向左移動,就是減曝光,向右移動,就是加曝光。

當然,如果你的照片過曝或欠曝了,通過後期ps也是可以挽回的,但那樣,就會犧牲照片品質,丟失很多細節。

這是通過後期調整曝光量得到的照片。人工加曝後,雪變得白了。

這張照片的對焦在黑色的石像臉上,所以相機本著“拍灰”的設置,就會加曝光,導致過曝。手動降曝後,曝光正常的照片黑色更加深,整個色調變暗,天空也就自然更藍。

當然,白加黑減這條規則同樣在手機上適用。

通過這兩張照片就可以看出,當拍攝時,手指點白雲的話,那麼手機自動就會降曝,從而使天更藍,但暗的地方(下面草坪)也會變得更暗。而下面這張照片,將焦點放在了相對較暗的樹林,那麼箱子自動加曝,原本較暗的樹林就變得亮起來,但上方的天空隨之也會更亮,略微發白。究竟是想要更加鮮豔的藍天,還是想要展現更多暗部的細節,就看個人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