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個城市,宮崎駿至死都念念不忘...
1989年的一天,一個鄉土氣息濃重的大叔來到九份,他在這裡拍了一部電影,他叫:侯孝賢。
這部電影叫做《悲情城市》,後來斬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成為世界三大電影展獲獎的第一部臺灣電影。
隨著電影的走紅,九份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逐漸聲名遠揚,現在還有人在念叨:“是《悲情城市》成就了九份,還是九份成就了《悲情城市》。”
其實除了1989年的《悲情城市》,侯孝賢早在1986年的電影《戀戀風塵》中就取景九份,1993年他又以九份為背景拍攝作品《戲夢人生》。後來,王童、李 行、朱延平等臺灣知名導演也曾經在這裡取景,《看海的日子》、《無言的山丘》、《多桑》......
侯孝賢導演是這樣評價九份的:美麗而蒼涼。
因為1893年(光緒十九年)在九份地區發現金礦,九份從此繁榮了起來,大批的淘金客蜂擁而至,原本只有九戶的小山村迅速地發展成三四萬人的小鎮,結束了它的平靜和荒蕪。
但1957年後因礦藏衰竭開始衰退,最後於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九份的繁榮也因而褪色,屋舍人去樓空、老街人煙稀少,喧鬧的小鎮又歸於平靜。
屬於黃金的繁華雖已褪去,但九份獨特的鄉土魅力卻吸引了八方遊客。每年都有許多的畫家、雕塑家、陶藝家聚集在這個小小的山城,來此緬懷過去,尋求創作靈感,他們給金盡人散、沉寂多年的九份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說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裡大紅燈籠的狹窄街道、湯婆婆的澡堂、絕壁石階就是以九份為藍本的。
九份最具特色的就是它的房屋,房屋順應山勢,鱗次櫛比地蓋在一起,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行走時,你感覺像是走在住家的屋頂上。
九份的街道都是窄窄小小的,其中的基山街是最熱鬧的一條。這條頗有味道的老街,體現了臺灣特有的飲食文化,是九份最繁華的商圈。
街兩邊是百餘家小店面,傳統小吃、飲食店、民藝店,吃喝玩樂住全都包了。僅吃一項,觀光客一定不會錯過九份獨特的芋圓,這種用芋頭做成的傳統的風味小吃,是純手工的美食,紅豆芋圓湯,芋頭的香甜,加之滑潤的口感,色香味俱全。
此外,還有草仔粿、芋仔番薯、以鮮魚製作而成的魚羹、香酥可口的雞卷等等,花樣之廣、選擇之多,真讓人眼花繚亂。鄉土小吃芋仔番薯、九份第一家茶坊及九份文史工作室皆位於此路上。
然而隨著觀光業的發展,因外來文明的衝擊,九份已逐漸步上現代化的腳步。石頭鋪就的街道兩旁全是商鋪,街上的人摩肩接踵,但卻絕無大聲叫賣和喧鬧的音樂。人們慢慢地走,細細地看,喜歡什麼就停下來問問價錢,儘管人多,卻沒有喧囂嘈雜之聲,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也有許多人知道九份並不是通過《悲情城市》或者《千與千尋》,而是通過一首歌:
這裡的景色像你變幻莫測
這樣的午後我坐在九份的馬路邊
這裡的空氣很新鮮
這裡的感覺很特別
仰望這片天空
遙盡我對你的思念
窗外的星空像你嬉笑不眠
這樣的午夜我坐在九份的咖啡店
————陳綺貞《九份的咖啡店》
那年歌手陳綺貞來的九份,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溫婉動聽的《九份的咖啡店》,有許多人都是一路上聽著這首歌來到九份的。
有人說,來九份如果沒有走過豎崎路就不算來過九份。豎崎路是一條漫長的石階梯,是九份最具特色的"階道",在早期是重要的交通與補給路線,石階、茶香、日式老房,勾勒出一幅懷古美景,也就是這種特殊的美,吸引著中外遊客和攝影愛好者。
豎崎路的兩旁盡是咖啡店和茶館,各具特色,露臺向外看不單可看到海景,更可看到金礦的遺址和"升平戲院",在這種古色古香的環境下喝一杯香濃的咖啡,會給你一種悠然自得,心曠神怡的感覺。
九份的興起與金瓜石金礦的開採息息相關,金瓜石曾經號稱“東亞第一金都”,但是它的崛起、繁華,到金盡人散,前後不過百年,就好象是一部慢動作電影,留給後人無限遐思,而金礦的遺址也成了一個觀光景點。
升平戲院是九份一個很古老的戲院,早在日據時代就已經建成,當時叫做升平座,升平取歌舞昇平之意,座在日語中是指表演的場所。當時許多歌仔戲、電影、新劇、布袋戲等各種表演都在升平戲院演出,常常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去升平戲院看戲是九份老一輩長者最鮮明的記憶。
九份還有許多精緻獨特的小紀念品,有許多都是本地匠人手工製作的,在別的地方是見不到的,回去的時候可以帶幾件回去送給親戚朋友,留作自己的紀念品也是不錯的。
九份也很受年輕情侶的喜愛,每年會有許多人來這裡拍攝婚紗照,高低起伏的房子,歷經歲月的老街,典雅古樸的傢俱裝飾,每一處都能拍出很美的效果。
九份的美是不張揚的,它就是一個豐富內斂的小城,喝喝茶、看看書、逛逛街,慢節奏的生活,所以很適合來這裡修身養性。
一個小城,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