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十年!AMD Ryzen7首發評測
十年,滄海桑田,當年的一個熱血青年,如今也已步入社會多年。看本文的你,可能已是而立之年,當著奶爸,對電腦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但今天的這麼一個產品,定能勾起你的回憶,那段青春的記憶——那是DIY電腦最好的年代,那是屬於80、90後的青蔥歲月。那些年,那三年,是屬於AMD的最美好年代,也是Intel最落魄的年代,速龍Athlon 64及X2制霸市場,可惜那之後Intel Core 2的出現.......十年,你終於來了——銳龍AMD Ryzen!
十多年前,速龍Athlon 64,AMD最好的時代,DIY電腦最好的時代 時光倒退回2004年6月,AMD Socket 939平臺誕生,憑藉性能和功耗控制出眾的速龍Athlon 64 3000+、3200處理器大放異彩;同年,伴隨著的FX-53、FX-55更是憑藉著在遊戲性能、日常應用、多媒體處理等多方面優秀的性能表現超越Intel Pentium 4穩坐性能王者寶座!接著,Intel進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第三代Pentium 4和雙核Pentium D巨大功耗,卻性能低下。後來2005年Athlon 64 X2發佈,繼續笑傲江湖,擁有一塊Athlon 64 X2是當年多少DIYer的夢想?彼時我大AMD何等風光?
AMD“龍”的時代,速龍、羿龍,是一種情懷
然而這一切,隨著2006年7月Intel Core 2的橫空出世戛然而止......雖然後來羿龍Phenom II不錯,但面對了強大的Core i7。再後來(2011年),CPU歷史的又一次重大事件,就是大多數人熟悉的,AMD進入了FX(推土機 )時代,那長達6年了黑暗史。(我想回顧AMD CPU歷史,點擊)
今天,這家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的半導體巨頭似乎意欲再起!而這一次,它給我們帶來的是一條全新的“龍”:銳龍 AMD Ryzen 7 !眾多證據顯示,它有叫板Intel頂級CPU的實力。
銳龍 AMD Ryzen 7:全新微架構、全新介面
銳龍 AMD Ryzen 7 處理器採用了全新的Zen微架構,跟FX系列推土機架構及之前的羿龍K10架構完全不同,是一次重大升級。包裝也做了大革新,意味著一切重新!需要注意的是,銳龍AMD Ryzen7 1800X和1700X處理器盒裝並沒有配備散熱器,需要自己額外選購;而銳龍AMD Ryzen7 1700則是配備了盒裝散熱器的!
PS:筆者手上拿到的是第一批的海外版,跟國內零售版的包裝盒會略有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國內盒裝版的正面Logo會寫著“銳龍 AMD Ryzen”。
Ryzen7盒裝散熱器有以上三款,不過遺憾的是最強的MAX款不會隨盒裝CPU贈送,只會用在合作電商主機等管道中,至於銳龍AMD Ryzen7 1700處理器附贈的則是中間這款SPIRE散熱器,盒裝散熱器都玩起了RGB燈效,有木有很心動?
從左到右依次是FX8370、1700X和1800X,除了表蓋上篆刻的內容和Logo發生了改變,銳龍 AMD Ryzen 7 處理器和之前的處理器對比外觀並沒有太大變化。
背部的針腳方面,銳龍AMD Ryzen採用了全新的AM4插槽,針腳增加至1331,可以明顯的看到1800X和1700X的針腳數量要比FX8370密集很多!
厚度方面......嗯,沒啥變化!
媲美旗艦級Core i7的規格!銳龍 AMD Ryzen 7的超執行緒來了 看完外觀咱們再來看看規格,筆者手上拿到的銳龍 AMD Ryzen 7 處理器共有兩款,分別是1800X和1700X,加入Intel i7 6900K作對比,具體如下:
銳龍 AMD Ryzen 7 處理器規格
規格最大的看點,是銳龍 AMD Ryzen 7終於有了超執行緒技術!至於1800X和1700X的從參數上看區別僅僅在於頻率,前者基礎頻率較之後者高出0.2GHz,售價方面兩者則相差900元,至於TDP都是同樣的95W;大升級後,和Intel Core i7-6900K比較,1800X在頻率上也絲毫不遜色,TDP也比後者更低,售價則僅僅是6900K的一半!
