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肯定不知道…廣東人是這樣子吃面的!
別以為只有北方人愛吃麵食,其實在大廣東地區,麵食也是很受歡迎呢!相對於北方麵條的千變萬化,廣州麵條是簡單的:只有竹升面和伊面兩種。但廣州人對它們的熱愛,卻是千年不變。在這兩種基本麵條上,廣州人可以變化出雲吞面、牛腩面、蔥油撈面、幹燒伊面、蠔油皇炒麵等品種,既是街頭草根小吃,也能登大雅之堂。小小的一碗麵條,隱隱傳承著嶺南文化中務實圓融的一面。
●伊面篇
廣州人壽筵上多有吃伊面的習俗。走在長壽路上,你肯定會看到堅記面店門口高高的玻璃櫃裡層層疊疊的伊面,這家長壽伊面特別出名。
伊面的發明者是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法家伊秉綬。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伊秉綬於是讓廚師用麵粉加雞蛋摻水和勻後,製成麵條,捲曲成團,晾乾後炸至金黃,儲存備用。客人來了,只要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詩人宋湘嘗過覺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還沒有名字,便說:“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從此,伊府面流傳開來,簡稱為“伊面”。
伊面要想好吃,必須每天鮮炸,要選用顏色清亮的上好花生油。一旦油色變深,就要另換新油,否則炸出來的伊府面會帶上油嗌味。此外,炸伊府面時,油溫不能超過200攝氏度,不然麵條會失去蛋香。最豪放:幹燒伊面伊面因其制法獨特,適合不同煮法,幹炒、湯麵、燴煮都很好吃。最常見的幹燒伊面,雖然要準備香菇絲、豆芽、胡蘿蔔絲這些配料,但是步驟卻很簡潔。等到配料準備好了,將它們和伊面一起放入鍋中。雖然菜名是“幹燒”,這時還需淋上一匙高湯和蠔油汁,喜歡的話再灑點紹酒,煨至汁料略為收幹就可起鍋了。上桌前還需攪拌一下,只見淺褐色的扁圓狀麵條零亂地鋪在盤中,頗有豪放不拘的氣質,口感果然勁道十足。
●湯麵篇
提起湯麵,相信不少人都有麵條吸水的尷尬經歷:吃一口很滿意,吃第二口的時候心裡美滋滋,不一會兒低頭一看,哇!這湯麵卻變成了撈面。所以盛到碗裡的湯麵,可要把握好三面七湯的比例。
最大眾:竹升面
竹升,是廣州話裡對粗大長竹筒的稱呼,而竹升面,就是用這粗竹筒壓出來的麵條。行家表示,竹筒需選碗口左右粗的老竹,過粗的話,壓出來的面會硬,過細則不夠承托力。通常用手搓面處理後,用“竹升”壓打1.5-2小時。一般製作的全蛋面,以鴨蛋和麵,絕不加一滴水,其麵條爽滑韌性好,蛋味香濃。另一種是半蛋面,用鴨蛋與一定比例的水調配和麵,麵條爽滑可口,口感細膩。湯麵多選用全蛋面。
最常見的湯麵要數雲吞面,如果在家做雲吞面,湯底可用豬骨湯,加入炒過的蝦皮,在離起鍋還有15分鐘的時候再加點蝦子,這湯底就夠鮮了。煮面時火要猛,水要開,即煮即食。竹升面由於沒有經過蒸煮或炸,也無須風乾,麵條比較濕潤,只能存放一兩天,越新鮮吃越香。
最懷舊:片兒面
雲吞面或許你太熟悉,但是片兒面卻很少聽到。與直直的麵條相比,這是一碗菱形面片兒,但這可不是創新哦。早在上世紀30年代的廣州,片兒面就像今天雲吞面這樣流行。據聞廣州以前有一間叫麗都的面店以蝦子片兒面出名。片兒面一般用全蛋面和黑芝麻、芫荽一起打成麵團,然後用利刀切成菱形,放入豬油鍋炸好,與雞湯和蟹肉同煮一陣,再加點蛋清攪一攪就可起鍋了。吃著這湯麵,眼見片兒面遊浮其中,帶著炸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口感卻不膩人。
●撈面篇
“撈面”一詞在廣州話裡是指成功的事情。在撈面大家族裡,薑蔥撈面就是一款既常見又有親和力的美食。
最可親:蔥油撈面
撈面應採用粗面,即像筷子頭那麼寬的麵條。作為蔥油撈面的配角,只需要準備薑絲和蔥花就可以了。家裡如果很難切成蔥花的話,最好選用蔥白,薑蔥比例為2:5。接下來將面煮至六成熟,迅速撈出裝入大碗,蓋上保鮮紙焗10分鐘。這一步可是有技巧的,煮面時,鍋裡的水大致是麵條的6至8倍,至於焗熟,它可以使撈面更易操作。愛吃蔥油撈面的人,多數是因為它的香,可見做好蔥油是多麼重要。不過,等鍋裡的油溫熱之後,記得要先放水分大的薑絲。如果你喜歡香味濃一點,為什麼不多放一點蔥薑呢?接下的事嗎,再加點醬油拌一拌,開吃!
●炒麵篇
炒麵在搓麵團的時候,加入了鹽和堿水,然後把面蒸熟,再晾涼備用。一些廠家為了增加面香,還會加入雞蛋,所以炒麵可以分為蛋炒麵和普通的炒麵兩種。為什麼家裡的炒麵總是沒有酒樓裡那麼香呢?大廚透露了一個小小的秘訣,炒麵前,應先用生抽、蠔油、雞粉、麻油或者橄欖油給麵條撈好味,再下鍋炒。
最廣州:蠔油皇炒麵別看這炒麵色澤黝黑,它可是廣州人喝早茶最愛點的麵食,也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家常早餐。烹調時,先將韭菜、魷魚、洋蔥、綠豆芽等輔料炒熟調味,倒入麵條拌炒的同時,還要加入生抽和老抽給其上色,才可讓蠔油皇炒麵醬香四溢。給炒麵增色調味的醬油裡,老抽和生抽的比例為1:5,還可以加一點糖。大廚提醒大家,炒麵時如果多用筷子代替鏟子,便可讓麵條更連貫。此外,麵條下鑊後要不停兜炒,麵條均勻受熱和被豉油包住,才會條條分明,色澤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