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巷的故事,從麵條街開始
南京有兩個三條巷,一條在鼓樓區,一條在老白下。今天講的是老白下的那條,俗稱麵條巷。
”
南起常府街,北至中山東路,這條不到一公里的巷子,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家麵館。
這些家門口的麵館,不但讓左鄰右舍過出了天天吃面都能不重樣的日常,還成了計程車司機的第二故鄉。吃飯沒准點的的哥的姐,最喜歡在天黑後來這裡紮堆歇腳。晚飯或是夜宵,生活的艱辛、苦錢的不易,都會在一碗面裡得到安慰。
這家麵館開得太久,久得連老闆都記不清時間。大概,也許,二十多年了吧。
作為三條巷上開得最早的麵條店,做的是南京特色皮肚面,皮肚是特色。最早的時候,都是六鮮面,老南京愛這一口,只是湯頭比較濃,喝完了,會口渴。
吃慣了的人即使離開,也會想念這樣的味道。每一次在店裡看到好久不見的熟面孔,老闆的堅守都會變得有意義。
全福旁邊的一家人,名氣更大一些。有人說這是整條街上最好吃的麵條,沒有之一。理由是只有在這家才能把面全部吃完。
他家的面是細面,偏甜,澆頭足,配菜多,紅湯但不膩,吃過一次就會吃好多次。
六鮮大肉、六鮮排骨,都被各種種草。生意好到可以從早上六點半開到淩晨三點鐘,夜宵早點隨意切換。不想排隊的話,晚八點是個不錯的時間。
走進這家麵館,幾乎可以看穿整部麵條街的歷史。
自家的臨街門面房,都有過一顆做點小生意的心。不想太大壓力的時候就只做早市和午市,有時還會過個週末。
附近的人都碼得準時間,早點差不多八點半結束,週六還要早一點。大肉面、肉圓面、小排面、素雞面、榨菜肉絲麵、餛飩面,隨便點也不會出錯。
許記的皮肚面口碑不錯。店面乾淨,這種天吃一碗麵條還能不流汗,冷氣也是很加分的。
一整牆的菜單,會把人逼瘋。不過,一碗六鮮面配上炸了很久的老油條或者鍋巴,會有種吃出新天地的快感。面多量大,建議胃小的女生兩人一碗。
南京遍地麵條店,也從不缺烤鴨店,烤鴨麵館?據說老闆來自浙江,腦洞果然不輸馬雲。
面是堿水面,有咬勁,湯不齁,烤鴨撒了芝麻,外脆肉嫩,即使排隊,也值得一等。
開了十幾年的安慶小吃,除了麵條,還有餛飩和水餃,店面從小到大,味道基本沒變。
即使連鎖店,也想著法子擠進麵條街的寶地。畢竟,這裡氛圍最濃。
其實,對於南京人來說,吃麵條的正確姿勢,還得要斬半隻鴨子。街上的張記鹵菜是首選。
門頭小得特別容易錯過。
好在,每天下午四五點鐘,隊就排成了這樣。想看不見也沒辦法。請記住,人家早上九點半開門,中午一點半還要午休。
烤鴨和鴨四件必嘗,肉略肥,微辣,容易停不下來。
龍鳳也是一家有些年頭的鹵菜店。鹽水鴨不錯,水煮花生、涼拌菜適合下酒。
靠近常府街的金家鴨子,雖然始於1891,也需要應對初來乍到的適應期。畢竟,在這條起源於明代的老街面前,百年的經歷,也只它風雨滄桑中的一小段。
三條巷是西華門以西的第三條巷子,頭條巷、二條巷、四條巷也因此得名。穿插其中的仁壽裡、仁義裡、還有已經在地圖上消失的的仁孝裡,隨手一指都自帶故事。
80年代初,這裡的平房逐漸被社區代替。不管是長居的土著,還是解放後搬來的異鄉人,比起離開,都更願意選擇留下。
這樣的視窗,會不會讓人想問,時間都去了哪裡?
這樣的碟店,整個南京都很少了吧。
三條巷社區、仁義裡社區、中山東路社區,每一處都寫滿了時代的印跡。從最早的一批居民算起,一家三代都住在這裡的不在少數。
如果去年三條巷小學沒有和五老村合併,間接抬高了房價,還得了個“四小”的名字。這條街和30年前的樣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街道沒有變寬,樓房也沒有出新。
愛上這裡,是因為生活方便。
這是個離新街口步行只要20分鐘的地方,即使中山東路堵得像鍋粥,你也可以昂首闊步的準時走到單位。有了地鐵,方便指數*2。
早上出門就是早點攤。煎餅、蒸飯、鍋貼隨便吃。晚上,更是個大寫的深夜食堂。
夜宵的牌子照亮整片天空。
震東香的酸菜魚、地鍋雞,都是必點的菜。老闆很會做生意,招呼客人特熱情。
不想吃面的時候,這家翻牌最多。蘿蔔魚,宮保雞丁,魚頭豆腐湯,紅燒仔雞,家常菜的味道,性價比也不錯。
開了十幾年的川菜,畫風不知怎麼就跑偏成了文藝路線,讓人想起了朱自清的詩。
雖然面前看起來不太理想,但是人家味道好啊。
夜生活必備的燒烤店。雖然看起來特別像咖啡館。
以前門面沒這麼大,老闆擴大產業後,不但做了個後花園,還在旁邊開了個海鮮主題餐廳,秒秒鐘氣質就不一樣了,簡直就成了烤烤界的小清新。
特別適合和妹子約會夜宵的地方,花蛤、煎餃、蝦粥、瘦肉粥,營養又不長肉。
知道24小時營業,我就放心了。
三條巷的生活,從麵條街開始。
我們一邊享受著她帶給我們的便利,一邊忍受著她的擁擠、狹窄,甚至一丟丟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