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濟路:向西擁抱九眼橋,向東回歸老成都!
從合江亭往東,分別是九眼橋、宏濟街區和海椒市。
九眼橋喧鬧,鋪滿了年輕人,蓮桂路和海椒市市井,是老成都人的記憶。宏濟街區在中間,成為了連接成都新老面貌的過渡空間。
宏濟街區,一個說不上“老”的街區。
早幾年,更多時候人們喜歡把它歸為九眼橋的一部分,近幾年,卻以越來越獨特的姿態奮力衝破九眼橋的光芒,只想低調說一聲:
“請不要叫我九眼橋,我叫宏濟路。”
1.從九眼橋往東走,只需穿過一環就能走到宏濟路。和九眼橋的喧囂相比,一街之隔的宏濟路能稱得上是鬧中取靜。
2.和有故事的玉林、有歷史的春熙路及有市井記憶的海椒市相比,宏濟街區是個太年輕的街區。
2000年以後,隨著周邊樓盤拔地而起,才慢慢有了今天宏濟街區的雛形:巨集濟上路、巨集濟中路、巨集濟新路、巨集濟巷,街區不大,街名專一,讓初來乍到的路癡有點尷尬。
3.成都人郭特在03年搬到了蓮桂路,從她家窗戶往一環望去,那時的宏濟街區還只是一塊塊被圈好的荒蕪土地,在之後的幾年,牟足勁地向上生長。
“真正熱鬧起來也就是最近這幾年,突然多了很多,呃,你懂的,裝B的店。”
4.不過,大榜更願意用“有意思”來稱呼這一片區的新鮮小店,因為總能讓第一次走進的人感到:鬧市背後別有洞天。
5.坐著152路從牛王廟拐進宏濟中路,窄窄的街道兩邊社區林立,有一種進入別人家後花園的感覺。這裡的店門臉都不大,有著“社區店”的基因,但都自帶一股腔調。連麵館都裝出了咖啡館的Feel。
最小的店甚至只有一扇門那麼窄,進深不過數米,卻惹得每個經過的人都忍不住往裡瞄上兩眼。
6.文藝又有逼格的店比比皆是,一開始最扯眼球的是陳小姐的店,現在變成了醒食——一家販賣法式甜品和麵包的店。
第一次經過時看著門口從招牌到展板全是英文,只在小小的角落有兩個小小的中文字“醒食”,裝潢溫馨又精緻,像極了法國電影裡看過的公寓樓下小小的社區店。
7.宏濟上路鼎鼎有名的九號咖啡館,有著成都最貴也最好吃的蜜糖吐司。大學剛畢業那會兒,蜜糖吐司還沒有遍地都是,第一次去嘗鮮竟有種朝聖的心情。雖然前幾年的裝修風格現在看來也普普通通了,但卻留下了大榜人生中對蜜糖吐司的美好印象。
8.可能因為街區不太老,所以能講的故事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宏濟路上那所嬌子小學,很多年前其實在九眼橋北橋頭,那塊地很小,所有小學生都在樓頂做操。每個經過九眼橋的人都能一眼瞥見。
有趣的場景,但畢竟還是危險。不久後小學擴建了操場,後來又直接搬進了宏濟路,於是,小朋友在天上做操的景象就再也沒有過。
9.腳步稍微往蓮桂路方向挪一點,老成都的氣息就漸漸濃郁了。不過,曾經這裡活動的多是周圍的居民,現在由於宏濟路的崛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專程前來。慢慢的,甚至連一些無名小店都開始排起了長隊。
10.不遠處的蓮桂西路上也不乏各種大大小小餐廳。其中有間名頭響亮的烤魚連鎖店,門口也常常排著長隊。
時光倒退十年,這裡也是熱鬧非常,是一間名為“京都大宅門”的北京涮羊肉館子,老闆京腔濃厚,門口牆上貼了很多京劇臉譜。一邊涮羊肉一邊聽京劇,當時的中學生郭特每次去吃都覺得洋盤無比。
畢竟,那時在她的世界裡,除了這,成都再無如此高檔的涮羊肉。
11.蓮花南街離宏濟路不遠,十年前,在一片中餐館裡憑藉整條街的燒烤串串芋兒雞殺出一個“好吃街”的美稱。
這些年,隨著周邊選擇越來越多,也就沒落了。
只剩角落裡藏著的、外表極其低調的轉轉會,讓成都人款待外地朋友時,一推門就感受到老成都風味。
12.不止轉轉會,這附近的幾條街的店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門面毫不起眼,裡面別有洞天!
13.比如宏濟新路上的一間店,老闆換了好幾撥了,從以前的柴家大院火鍋到現在的大院河鮮,外表都普普通通。但一踏入門庭,就能看到冒著“仙氣”的庭院,相當有特色。早幾年周圍的居民請客也喜歡來這,顯得獨特有品。
14.小小的宏濟街區,幾乎都能書寫一部美食江湖。來了一個大龍燚,大虎火鍋緊接著拍馬趕到;來了一個兄弟船,池田屋日料也火速紮堆;先來之Hibake,被文藝至死的醒食後來居上……
15.往西走,擁抱醉生夢死的九眼橋,往東走,回歸平靜的老成都生活。
宏濟路在中間,不西不東,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