銳龍需要全新的AM4主機板支持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AM4 CPU插槽,整個主機板市場也仿佛沸騰了起來,許多X370(旗艦級,下圖就是華碩ROG C6H旗艦主機板,我們本次的評測主機板)、B350(主流)晶片組主機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風哥與AMD攻城獅閒聊時對方透露,AM4插槽將會繼續相容Ryzen未來的產品(如Ryzen 2/3/4代),在更優秀的PCIe匯流排規範(比如PCIe 4.0)出現之前都不會對CPU插槽進行改動,此舉會為用戶省下一筆可觀的升級換代費用;即一塊AM4主機板就可以相容多代產品,升級換代只需換U,這點倒是比科技以換主機板為本的Intel良心得多。
銳龍 AMD Ryzen處理器牛在哪?
銳龍AMD Ryzen架構圖
看不懂沒關係,99%的讀者都看不懂,你只需要知道很牛逼就對了!笑~這就是AMD的攻城獅們嘔心瀝血四年的結晶!銳龍 AMD Ryzen 7處理器還採用了最新的AMD SenseMI技術,涵蓋五項技術革新:①Pure Power:精確功耗控制、②Precision Boost:精准頻率提升、③Extended Frequency Range(XFR):自我調整動態擴頻、④Neural Net Prediction:神經網路預測、⑤Smart Prefetch:智慧資料預讀。
也難怪 Dr.Lisa Su 終於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好了,性能表現也是時候揭曉了!
此處插入一些題外話:
既然事關公允,就不得不正面剛一下136、166樓兩位網友了,原評論如下:
自家的評測我這也就不說了,咱看看別家的,國內微型電腦、驅動之家、愛活網、重慶電腦報、Chiphell等多家媒體乃至國外Anandtech的評測結果均顯示銳龍 AMD Ryzen 7 1800X與Intel i7 6900K性能不相上下,甚至前者會因優化問題稍遜後者一籌;請問你何來的完全壓制6900K?又是何來的依據說我們PConline的評測有失公允?只能說公道自在人心!
測試平臺及方法說明
本次評測主要從CPU理論性能、遊戲性能、功耗、溫度對比四個方面進行,在CPU性能評測中我們加入多款競品CPU作為對比。CPU遊戲性能測試時搭配索泰 GTX1080-8GD5X 玩家力量至尊OC,保證顯卡不成為CPU的瓶頸。
●CPU理論性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國際象棋軟體自帶的電腦棋力測試程式,由於支援CPU多執行緒,而且它做的是大量科學計算,所以經常用來測試電腦的科學運算能力,它通過類比AI思考國際象棋的演算法來測試被測電腦的國際象棋運算能力,分數越高代表性能越強。
wPrime是一款通過算質數來測試電腦運算能力等的軟體(特別是並行能力),時間越短代表運算性能越好。
CPU-Z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體,是檢測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軟體,支援的CPU種類相當全面,軟體的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都很快。另外,它新增的Benchmark可以有效測試CPU的單核及多核性能,分數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3DMark系列物理運算測試
●常用軟體性能測試
WinRAR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壓縮包管理器,利用它對等體積大小的檔進行壓縮時間測試,可以有效檢測出CPU的性能,時間越少性能越好。
●專業軟體性能測試
TMPGEnc是日本公司公司開發的一套老牌的高畫質視頻編碼轉換工具軟體。擁有超過 15 年的視訊轉換和編輯軟體經驗的專家組。通過它對等容量的視頻檔進行格式轉換和編碼軟體能有效檢驗CPU性能,時間耗費得越少則代表性能越好!
CineBench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套CPU和顯卡測試系統,最新的是R15版最多能夠支援256個邏輯核心,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得分越高代表性能越強!
