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佳能、索尼70-300mm鏡頭測評

前言

如果問各位粉絲,風光攝影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鏡頭,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那還用說嗎自然是用超廣角啦~”。不過說實話,拍過很多風光片子的攝影師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實際上在風光拍攝的過程當中,視乎場景的不同,幾乎所有焦段的鏡頭都是可以用得上的,比方說下面的這些片子:

以上圖片1、2由蘭拓菌自己拍攝,3、4來自網友@Thomas看看世界,特向供圖網友表示謝意。

不是每個拍攝風光的地點都有條件拉得開大廣角,都能很輕易的把所有東西盡收眼底的同時還能突出重點——此時用一支趁手的長焦鏡頭,切割畫面的一部分來進行展示,也是一種出片的好方式。尤其是在野外/高原環境,或者城市爬樓,長焦的作用絕對比你想像的大。

(蘭拓的老粉絲應該記得2015年蘭拓菌去稻城亞丁拍片子為了圖輕便只帶了一支蔡司15,到地方之後發現自己活像一個sb,很多場景只能掏出RX100M4湊合……)

然而,各家的旗艦長焦都是70-200/2.8這種規格,這種規格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實際上是光圈嚴重溢出而焦段有所不足(對於風光攝影用鏡來說,不客氣的講實際上最大光圈f/5.6同時保證全開素質的鏡頭是最佳選擇,拍星空另計)。那麼除了旗艦規格的長焦又有哪些可以選擇呢?80(100)-400?150-600?長是長了,可是也沉啊。這時候,一支輕巧便攜,規格合適、畫質出色的70-300mm f/4(4.5)-5.6鏡頭,便成了風光攝影師除了廣角之外一支不可或缺的利器。

嚴格來講本次參評的三支鏡頭並不是同定位產品,甚至都不是同規格——

佳能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市場售價3500元;

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市場售價6800元;

索尼FE 70-300mm f/4.5-5.6G OSS,市場售價7800元。

從市場售價上來看佳能的L版(胖白)和索尼FE屬於同定位,價格都在7000上下(雖然這個上下差得有點多)。佳能的70-300II屬於廉價產品,更多的方便囊中羞澀的攝影師用來湊焦段。佳能的兩支光圈都在4-5.6,索尼是4.5-5.6,它們在各個焦段的實際最大光圈如下:

實際規格的話佳能70-300L能夠在更多的焦段裡用上大光圈,剩下的兩支鏡頭除了70端、135端索尼光圈略小一點點之外實際規格完全一樣。不過這種規格的鏡頭,大光圈意義並不大,所以僅供參考。

無論是收折之後的攜帶尺寸,還是伸長之後的使用尺寸,三者之間的差距都不大,伸長之後實際規格最高的70-300L反倒是最短的:

不過因為材質和定位問題,佳能70-300 II USM的實際攜帶重量最輕(畢竟大塑膠)。

值得一提的是佳能70-300II USM上有一個黑白點陣液晶屏,類似之前的蔡司Batis系列鏡頭,可以實現以下三種功能:

佳能給這個鏡頭設計了一個MODE按鈕,可以方便的設置液晶屏顯示的資訊,比Batis系列上那個螢幕想設置還必須花式扭對焦環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給個好評。

實用度方面也還不錯,就是黑白點陣液晶看起來有點LOW,沒有Batis的OLED螢幕看起來有逼格。不過如果這玩意像某些滑鼠一樣螢幕是可程式設計的就好了,作為真正的粉絲,可以給這個螢幕弄上……

咳咳,自行想像吧。

理論畫質測試——解析度

測試環境如下:

機身索尼A7R2機身固件版本ver3.30輸出格式RAW(無壓縮)轉TIFF 8bit(無壓縮)轉接環(佳能鏡頭)Metabones IV無植絨版三腳架曼富圖重型三腳架+三軸齒輪雲台ACR版本ver9.8銳化與降噪All OFF

讀取某個位置的解析度資料時,使得鏡頭在相應的位置對焦,以排除部分鏡頭的場曲問題導致讀數出現偏差的情況。

本環節所有測試均為MTF50解析度(50%還原度下的截止空間頻率),單位LW/PH(線寬每圖高)。

70mm焦距

此時三者的最大光圈略有不同,索尼FE 70-300G是f/4.5,佳能的兩支鏡頭是f/4。

佳能非L鏡頭用灰色條,佳能L鏡頭用紅色條,索尼鏡頭用索蔡(雖然這個頭是G但是橙色和紅色反差太低)的藍色條,以方便大家辨識。

距像場中心5%——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35%——次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65%——次邊緣畫質

