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撕逼大戰
最近幾年,品牌之間的因為科技專利或者鞋款設計問題,對簿公堂的事件層出不窮。就我們單純的看圖說話來說,好像原告總是有充分地理由勝訴,但結果幾乎都是被告無罪,毫不影響上架銷售,而且還達到了一定的宣傳效果。
兄弟之爭終有定論
瞭解一點運動品牌歷史的朋友都知道,adidas 和 PUMA 起初都是姓“達斯勒”的。但是如今這兩個德系運動品牌雙雄的兄弟情分早已不在,(可能原來就沒有,要麼哥哥魯道夫怎麼會和弟弟分道揚鑣,創立PUMA呢!)只剩赤裸裸的競爭關係。
最近,就 adidas 狀告 PUMA NRGY 系列鞋款侵犯 Boost 科技的智慧財產權的訴狀,終於有了結果。德國 Duesseldorf 地方法院不接納這觀點,判 adidas 敗訴。已經浪費2年光景的PUMA,最終得以放開手腳推廣其 NRGY 系列鞋款了。
至於引發這場官司的鞋底技術,源于兩家曾同時合作的德國化工巨頭 BASF(巴斯夫),Boost 鞋採用的正是巴斯夫開發的一種新型泡沫聚氨酯,這種材料是理想的跑鞋鞋底材料,提供優秀的回彈性能。現在 Boost 科技已經觸及 adidas 各類鞋款的產品線,去年 Boost 系列就賣出了超過1000萬雙,其受追捧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同樣和 BASF 有合作開發的 PUMA 怎麼就成了被告了呢?因為 adidas 和 BASF 在2011年達成獨家合作協定,且該協定具有排他性,PUMA不得不重新尋找材料供應商,公司在 2014 年找到了美國化工企業 Huntsman,隨後 NRGY 推出市場,adidas 當然不樂意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場官司的關鍵點不是運動品牌的專利研發遭到侵權,而是材料供應商之間的戰爭。所以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有話語權,當然 adidas 並不打算忍受這一判決,他們表示還將上訴,我們會繼續關注事態發展,反正PUMA NRGY 系列不會停滯全面上架的腳步。
腹背受敵方顯英雄本色PUMA 隱忍兩年終於松了口氣,我們在看看一個活在風口浪尖的運動品牌 — Skechers。在Nike 和 adidas 兩大巨頭共同聲討下,終於幫助 Skechers Energy Burst 的鞋款火了。
外表上同樣是顆粒狀EVA中底,加上類似 Nike Flyknit 的鞋面紋路(其實鞋面是網布材料,並非針織面),外形上又像極了 adidas Pure Boost,第一眼看到這雙鞋,聞到了濃濃的莆田味。萬萬沒想到,這是 Skechers 官方出品,瞬間我夥呆!
那官司的結果呢?在強壓之下才能看出 SKECHERS 的大心臟,鞋照賣,路照走,官司結果先不管,反正狠狠賺了出鏡率。比巨頭們更低的售價,舒適度也不差,對於消費者來說也就夠了,反正我們同事說 Energy Burst 還是很舒服的。
個人認為,官司其實也是各品牌創新的動力,“學習借鑒”也是品牌創新的過程。作為消費者大可不必要憤世嫉俗,以“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旁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