利用Adobe Premiere Pro對相同視頻檔進行轉碼並匯出,可以有效測試CPU的編碼能力,耗時越少則性能越強。
測試小結:縱觀所有測試專案,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在wPrime、Cinebench R15、TMPGEnc以及CPU-Z三項測試中表現的頗為強勢,在CPU-Z測試中不但超越了i7 6900K,還進一步拋離了i7 6950X,表現令人驚訝!在TMPGEnc視訊轉換測試中也出現了同樣的結果,領先6900K 2秒、6950X 8秒;而在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測試中則是以1618的成績領先i7 6900K近10%,在wPrime多執行緒運算中領先i7 6900K 7秒。但其在國際象棋、Pr視頻匯出、WinRAR檔案壓縮、3DMark等幾項測試中則略顯頹勢,稍遜於i7 6900K;總體來說和i7 6900K不分伯仲!
銳龍 AMD Ryzen7 1700X這邊由於和1800X的差異主要在於頻率稍低,所以在各項測試中只是稍遜於1800X一丟丟,跑分方面則是大幅超越i7 6800K及7700K之流,在實際應用方面則表現稍遜,總體來說和i7 6800K表現相當。
●CPU遊戲性能測試
測試小結:遊戲性能方面,銳龍 AMD Ryzen7 1800X和1700X處理器在孤島危機3中表現占優,在坦克世界和羅馬之子中表現則稍遜於Intel,大抵是新U上市,諸多遊戲優化方面尚未做好。
●平臺功耗對比測試
測試小結:在功耗控制方面,銳龍 AMD Ryzen7 1800X和1700X表現出眾,在待機和Prime 95滿載時均低於i7 6950X和6900K,遊戲時則和後兩者功耗相當,但還是沒有i7 7700K那麼低,不過作為一款8核16執行緒的產品,這樣的功耗控制算是十分喜人了!
●CPU滿載溫度對比
CPU滿載溫度測試我們採用了百元級的親民散熱器產品超頻三 東海X5來進行測試,自銳龍AMD Ryzen處理器發佈後,超頻三方面也是第一時間跟進,對全新AM4底座進行了相容。
測試小結:在使用同一款散熱器的情況下,溫度控制方面銳龍 AMD Ryzen7 1800X和1700X表現優秀,拷機溫度只有55℃,比Intel幾款CPU都要低上不少,筆者猜想這裡邊有XFR一份功勞,總的來看AMD這幾年沒少在功耗和發熱量方面下功夫。
附加測試:關閉超執行緒後會怎樣?超頻之後又當如何?
銳龍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
利用AMD自主研發的超頻工具“銳龍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這個官方命名好長...)我們將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的頻率控制在4.0GHz,記憶體頻率則超頻到3200MHz,時序為16-16-16-39下進行測試;得到如下資料:
還是圖表最能說明問題,超頻後的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多項性能測試超頻後提升達10%以上,很好的體現了這點。而這還只是筆者在使用百元風冷超頻三 東海X5下超頻的成果,相信搭配更強勁的水冷散熱器再配合AMD的XFR技術還將得到更大的性能提升!
關閉超執行緒後再進行相關測試,得到如下資料:
關閉超執行緒後,銳龍 AMD Ryzen7 1800X的理論性能跑分一落千丈,不少項目跌幅達20%以上,但神奇的是遊戲表現方面反而有了小幅度的提升,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當年的一代酷睿i7......剛出來時優化比較差,部分遊戲性能還不如當時上一代的Core 2 QX9770,不過這種現象在3個月後就得到了改善,在1年後就已經完全反超。
所以每當新U出世,我們都應當給予一些耐心......
再來看看同頻狀態下銳龍 AMD Ryzen7 1800X和i7 6900K的性能表現:
將兩顆U都設定在4.0GHz同頻率情況下時,銳龍 AMD Ryzen7 1800X在CPU-Z的測試上表現出極大的優勢,性能領先17%;但在國際象棋單執行緒測試中又大幅遜色于對手,總得來看,銳龍 AMD Ryzen7這次在單核性能優化上做得算不錯了,不像之前FX的時候單核性能總是被Intel競品完爆!
