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VR千億金礦的誘惑,中國企業的一廂情願

VR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虛擬實境,在國內被炒得沸沸揚揚,導致很多企業想涉足這個行業來圈錢。目前VR技術已成為了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熱的話題,全球VR消費產品大戰正式開啟,VR元年已經到來。全球的“VR熱”自然也影響到了我國,國內的從業者們已早早入局,希望可以搶佔先機。然而VR將面臨泡沫危險,不是一個頭盔就是VR,沒有內容這是硬傷。

最近暴風開始裁員了,是VR專案組。2015年4月,北京暴風魔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獨立運營暴風影音旗下的VR產品暴風魔鏡,首輪融資即達到了千萬美金規模。背靠暴風影音,暴風魔鏡至今已推出六款硬體產品。國內VR企業越來越多,對於行業來說,好的一面是讓更多人知道VR,同時引起了資本對VR更大熱情,壞的一面是讓一部分人不相信VR。

不僅僅是暴風眼鏡,國內的虛擬實境到底有著怎麼樣的現狀呢?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虛擬實境產業像一個輪子一樣在快速前進,可目前這個輪子已開始陷入泥潭。國內VR眼鏡還停留在賣硬體階段。目前國內大大小小有100多個VR眼鏡產品,同質化極為嚴重。暴風等公司的爆款產品離不開“燒錢”,而山寨產品的低價卻源自產品控制,畢竟是純粹的硬體製造,直接省去了軟體發展成本,在內容上的投入也等於零。沒有好的虛擬實境設備,是最大的問題。正如當初對智慧手環的推崇,幾乎沒有消費者把VR眼鏡盒子當做“產品”來看,花幾十塊錢從淘寶上淘一個VR眼鏡,簡單體驗下虛擬實境的場景感受,而後發發朋友圈吐槽幾句,便把這些VR眼鏡遺棄在了角落裡。不少人甚至是在盲目跟風,畢竟在媒體和研究報告那裡,虛擬實境被吹捧為下一個萬億市場,有著明朗的市場前景。

目前風投們都開始謹慎起來了,虛擬實境的整體市場依然偏冷,國內的VR產業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停留在眼鏡盒子上。一位元內容開發者對比國內外VR硬體產品時,將其比作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區別,而在內容開發上,原本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可如今國內外的差別也越來越大。

眩暈感是國內廠商的痛,也是目前VR設備最大的問題,尤其是越廉價的設備,眩暈不適感越強烈。越高端的產品如國外一些產品,會運用技術手段減少時延、提高自動對焦能力,也會儘快平衡適應,因此會更加舒服一些。VR/AR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1820億美元,其中硬體1100億美元。雖然在中國已經有一股“VR熱”,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已經在佈局VR相關產業,但是,目前中國還未有任何一家VR硬體公司可以獨領風騷,各家互聯網公司仍處於探索階段,且水準都相對較低。

國內目前盛行的VR頭盔熱,說明有大量並不具備技術實力的公司也在湧入VR領域,試圖要在這一熱潮中佔領一席之地,但這基本上是一廂情願。包括暴風VR項目開始裁員,VR將在未來的時間繼續出現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