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核輻射,日本進口的食物還能碰嗎?!
最近,一張所謂的“日本核輻射擴散圖”又捲土重來,在中老年朋友中流傳甚廣。圖上被標紅的“核輻射”從日本蔓延到了整個太平洋,可把大爺大媽們嚇得夠嗆。
喏,就是下面這張 ▼▼▼
好吧,原諒大爺大媽們已經忘乾淨了初中地理提到的“氣流”和“洋流”的概念,並忽略了此圖左上角的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標誌。
事實上,這是NOAA製作的一張關於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所導致的海嘯擴散圖,與核輻射半點關係沒有。
距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一事,時隔近6年。如果不是這張偽核輻射圖,恐怕大多數人已經忘了這茬——前些日子香港市民還歡天喜地地瓜分日本過期薯條呢!
? 核災過後,日本食品出口漸漲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近海發生了9級大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隨即襲擊了核電站,在核電站供電系統被摧毀的情況下,核反應爐原子爐因無法降溫而發生了大爆炸,導致了震驚全球的核洩漏事件。
核災發生後,日本第一大農林產品輸出目的國美國採取禁止14縣市6大類食品進口;我國也全面禁止福島等12縣市產品。
5年後,日本農林水產省發佈2015年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出口統計資料,較2014年增長21.8%,總金額7452億日元,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
自2015年起,原本採取嚴格限制日本食品輸入的國家與地區開始逐步放寬限制,現在不少國家與地區對福島縣出產的食品也一樣允許進口。
原因有二。其一日元貶值,日本產品變得相對便宜。
其二,日本有一套對於農產品食品的檢驗管理機制,核災後更加嚴格施行,尤其對福島地區產品實行每月逐項檢驗,並定期公告檢驗結果。
根據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2015年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研究顯示,2011年福島當地的樣品中有3.3%輻射污染超標,到2014年檢測出的超標樣品已下降到0.6%。
當初嚴格限制進口的美國、歐盟等國都已經逐步解除日本產品進口限制。
美國的進口政策簡單粗暴:只要在日本本國允許流通的產品,就允許進口到美國。
而新加坡農糧局連續3年赴日實地考察,針對出口食品展開廣泛檢驗,在2014年就取消了大部分日本食品(包括福島)的進口限制。
2015年2月,加拿大、紐西蘭、墨西哥、智利等國解除日本食品進口限制,只要求政府提供食品放射性物質檢驗證書或產地證明即可。印度也在2016年2月宣佈取消日本食品進口限制。
至今仍採取嚴格限制的中國、韓國等地區,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產品的進口量也不減反增——日本對我國與韓國的輸出比重,佔據了亞洲地區的70%以上。
? 風口已過,食品輻射還用得著擔憂嗎?
萬物皆有輻射。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香蕉來說,1根150克的香蕉大約含0.5克鉀元素,即15.5貝克勒放射性鉀(鉀40),但你能說香蕉是不安全食品?
——也許吧,在你一口氣吃下300根香蕉並且不排出的情況下,再過50年產生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0.00000046%,真是嚇死人了。
其實無論產地何處,只要在食品中檢驗出的輻射量在容許的標準範圍內,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那麼這些食品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何況還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加工食品在製造過程中混合了多種產地各異的原料,安全風險也被“分攤”了下來。
舉個栗子,一包產地為日本的泡面,其原料——麵粉、雞蛋、調料等有可能來自於其他國家,只因在日本加工完成,所以變成了日本製造而已。
總而言之,只要是經過官方重重檢測的合格食品,都無須擔憂食品的輻射問題,即使產地為日本也一樣。
有時間擔憂這個,還不如操心一下一口氣吃下300根香蕉怎麼排出的問題呢~
圖片by網路 | 文:一隻兔
新食范兒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