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三年裡,電動車的續航水準提升了多少?
最近,關於電動車的話題又熱到不行。先不管它是不是辣雞,我們在這篇文章裡,更想聊聊電動車產品反覆運算的事兒。
前一陣,特斯拉推出了 P100D 車型,號稱 600 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又刷新了記錄。而在昨天,寶馬 i3 的升級版也在國內上市,續航也有所提升,今天,比亞迪戴姆勒合作的騰勢,也正式發佈了「續航 400」公里的升級版本。
可以發現,這些類似於「年度改款」概念的升級版車型,不約而同的提升了續航里程。
我們特意找了幾款有代表性的車型,來看看他們升級之後的版本,到底相比原始版本在續航里程方面提升了多少。
請看下表:
除去表格裡的這四款,上汽榮威 e50 也在今年推出了升級版本,續航里程從過去的 120 公里上升到了 170 公里(NEDC 工況),電池組容量從 18 千瓦時提升到了 22.4 千瓦時。
看完這些資料,我們來聊聊其中的門道。
首先再科普一次: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表格裡所列的續航里程,跟廠家宣傳的續航里程有些差異,比如特斯拉 P100D 車型在宣傳中是 613 公里的續航能力,但是按照 EPA 工況測試,只有 507 公里。再比如新款騰勢號稱有 400 公里續航能力,但是在官網上,「綜合工況」下的測試結果是 352 公里。寶馬 i3 升級版在國內宣傳有 200 公里續航水準,按照 EPA 工況是 183 公里。
NEDC 和 EPA 是大家常用的兩種測試標準,NEDC 通常比 EPA 測出的續航里程更長,而 EPA 的測試方式更加嚴苛。特斯拉的 613 公里的數位,就是在 NEDC 標準下測出的。
再舉個例子:2010 年發佈的日產 Leaf 配備了 24 千瓦時電池組,按照美國 EPA 工況測試可以跑 117 公里,按照歐洲 NEDC 工況測試可以跑 175 公里。到了 2016 年,日產 Leaf 電池組容量升級為 30 千瓦時,按照美國 EPA 工況測試能跑 172 公里。如果你拿第一代 Leaf 的 175 公里續航(NEDC 工況),和最新一代 Leaf 的 172 公里續航(EPA 工況)作對比,就會發現電池容量變大了,但續航里程卻變少了。
所以,比較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最好在一個統一標準下來看。
「不幸」的是,很多自主品牌的電動車,通常不會在參數一欄裡明確的說明自己產品續航里程的測試標準和條件。
從新老款車型的變化來看,續航里程的提升主要得益於電池組容量的增加。從提升比例來看,i3 相對來說是最大的,當然這也是因為它原本也只有 22 千瓦時的容量。
另外,拿同一款車縱向對比來看,即使是電池組容量相同的車型,車輛的續航里程可能也會逐年增加。主要是因為 車廠在不斷改進自己的三電技術,以提高電池能量的利用率。比如, 在 2013 年,日產改進了 Leaf 的電池加熱系統,EPA 工況續航里程從之前的 117 公里提升到了 121 公里。
除了優化三電系統外,輕量化也是增加續航里程的重要途徑。日產對於 2017 款 Leaf 就進行了大幅減重,他們減輕了電池外殼重量和固定電池模組的螺絲釘數量,還去掉了支架多餘的壁厚,共減重 80 公斤。
不過在輕量化方面,i3 仍然是典範。
另外,通過這些電動車的反覆運算我們也可以發現,電池的能力密度確實提升了很多。比如寶馬 i3 和騰勢,在提升了電池組容量的同時,還做到了電池組體積不變,以騰勢為例,它的電池組容量提升了 1.3 倍。在這裡,得給電池廠商點個贊,正是他們的努力,得以讓車廠在有限的空間裡放置更多的電池,直接受益者還是電動車消費者。
如果想獲得更高的續航里程,能量密度的提升至關重要。體積是一方面,重量也是更重要的因素。以比亞迪 e6 為例,2016 款搭載 82 千瓦時的電池組,工信部續航里程為 400 公里,車重 2.38 噸,而作為對比,2014 款的 e6 車重也是 2.38 噸,但是只搭載了 57kWh 的電池組,工信部續航里程是 300 公里。
其實,我們更願意把電動車當做一個「數碼產品」來看待,理由是,相比于傳統燃油車,電動車的反覆運算往往會伴隨著更大的變動,就像我們這篇文章討論的,電池組容量和續航里程會有很明顯的提升。相比於兩三年前的水準,電動車真的是有「長進」的。
對於還沒出手的電動車潛在買家來說,「改款」永遠是值得期待的。而那些老車主,就多多少少會心塞一些,就像你剛買了 iPhone 5 不到一年,蘋果就出了 iPhone 6 的那種感覺。
最後,還得特別提醒一點,千萬別只看資料,如果你真的想買一輛電動車,還請更多關注「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內容。比如,冬天的續航能力到底會差多少?充電速度、充電方式是否是你能接受的?等等等等,尤其是面對一款被某些人認為是「辣雞」的自主品牌電動車時。
* 轉載自:GeekCar 原創文章,作者:白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