距像場中心95%——極限邊緣畫質

單純從70mm焦距的解析度數值上來看佳能70-300II這個廉價頭和另外兩支差距很明顯——需知道解析度差1倍就等效於有效採樣圖元差3倍,1100和1600的區別基本就是D750和5DS(配理想鏡頭)的解析力差距。另外兩支高階定位的鏡頭,佳能70-300L在70mm焦段要好於索尼FE70-300G。但是差距也不算太大。

100mm焦距

這個焦距下的最大光圈佳能70-300L是f/4,另外兩支鏡頭是f/4.5。

距像場中心5%——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35%——次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65%——次邊緣畫質

距像場中心95%——極限邊緣畫質

100mm焦距下索尼FE 70-300G和佳能70-300L的差距有所縮小,甚至個別項目還可以反超。至於廉價版的70-300II,差距拉得更大真心無法恭維。尤其是邊緣畫質,在高圖元機身上看100%真心糊得感天動地……嗯,大概就是這樣,這是f/11。

另外兩支頭嘛,大概是這個樣子:

嗯吐槽之前的測評只有資料差異沒有感性認知的,可以對比著看一下…

135mm焦距此處索尼FE 70-300的最大光圈是f/5.0,其他兩支鏡頭為f/4.5。距像場中心5%——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35%——次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65%——次邊緣畫質

距像場中心95%——極限邊緣畫質

135mm下索尼70-300超越佳能70-300L的項目越來越多,總體表現可以說強於70-300L。而廉價版EF 70-300II依舊吊車尾,尤其是邊緣畫質。

200mm焦距

此時佳能70-300L的最大光圈依然是f/4.5,另外兩支都去到了f/5.6,差別有點大,故單列出來進行測試。

距像場中心5%——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35%——次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65%——次邊緣畫質

距像場中心95%——極限邊緣畫質

這個焦段下70-300L再次確立了自己的優勢,同時佳能EF 70-300II與索尼FE 70-300G之間的差距有所縮小。這種規格的長焦鏡頭由於變焦設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靠縮放像場來進行變焦,類似一部分28-300之類的大變焦鏡頭),長焦端畫質衰減普遍大於70-200規格鏡頭。無非就是看誰衰減得更少,明顯在這裡70-300L優勢較大。

300mm焦距

這裡三支鏡頭的最大光圈都是f/5.6。

距像場中心5%——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35%——次中心畫質

距像場中心65%——次邊緣畫質

距像場中心95%——極限邊緣畫質

300mm端佳能70-300L的領先優勢更大,考慮到長焦鏡頭就是要用長焦(不然買毛線長焦),這個領先的意義可以說並不小。EF 70-300II和FE 70-300G之間的差距在這個焦距下進一步縮小。小光圈的中心畫質幾乎戰平,這也是個挺意外的結果。

其他硬素質——色散、暗角、畸變與通光

測試環境如下:

機身索尼A7R2/佳能5D4機身固件版本ver3.30/ver1.0.3輸出格式無壓縮、單圖元RAW鏡頭校正All OFF三腳架曼富圖重型三腳架+三軸齒輪雲台ACR版本ver9.8

色散

分為倍率色差(焦內色散)和軸向色差(焦外色散)兩部分。計量各焦段下全畫面色散的最大值,為其在像方焦平面(感測器平面)上的實際寬度。

倍率色差方面隨著焦距的增加,垂軸放大率增大(接近1:1),倍率色差控制起來變得更容易,到了300mm都可以跑出1~2μm的驚人分數。但是稍短焦距下70-300L的色散控制顯得不太好,可能跟發佈時間較久,鏡片和鍍膜工藝都稍顯老舊有關。索尼FE 70-300G的色散控制相當出色——最大也只有5.71μm。廉價版的EF70-300整體焦內色散控制水準位於二者中間。

考慮到這種規格的鏡頭就是風光鏡,用焦外的機會較少,所以焦內倍率色差是個相當重要的指標,這一點跟70-200/2.8這類的長焦有所不同。

焦外色散控制方面EF 70-300L依然是最差的,尤其是廣角端。剩下的兩支鏡頭互有優劣,極限分數FE 70-300G較好但是EF 70-300II更加均一穩定。由於這類鏡頭較少用於帶焦外的糖水片拍攝,所以焦外色散指標看看就好,不用過分在意。

暗角

由於這三支鏡頭都主打便攜,相對來說口徑偏小,暗角也相對嚴重,尤其是長焦端。暗角控制最好的是索尼FE70-300G,最差的是佳能EF 70-300。考慮到目前佳能機身的感測器寬容度普遍劣於索尼,校正暗角需要損失更多的畫質,這些特性無異於雪上加霜。

畸變

三支鏡頭的畸變都不大,相比來說控制最好的是索尼FE70-300G,而且各個焦段表現平均,基本都是橫平豎直。佳能的兩支鏡頭存在從桶形到枕形的畸變漸變,而且廉價鏡頭長焦端畸變比L鏡明顯很多。

