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片應該戒掉這十種想法!
作者:張輝
攝影是件快樂的事情
不論是拍攝還是被拍,都各有樂趣
攝影亦是件燒腦的事情
因為好作品需要付出更多!
但假若有一天,你發現
自己的攝影水準沒有太多進步
請及時對照看看是否曾經出現過下面的想法
如果有,馬上戒掉它……
攝影十誡 No.1 拿單反當手機用(或傻瓜機)
傻瓜機大家都知道,這是80年代的概念。就是攝影只和快門相關,你只需要按快門,其它的事情相機來做。時至今日,攝影設備雖然發展的很“高端”了,但傻瓜模式依存。
我們知道手機拍攝基本上都是自動設置參數,為的是方便快捷。但當你是拿著單反,用著“傻瓜模式”,還期望著拍出“大片”時……這需要多好的運氣啊!
攝影十誡 No. 2 在錯誤的時間、地點浪費快門
攝影看似隨意,卻也是需要對時間、環境有預測的。優秀的攝影師在某一個時間、決定去某一個地方拍攝,也絕對是有目的的。並非好的風景就360度無死角,好作品或許就是差在1度之餘。
經常看到這樣的風光作品——遠景是日落的晚霞五彩斑斕十分漂亮,但前景有很多電線杆、橫穿畫面的電線……這就是沒有做到及時的判斷,選擇有利的機位,這樣的照片基本上就沒什麼看點了。
你的拍的效果
你心裡的拍攝效果
攝影十誡 No. 3妄想一鏡走天下
“如果有一種鏡頭可以滿足各種拍攝需求該多好”,有這種想法的人大多有不喜歡換鏡頭的習慣。
拍攝過程中換鏡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容易錯過最佳拍攝機會。但反之試想一下,你願意拍一堆廢片,還是願意靜心思考用最佳狀態拍幾張好片?
攝影十誡 No. 4 凡攝影皆用最大光圈
熱愛大光圈,永遠使用大光圈是初學攝影的一種極壞意識。
攝影的目的不應該是“背景夠不夠柔,光斑有沒有,有沒有空氣感……”,攝影是用圖像把生活百態昇華為藝術形態,光圈是營造圖像的藝術效果,所以前者加後者才完美。
攝影十誡 No. 5 總想著隨隨便便拍一下就是“作品”
攝影外出采風可以提高對光影的理解,但如果去一趟川西、西藏回來就認為自己拍攝的滿滿都是作品的話,可能為之尚早。
好的風光確實是拍出不錯作品的基礎,但想要想拍到作品,那麼從前期到後期,要構思的事情就有很多了。
攝影十誡 No.6 我只是差了一套“好裝備”
這一點不用說太多了,關於只有好裝備才能出好片的話題網上很多。只要想想攝影誕生之初,沒有長槍短炮、沒有大光圈、沒有自動對焦、沒有……沒有……等等,但是很多經典作品往往都是那個時候出現的。
攝影十誡 No. 7 “我的照片只需ps一下就是大片”
這是很多對後期略懂皮毛攝影師的想法。總把作品不出彩歸結於沒有後期,這是片面的思想。
我一直提倡攝影朋友們都去瞭解、學習後期,後期對提高畫面形式感、視覺語言符號歸納、審美素養有很直觀的幫助。懂後期能更好的幫助攝影師規避前期拍攝上的問題。
攝影十誡 No. 8 Raw格式照片無所不能
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相信,因為每個人都這麼說。其實不然,raw確是一種資料欄很寬的檔,但主要是保留了照片中“連續的色階關係,自然的色彩過渡關係,明度關係以及種種參數如色溫、曝光等等”。
但是RAW可拯救不了你的“爛構圖”,如果前期拍的就不好……那麼RAW真的幫不到你什麼。
攝影十誡 No. 9 鄙視後期
“攝影到底要不要後期”一直是攝影師們爭議的話題。一種類觀點認為“攝影不後期”;一種類觀點認為“無後期不攝影”。
當然隨著數碼時代的發展還是很多人認為“攝影+後期”才能在多維度增加攝影的魅力。不論哪種觀點,我想還是應該合理對待,畢竟“存在就有合理性”!
攝影十誡 No.10 對別人的建議、觀點嗤之以鼻
如果說前面說的都是和攝影技術相關,最後這一點算是人性相關了。人總不太容易接受一些不好的建議(筆者也是),認為別人不懂攝影或沒有在當時的拍攝環境下看過,就沒有資格點評、談論自己的作品。
試想一下,你的作品最終是要給誰看?不就是那些不懂得攝影的人嗎?沒准一位專業攝影師在你當時的拍攝環境下看過,可能就放棄按下快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