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西藏都是佛教?錯!還有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
提起西藏的宗教信仰,在我們的印象中,藏傳佛教作為藏地唯一的宗教,已經與這塊土地上的子民血肉相融,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位於西藏芒康縣的上鹽井村,近160年來,村民幾乎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這裡,還佇立著西藏自治區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
汽車沿318國道一路疾馳,國道右側,一路隨行的是岸坡陡峭,水色碧綠的金沙江。在四川竹巴龍度過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大橋,便正式進入了西藏自治區,從這裡開始,風景少了幾分水色雋秀,多了幾分孤寂蒼涼,似乎在時刻提醒著你,進藏了!
芒康縣是沿川藏線入藏後抵達的第一個縣城,它地處昌都市的最東部,是川、滇、藏三省交匯處,位置非常緊要。所以芒康雖然不大,卻很熱鬧,比起冬季裡幾乎陷入死寂的新都橋,芒康街上的飯館酒店都閃著溫暖的燈火,營業到很晚,讓人感到濃濃的生活氣息。
芒康到德欽,中間需翻越海拔4400米的紅拉山,每一個轉彎處,雄壯的達美擁雪山都在右前方展露著她的笑顏,隨後,便是令人震撼的瀾滄江W深切型大峽谷,峽谷深處的斷裂帶,江岸鹵水豐富,呈泉湧狀噴出,人們取石固泉,形成了一處處鹽井,當地人以長木搭棚,棚頂圍田,然後取鹵水注入鹽田中,讓日光曝曬,水分脫盡後便是粗鹽。此地也因此而得名,人稱千年鹽井。
鹽井是歷史上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從高處望去,鹽田的水色映著日光,紅白相間難得一見,又被遊人浪漫的稱為“陽光和風的作品”。
其實,讓鹽井鄉聞名於外的不僅僅是鹽田,你走遍西藏,可能唯在此處方能捕捉到歷史上西風東漸的一絲訊息,西藏境內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已在此靜靜的佇立了160年。
小時候,很多人都聽過牛皮換地的故事,傳教士想要買地卻受到刁難,於是請求當地頭人只須給一張牛皮大的地皮,一牛角粗的水。當地頭人心想這有何難,應承下來。沒料到的是,聰明的傳教士將一張牛皮剪成細條狀,連接起來圈起一面山坡的土地,一牛角粗的水則是一條小溪。來到鹽井方知,故事的人物原型就是1855年建立了鹽井天主堂的法國神父鄧德亮。
鹽井天主教堂位於芒康縣上鹽井村,國道214線旁,全名為:聖母敬教之佑堂,1855年由法國傳教士創建。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的信奉天主教。
有上鹽井村,自然也有下鹽井村,兩個村子相距約三公里,上鹽井村的人大部分信仰天主教,下鹽井村的人們卻都信奉藏傳佛教,兩個信仰不同的宗教的小村子,是可以互相通婚,卻又保持自己獨立信仰的近鄰。
西藏解放前,政教合一的西藏噶廈地方政府嚴禁其他宗教進入西藏,雖對這段時期的歷史不甚瞭解,也依然可以想像,在藏傳佛教如此深入人心之地,傳播天主教是如何的艱難。不知道當時的傳教士是做了怎樣的努力,才能在鹽井堅持傳教,並建立起了西藏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
走上連接214國道的一條鄉村小路,不過30米,便可見到教堂白色的,尖頂上裝飾著十字架的大鐵門。不是彌撒時間,教堂大院裡空寂無人,只有幾隻小鳥在簷下啁啾。推開油漆斑駁的內院木門,教堂的主體結構便呈現在眼前。
這裡並非常見的西式尖頂教堂,而是一座牆壁雪白,鑲嵌著大大十字架的藏式建築時,反而覺得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這座藏式的天主教堂顯得如此莊重、聖潔,又溫暖。
其實,現在的上鹽井天主教堂,早已經不是它的本來面貌。最早由法國傳教士修建的教堂,據說是一棟西式教堂,可惜原建築已經被毀,後來,教堂在原址上數次重建,重建後的舊教堂是一層的藏式建築。在20世紀80年代歸還給天主教徒以前,舊教堂有20多年一直充當鹽井小學的教室。
1997年的大雨和1999年的地震令早就歷經滄桑的舊教堂搖搖欲墜,於是,當時剛從北京神哲學院畢業的魯神甫決定重修教堂,他通過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向全國各教區籌款,共籌得370余萬元,2002年,新教堂開始動工修建,籌款和支出的明細至今還張貼的教堂室內的牆壁上。
現在的教堂本堂是由魯神甫根據雲南茨中天主教堂的形象構思,西藏建築設計院設計完成。
教堂本堂的兩翼是木制結構的住宿樓,呈現出鮮明的藏式建築特色,欄杆,牆壁門窗都精雕細繪著人們喜愛的吉祥圖樣,雖然有些褪色,依然不減其濃烈的民族風情。天氣晴好,長廊上曬滿了被子,給這座邊疆教堂增添了不少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氣息。
教堂南側是三層樓高的鐘樓,這是一座雪白高大的藏式建築,抬頭仰望感覺非常漂亮。鐘樓是中空結構,每層樓各掛一口青銅大鐘,大鐘是由日本橫濱教友團捐獻的,所以上面刻有日文。
教堂單獨修建鐘樓的做法並不多見,一般鐘樓都是在教堂的頂部,與教堂一體,這裡是為了防止鐘聲共振損壞教堂建築而單獨修建的。沿著樓梯可以攀登到鐘樓的二層,在第二層的平臺上,可以眺望上鹽井村,整個村子令人感到美麗安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