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修圖電腦怎麼配(AMD大戰Intel)

前言

呃,昨天的視頻測評發出之後很多人表示太長不看,希望出一個圖文版的總結,方便大家快速瞭解各款CPU/平臺的圖片與視頻處理性能。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那就再寫一期圖文版的推送,方便懶得看視頻/沒流量沒WiFi/就想快速要個結論的同學。

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CPU:AMD Ryzen R7-1700 8C16T @Stock/oc 4.0GHz

Intel Core i7 6800k 6C12T @Stock/oc 4.2GHz

Intel Core i7 7700k 4C8T @Stock/oc 4.8GHz

記憶體:影馳HoF DDR4-3600 8GB×4 @Stock/3200MHz 雙/四通道

硬碟:三星SM961 NVMe 256GB

顯卡:亮機用的GTX660

其他的都不重要,就不多說了。Stock是預設頻率使用,主機板的各種自動Boost功能均為Auto,模擬大眾買回來直接用的情況。oc測試提供給喜歡折騰挖掘性能的人,選擇的oc頻率也都是隨便抓一顆只要不是RP太差都能達到的頻率,參考價值相對大一些。

Lightroom轉碼測試

測試方法:使用之前@ETPHOTOS 提供的100張圖的RAW圖包,用Lightroom 2015.8轉換為相應的100張100%品質JPEG檔,記錄所使用的時間。

第一名是超頻到4.2GHz的i7 6800k,當然這裡不排除四通道記憶體的加成,但是支持四通道本來就是X99平臺的屬性,你為這個花了錢,豈有不用之理。緊隨其後的是4GHz的R7 1700,和預設頻率下的6800k,這倆差得不太多。這次AMD的重度浮點運算性能相比Broadwell-E還是差點事,更別說比Kaby Lake的單核效能了,7700k的4核心相比AMD的8核心在頻率領先20%的情況下也只落後差不多9%,折算下來單核心單位頻率效率是Ryzen的1.53倍。但是畢竟蛋蛋(核心)少,所以還是只能吊車尾。

Camera RAW轉碼測試

測試方法:使用之前@ETPHOTOS 提供的100張圖的RAW圖包,用Photoshop CC 2017+Camera RAW 9.8轉換為相應的100張100%品質JPEG檔,記錄所使用的時間。

ACR的效率明顯比龐大臃腫的Lightroom要高一些,加上LR本身的緩存機制對硬碟(尤其是現在價格越漲越高的SSD)的無盡佔用,實在是不推薦繼續使用Lightroom,用Adobe Bridge+PS+ACR可以做到Lightroom所有能做的事情(如果你重度依賴從網上下載的那些LR預設,那當我沒說)。

在ACR裡排位元順序有了微妙的變化,4.8G的7700k反殺了4G的R7-1700,估計是軟體本身與圖像運算無關的負載少了之後單核性能強力但是蛋蛋少的7700k更方便發揮性能。其他處理器的排位大致不變。

飛思Capture One導入測試

測試方法:還是那些圖包,使用Capture One 10.1導入庫中,記錄全部預覽生成所需要的時間。由於C1不支持一些新機的RAW檔,此處用於實際導入的RAW文件是88張。

之前我也有在微博裡提到過飛思Capture One的多執行緒優化屬於日常吔屎水準,基本都只能利用單/雙核心(據說花錢買的專業版可以利用到4核,待驗證)。看CPU佔用率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既然如此,單核性能狂暴的7700K吊打另外兩個多核心CPU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順便Intel的LGA115X頂蓋底下塞的辣雞矽脂也是日常吔屎,核心最少TDP最低工藝最好的7700k反而溫度最高(散熱都是一樣的)。

(此處拒絕討論關於C1和LR/ACR哪個更好用的問題,我說的只是多執行緒優化,請就事論事)

飛思Capture One匯出測試

測試方法:還是那些圖包,使用Capture One 10.1輸出成默認設置的JPEG檔,記錄全部檔輸出結束所需要的時間。由於C1不支持一些新機的RAW檔,此處用於實際輸出的RAW文件是88張。

既然多執行緒優化繼續日常吔屎,那7700k@4.8GHz默秒全也是沒什麼好說的了。不過這裡R7 1700和i7 6800k同頻性能幾乎持平,跟之前各大網站理論資料測試當中Zen架構和Broadwell-E單執行緒IPC基本相當的結論是一致的。

DxO Optic Pro Prime降噪測試

測試方法:用DxO Optic Pro 11打開一張5000萬圖元的RAW檔,選擇Prime降噪,其他設置預設,記錄輸出圖片所需要的時間。

DxO Optics Pro這個軟體多執行緒優化做得還是很不錯的,預設頻率下性能排序是1700>6800k>7700k,超頻條件下的性能排序是1700>6800k>7700k,這也跟7700k默頻就很高超頻空間相對來說只有不到10%有關係。