還有記憶體上高頻對Ryzen平臺記憶體頻寬的影響:
利用AIDIA 64自帶的記憶體頻寬測試工具對兩個平臺各個頻率頻寬進行測試,測試記憶體使用的是GSkill TridentZ RGB DDR4 3200 8GBx4 C16。
可以看到將記憶體頻率拉升後,Ryzen平臺記憶體讀寫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頻率提升至3000MHz時,讀寫性能甚至已經很接近4通道的Intel平臺,這也是Ryzen平臺令人驚訝的地方。
總結:沒有完全超越Intel,但足以一鳴驚人!
結合上面所有的測試資料得出這張CPU綜合性能百分比示意圖,已然十分明瞭,以i7 6800K為基準,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的性能為它的119%,較之i7 6900K還是要弱上那麼一丟丟(2%),不過總體來說已然十分接近(乃們不要忘了1800X的價格只有6900K的一半),銳龍 AMD Ryzen7 1700X緊隨其後,性能百分比為114%,可以說性價比奇高!
所以我們將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置於天梯圖中稍低於i7 6900K的位置,銳龍 AMD Ryzen7 1700X則緊隨其後。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末了,我們必須給大夥說道的幾點:
①關於銳龍AMD Ryzen7的性能:單從銳龍 AMD Ryzen7 1800X和1700X處理器的性能表現上看,它們已經可以和目前Intel的桌面旗艦級產品(i7 6950X和6900K)媲美,無論是從跑分、遊戲、功耗乃至溫控等各方面都不遜色於Intel的產品,雖還談不上超越,但足以一鳴驚人!
②關於銳龍AMD Ryzen7的市場定位:再來說說銳龍 AMD Ryzen 7 1800X、1700X這兩款產品的市場定位,售價3999元的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絕對是高端桌面級CPU市場的一劑強行針,憑藉媲美i7 6900K的性能和便宜近一半的售價直接把6900K拉下神壇!而銳龍 AMD Ryzen7 1700X更是一款討喜的產品,只消3099,售價比1800X便宜900元,卻擁有十分接近後者的性能,相信經過一眾玩家的精心較調後絕對會是一款性價比奇高的產品!
③銳龍AMD Ryzen7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銳龍AMD Ryzen7這麼一出,憑藉出色的性能表現就已經打破了Intel在高端處理器領域盤踞多年的格局,為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對Intel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點看Intel處理器最近的大幅度降價就知道了,而且AMD後續還會有伺服器產品“Naples”(3月7日晚9點解禁)以及筆記本產品發佈,這一切無疑都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④英特爾方面又將如何應對?說英特爾擠牙膏多年,就因為Ryzen鬧這麼一出就偃旗息鼓我是決然不信的!如果這十年裡英特爾因對手的沒落而感受不到危機感並止步不前,那麼它永遠都不會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目前的情況很明顯不是,筆者堅信,英特爾還隱藏著更大的殺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CPU性能很可能將會迎來井噴!
⑤Ryzen之後,AMD又當何去何從?從目前的形勢以及前陣子筆者和AMD攻城獅的談話中分析,銳龍AMD Ryzen 7處理器很有可能還是試水之作,旨在攪局!(、因為彼時AMD的攻城獅稱他們認為目前銳龍AMD Ryzen7的表現足以面對當前的局勢,所以筆者認為AMD很有可能還留了後手,Ryzen真正的實力還未完全展現!比如要跟i7 6950X比,無非就是多堆兩個核心而已,要知道前者的TDP才 95W,後者已經140W了。再者,銳龍AMD Ryzen 7處理器是新品,隨著主機板吃透處理器性能,相容性的進一步提高,軟體版本的更新,驅動的完善以及BIOS的優化等,筆者認為其未來還有很大潛力,將釋放更大的潛能。
說完銳龍AMD Ryzen的牛X,我們還得說說它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①當同時插上4條記憶體的時候,記憶體頻率最高只能去到2400MHz。
②由於現階段的主機板BIOS優化尚不完善,在刷部分版本的BIOS後會導致無法進入系統或者CPU性能表現不佳。
③銳龍 AMD Ryzen Master Utility超頻工具在超頻失敗後再次重啟進入該工具還是會宕機,言下之意就是該工具還保留著上次超頻失敗時的設置,再次進入時又應用了該設置進而導致死機。
④銳龍 AMD Ryzen部分遊戲性能表現異常,後續待遊戲優化。
以上,便是本次銳龍AMD Ryzen7首測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
最後的寄語:時光冉冉,十年,說起來很久,但,原來已經過了十年...如果你正在看這篇文章,也許曾經和我一樣,是一名DIY電腦愛好者,這次,我相信或多或少給你帶來那些年的激動。今天,是全世界A飯的日子;今天,是結束Intel擠牙膏的日子;今天,是改變十年PC CPU市場的日子;今天,是勾起80,90後那青蔥電腦歲月的日子;今天,銳龍上市了!DIY歷史上,將會記得今天——2017年3月2日!
