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些行為,會造成孩子自卑、懦弱的性格!
每一個自卑的孩子,背後應該都有一個不稱職的家長。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心靈是最敏感和脆弱的。或許家長的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就會讓寶寶的心靈受到傷害,最終演變為性格中自卑膽小的部分。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開朗、自信,那麼下面幾件事就別再做了!
一、家長很少讚揚孩子
孩子最初的自信來自于父母的肯定和讚揚,若家長過於嚴格,總是在挑剔孩子這不行那不對,那麼孩子會逐漸失去動力,懷疑自己的能力。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句“你真棒”,你有對孩子講過麼?
二、總對孩子說“沒錢”
小時候被灌輸了“窮”的思想,長大後是很難改正的。家裡即使是真的沒錢,家長也不該在孩子面前整天念叨。一味的哭窮,並非一定能讓孩子對金錢更珍惜、更努力,而是只會讓孩子患得患失,失去安全感,內心自卑。
三、忽視孩子的意見
“小孩家家的,懂什麼啊”你是不是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孩子的想法或許稚嫩,但並不代表他在所有事情上提出的建議都是無用的。忽視孩子的意見,會讓他有種“我的感受並不重要”的錯覺。久而久之,別人說什麼他就做什麼,變得毫無主見。
四、家長喜歡抱怨
家長總愛在孩子面前抱怨,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孩子慢慢的也喜歡抱怨。並且將成人世界的不順利強行加在孩子身上,降低他的安全感,內心對世界充滿恐懼和敵意,變得自卑和消極。父母最應該給孩子的,是一個積極健康的成長氛圍,你說呢?
五、夫妻經常吵架
孩子的安全感大多數來自於和諧的家庭。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安全感缺失,生活的敏感而自卑,長大後也可能會排斥婚姻。所以不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不應孩子的面吵架。
歡迎訂閱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