Photoshop接片測試

測試方法:用PS自帶的Photo Marge接片功能,將7張3600萬圖元的圖片接成一張全景圖,記錄所需要的時間。

這裡Ryzen應該是不知道出了什麼bug,4.0GHz的性能還沒有默頻好。但是我們測試的時候沒有即時計時,後續從錄製的視頻當中整理成績才發現這個問題。所以也沒法去核實究竟是怎麼個情況,這個成績點僅供參考。其他成績點的資料,7700k依然比6800k略快一點,Photoshop本身的多執行緒優化也並不完全。尤其是默頻對默頻測試,領先幅度相當明顯。

Nik Collection濾鏡測試

測試方法:用PS打開一張5000萬圖元的RAW,然後將Nik Collection濾鏡套件中的濾鏡全部按預設設置從上到下套用一遍,記錄所花費的時間。

Nik Collection濾鏡的多執行緒優化也基本等於沒有,最後還是單核性能決勝負,所以就有了你看到的這麼個結果。

不過這個結果要分開看的話其實很有意思,比方說膠片模擬的Analog Efex濾鏡多執行緒優化就很好,可以跑滿8C16T。但是另外一個很吃資源的DFine濾鏡,就只能跑單執行緒。綜合來看,還是單核性能更重要一些。

Premiere視頻壓制測試

測試方法:用Premiere CC 2017將一段10分鐘左右的“英雄時刻”視頻做簡單調色和遮罩操作之後用H.265編碼器輸出為25Mbps的新視頻檔,記錄所需要的時間。

由於複雜視頻壓制的運算量極大(昨天推的那個評測視頻,30分鐘,內容也不算太複雜,用4.2G的6800k壓制花了兩個多小時),對算力極度渴求,很早之前各路視頻編輯器就做了完善的多執行緒支援,方便大家用雙路E5這類系統來獲取更快的壓制速度,基本上視頻壓制性能可以用IPC×頻率×核心數來簡單計算。這裡也是毫無懸念,蛋多就是比蛋少強,不過7700k表現也算亮眼,4.8G頻率下完全可以四打八(默頻R7-1700),順便滅滅自家的Broadwell-E。Sky/Kabylake的效率還是挺高的。只不過後兩者的頻率也提上來之後,7700k也就只有提鞋的份兒了。

總結

如果只單純考慮CPU的綜合性價比,無疑要站i7-6800k——現在2700左右的散片價格,跟另外兩塊處理器差不了太多。在保證了一定的單核性能的同時6C12T也是個至少能戰兩年不會落伍的規格,在本文的各項測評當中要麼是第一,要麼稍微落後第一但是也不落後太多,著實是一個很均衡的選擇。但是,6800k配機的話有一個巨大的門檻——X99的主機板實在是太貴了,最便宜的也要1500塊(而且這個價的X99板子做工基本別想大幅度超頻的事兒了),貴的真是上不封頂。跟7700k這種隨便拎個599的B250主機板不超頻一樣用相比,這主機板的預算還真不是誰都願意接受的。

這麼綜合系統性價比來看的話,默頻7700k+B150/250(能有Enhanced Turbo鎖睿頻4.4GHz功能更好)是做圖片處理最佳的選擇。即使超執行緒在大部分圖像應用中效果不怎麼好,但是7700k默頻高不需要自己手動超,可以配便宜主機板的方便程度也是7600k比不了的。7600k+一千塊的Z270總體成本差不多,其實也是個可以選擇的方案,但缺點就是第一需要自己手動小超一把(考慮到這點,7700k+B250成本差不多的情況下,你就當超執行緒是充話費送的吧),第二就是4C4T在這個多執行緒優化總會慢慢趕上來的軟體應用環境下還能戰多久真是個讓人捏把汗的問題。

至於AMD的Ryzen,目前來看並不適合作圖剪視頻的人選擇,同樣的價格下修圖為主的人可以去買LGA1151平臺的i5 i7,剪視頻的話其實完全可以考慮去買E5——反正視頻的多執行緒優化完善得很,E5頻率低也不礙事。不過換一個角度考慮,這一代的AMD產品,實際性能相比同價的Intel能打得有來有回各有勝負,如果你是AMD的多年粉絲,這麼配一套Ryzen的機器,倒也未嘗不可。而且現在Ryzen平臺的記憶體支援各種bug,上面的測試都是DDR4-2133頻率下完成的,如果後續記憶體支援完善可以跑3200頻,相信成績還會更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