銳龍 AMD Ryzen 7處理器採用了AMD SenseMI技術,涵蓋五項技術革新:
①Pure Power:精確功耗控制
Pure Power技術利用處理器和主機板上的超過100個嵌入式感測器,即時快速回饋,實現精細微調控。
支援即時監控系統運行狀態,包括環境溫度,頻率和電壓等;控制器根據資料即時動態調節電壓和頻率,在滿足性能需求的同時,保持最小能耗運行。平衡性能與功耗,力求做到不浪費每一度電!
②Precision Boost:精准頻率提升
銳龍 AMD Ryzen 處理器還能實現與精確功耗控制的操控系統串列工作,從而優化性能,在運行中即時調節頻率,無停頓與延時;以每25MHz為增量的高精度頻率調節,每秒最高達千次,實現最精細最智慧的動態頻率提升。
③Extended Frequency Range(XFR):自我調整動態擴頻
這項簡稱為XFR的自我調整動態擴頻是筆者十分看好的,它給我的感覺就像顯卡的Boost,時鐘頻率的最大值可以根據散熱方案的變更進行自動調整,散熱方案越好最大值最高,無論是風冷,水冷還是液氮均能自動感應,無需手動操作,也就是說,如果上分體式水冷銳龍 AMD Ryzen 處理器的頻率很可能會去到很高,當然這項技術效果如何目前還有待考究!
④Neural Net Prediction:神經網路預測
下面這項神經網路預測技術筆者就覺得很玄乎,據AMD介紹,每核“Ryzen”處理器內部都是一個真正的人工智慧網路,可以像人腦一樣工作,自動記錄並模仿使用者過往應用的使用習慣與軟體代碼執行規律,在執行應用之前就進行應用提前做好準備,並選擇最佳的處理路徑,降低運算延遲,提升運算速度。
當然這個......也無從考究,實際使用過程中暫時也找不到什麼方法驗證,大夥權當聽聽就好,聊勝於無,如果是真的,這個真的挺牛逼的!
⑤Smart Prefetch:智慧資料預讀
最後一項,智慧資料預讀技術,這項技術是基於之前的神經網路預測技術施行的,智慧預測未來的資料訪問應用程式碼的位置,通過複雜的學習演算法模型,跟蹤軟體的行為,從而預測應用的要求,預取重要資料到本地緩存,以便於隨時調用,提高計算效率。
附加閱讀:第一批上市的X370系主機板有這些 華碩 ROG CROSSHAIR VI HERO(C6H)
ROG CROSSHAIR系列可是很久沒有出新品啦!(只怪AMD那幾年不給力)這次隨著銳龍AMD Ryzen處理器的發佈終於迎頭趕上,直奔ROG CROSSHAIR VI HERO,延續ROG優秀血統,專注遊戲玩家,DDR4 3200MHz+超頻支持,1680萬色RGB燈效,USB 3.1主機殼前置接針、水冷接針、RGB接針一件不落,我們這次首測用的就是這塊板,銳龍 AMD Ryzen7 1800X 處理器高端座駕。
技嘉 AORUS AX370-Gaming 5
還有來自技嘉高端AORUS系列的AX370-Gaming 5主機板,搭載1680萬色炫彩魔光系統,高速USB 3.1 Gen2介面、NVMe M.2介面、U.2介面,殺手+Intel雙千兆網卡等一應俱全,技嘉把多年在Intel平臺上耕耘的成果也都全部用在AM4平臺上了, 技嘉 AORUS AX370-Gaming 5也是高端X370主機板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