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注意:六種中藥濫用會傷肝

生活中有人認為,中藥完全無毒副作用,甚至當成保健品濫用。近期,一則關於“中藥傷肝調查”的報導,讓人們再次對藥源性肝損傷產生了關注。這提醒我們,用錯中藥也很危險。

一般來說,藥物肝損害主要有兩種機制:一是藥物及其中間代謝產物對肝的直接毒性;二是個體對藥的特異反應。第一種主要與種類和劑量有關。第二種主要與體質相關。生活中,使用以下藥物需尤其注意傷肝問題。

1、何首烏

許多老百姓喜歡服用何首烏護髮、補腎。但隨著使用增多,其安全性也成為焦點。早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佈不良反應通報,提示何首烏有引起肝損傷風險。何首烏有生熟之分,熟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的作用,而生首烏可治瘧疾、潤腸通便等。用其補虛、烏髮一定要選炮製後的首烏,即“制首烏”。自己購買或採集的何首烏如果未經炮製,可能會含有一種蒽醌衍生物大黃酚,擅自濫用會對身體產生一定毒性,最主要的體現,便是肝臟損害和刺激腸道充血。因此,不建議健康人盲目用。出現疾病,也應當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辨證用藥。

2、番瀉葉

出現便秘,許多患者會自行選擇番瀉葉來治療。番瀉葉確實有不錯的瀉下作用,但更適合急性便秘,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如果長期過量服用,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易傷害肝臟。常出現畏寒喜暖、大便稀溏等證的平素脾胃虛寒者也不宜用。另外,許多患者聽信偏方,用大黃煮水來治療便秘。大黃中含大黃素等物質,一般人每次1~5克比較適宜,長期濫用也會導致肝損傷。

3、艾葉

中醫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等作用。有些患者會用艾葉茶或艾附暖宮丸等中成藥來治療痛經,但不能長期、大量使用,甚至服用它來預防疾病。研究發現,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發油或水溶性物質,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嚴重時甚至出現肝硬化等疾病。一般建議的是,宜在經前3~5天開始服藥。連服1周,若症狀仍未緩解,應馬上停藥就醫。

4、苦參

苦參可以清熱燥濕,有些患者會長期自行服用苦參片,來自行治療濕疹與慢性陰☆禁☆道炎。但要注意的是,苦參片僅適用於濕熱蘊蓄下焦所致的陰☆禁☆道炎與濕疹,擅自服用可能耽誤病情,甚至過量而傷肝。遵醫囑長期服用的患者,應定期複查,一旦出現肝臟問題,要馬上停藥,必要時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5、白果

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有些老年哮喘患者,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一般情況下,白果炒熟後可將大部分的苦杏仁苷去除,使毒性減低。可將白果剝殼後泡水一小時左右再加熱食用。但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一定不要超過5粒。5歲以下兒童禁吃。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p#副標題#e#

這些中藥能護肝

1、薑黃

薑黃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酶和谷胱甘肽轉移酶的活性,又能抑制膠原合成和肝星狀細胞活性而抗肝纖維化。

2、靈芝

能減輕乙硫氨酸引起的脂肪肝程度,促進肝細胞再生,加強肝細胞的解毒功能。

3、桃仁

其提取物有增強肝臟血流量、促進纖維肝內膠原分解、降低肝組織膠原含量、抗肝纖維化作用。

4、甘草

可減輕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程度,降低血清轉氨酶活力,提高肝細胞內的糖元和DNA含量,促進肝細胞再生,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5、大黃

大黃素可清除肝細胞的炎症和膽汁淤積,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改善大鼠肝纖維化功能並降低血清層粘連蛋白及透明質酸。

6、珍珠草

有良好的乙肝表面抗原轉陰作用,還具有較強的抑制乙肝病毒和阻止肝纖維化的作用。

7、五味子

有效成分對肝臟病理損害有減輕作用,對肝臟合成蛋白質及糖元生成均有促進作用,還能提高肝細胞微粒體細胞色素的含量,從而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冬蟲夏草能減輕肝臟的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變性壞死,同時能抑制Ⅰ、Ⅱ型膠原在肝內的沉積,使已形成的膠原重新吸收和溶解,有抗肝纖維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