通光量

對於這種鏡頭來說通光量幾乎毫無卵用,因為它既不會用於弱光掃街,也不會拿來拍星空。而且由於f/制光圈規格都不太一樣,自然有著不一樣的T值,所以僅供參考,看看就行。

機械性能測試

這種鏡頭的對焦速度同樣沒什麼卵用,拍風光基本都是手擼。但是還是測了一下,70-300II的Nano USM相比之前70-300USM一代的馬達改進明顯,對焦速度快了很多,但是相比白炮的環形USM仍有一點差距。70-300G稍慢,跟無反最後的合焦確認應該有關。

成像風格測試

仍然是傳統老三樣,色彩、焦外、盲評。

色彩

仍然是疊合色卡圖的辦法來進行色彩測試,可以看到差距比較明顯的是13號(藍)和15號(紅)色塊,FE70-300G的藍色偏青,而兩支佳能藍色都偏粉(傳說中的佳能人像?),而15號色塊兩支佳能依舊都偏粉,索尼相對偏黃一些。可能在落日之類的表現環境下會體現出色彩差異(藍色的差異在盲評當中有所體現,但是紅色這個因為缺少相關場景,並沒有發現什麼特異性的東西)。

焦外

還是那句話,這種鏡頭不太常用作人像之類的拍攝,但既然都測了,還是看看焦外吧。焦外測試均基於原生卡口機身。

這種規格的鏡頭拼焦外都是菜雞互啄,看不出什麼明顯的區別來。不過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上圖的藍色燈,佳能的有點偏紫(紅),索尼的就是相對青的藍色。這是我們在各組鏡頭測試當中,發現的最大一組色彩差異。

盲評

在公佈盲評結果之前首先要向廣大群眾道個歉:

這次出外拍攝盲評樣片拍攝完成後,發現佳能70-300L的實驗室跑分異常,經過檢查發現是鏡頭樣品有故障,所以對測試樣品進行了更換完成之後的實驗室測試。但是盲評已經拍完無法重做,因此本次盲評結果僅限參考。

盲評結果:

所有途徑的所有選項裡得票最多的都是“我認為它們之間沒有區別”,呃,然而色卡和燈泡測試都表示這三支鏡頭在藍色描寫方面存在顯性差異——難道說我們選擇的場景不足以反映這種差異?但是仔細看了一下,藍色挺多的啊,區別也很明顯:

(C2:佳能70-300L;C1:索尼FE70-300G)

如果這都覺得沒差別,蘭拓菌只好表示攤手了……

原始選項的計票結論如下:

佳能EF 70-300L:403票(15.33%)

佳能EF 70-300II:459票(17.47%)

索尼FE 70-300G:580票(22.07%)

我認為它們之間沒有區別:1186票(45.12%)

好吧,剖去那些認為沒有差別/看不出來的,索尼FE 70-300G的色彩和反差表現確實更有利於長焦風光拍攝。實際上我仔細看了看C選項,投三支鏡頭的比例大概是4:1:2,索尼70-300G確實是票數最多,事實證明盲評還是有效的嘛,哈哈。

綜上所述,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三支鏡頭之間“沒有差別”,但我們還是決定把玄學第一給予索尼70-300G,不服來打我呀哈哈哈~

總結

從來沒有哪篇評測的總結能讓我感到如此糾結……三支鏡頭可謂各有特色。

佳能 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

(租賃、購買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佳能70-300II雖然素質不怎麼樣,但是價格僅有另外兩支鏡頭的一半,而且便攜方面最好,液晶屏也提供了一些實用功能,用於湊焦距/囊中羞澀的入門風光攝影師使用,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相對於價格接近的騰龍70-300VC,能選原廠還是選原廠,是吧。

佳能 EF 70-300mm f/4-5.6L IS USM:

(租賃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佳能70-300L是三隻頭裡面最老的一隻,但是老當益壯,解析力測試捍衛住了佳能白炮的尊嚴,整體做工等方面看也能看出高一級的產品定位,越長越強(相對)的風格,似乎又讓我們看到了當初小白兔硬剛六年後發佈的70200GM卻依然不落下風的故事。但是畢竟有些年頭,在其他測試項目中因為因為鏡片材料和鍍膜工藝偏老導致稍有落後。

索尼 FE 70-300mm f/4.5-5.6G OSS:

(租賃、購買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索尼FE70-300G在除了解析力之外的幾乎所有測試項目,包括盲評均領先於佳能70-300L,但偏偏解析力滑鐵盧,相比佳能70-300L越是長焦端落後越多,實在是讓人糾結得很。

本次測試所有鏡頭均轉接到索尼A7R2機身上測試。

既然如此糾結,那就由我們的各位看官來自行決定好啦,長焦風光鏡頭,你選哪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