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噪音變交響樂,所有人都在說這是在譜寫城市之歌

在編輯室裡骨折了的一條腿在走路、轉角處的婦女在河邊洗衣服、輪船駛過後壓起來水花。收音師遊走在城市各處,收集這些聲音,讓孩子猜這些都是什麼,發生在哪裡。要說這是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裡的情節,但它已經走到現實裡來了。

在底特律,編曲家 Tod Machover 把收集到的城市聲音融合成一曲 Symphony in D。類似的嘗試不是頭一回,2010 年他就已經創作了一曲名為 Death and the Powers 的歌劇,因為當時用到了機器人和聲,歌劇一下就被人記住了。

之後的 Tod Machover 便一發不可收拾,他開始各種收集每個地方的聲音以及人們的對話。對他來說,聲音代表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是超越音樂的表達。

他在混曲中了採用 MIT 實驗室一款聲音視覺化軟體 Hyperscore,也收穫了不少經驗,目前他的腳步已經涉及邁阿密和費城,正在創作名稱叫 Project 305 的新曲目。

而每到一個地方、每一次和交響樂團的碰撞,對 Machover 來說都是一次接觸城市內核的機會。

音樂在重構現實方面的一次試驗

雖然在我們聽來,城市中汽車引擎聲、單車車鈴聲,還有摩肩接踵的馬路上每天產出的聲音,都無異於噪音。但在沒有任何干擾下,它們是屬於這座城市獨有的聲音,反射了現實。

就拿 Machover 創作過和正在創作的曲目來說,底特律是美國的摩托生產中心,Symphony in D 則充滿了各類機動車引擎啟動時發出的聲音。

到了邁阿密,大多數聲音都是穩定的環境聲,人們在沙灘上玩耍,在餐桌上交談,充滿活力。因為來自古巴、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一些移民佔據了大部分人口,居民的口音在他們的影響下很有地域特色。

而在費城,聲音會不自覺的引導我們這座民主發源地的政治氣候發生了什麼變化。

讓雜訊變成交響曲還是一次跨越專業的試驗。音樂背景在其中沒有享受任何優勢,平凡人都可能加入到這場城市交響樂的創作中來。在 Symphony in D 現場演出時,Machover 邀請了孩子說出他們在底特律的夢想,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吉他手和非洲鼓手同時出現在現場。現場創作和提前錄下的聲音片段,讓全部的人都有參與到創作中來。

(Machover 和現場表演的孩子)

科技是交響樂的另一大亮點

本來是健康殺手的噪音變成了可以欣賞的一曲交響樂,不知道每個人在聽成曲時是什麼感受?不過,如果期待它很和諧,可能還是要降低一下心理預期。

收集的聲音有的窸窸窣窣,但更多的還是倉促。我們應該這樣理解 Symphony in D ,這不是意味著城市自發形成一場交響樂,而是在其中的人和現場演出的樂手在配合,協奏了一曲帶有畫面感且生猛鮮活的城市之聲。而這得多益於收音設備、編輯器以及一些電腦合成音效。

我們也可以對比二十多年前《里斯本的故事》裡發生的場景。主人公在收錄了無污染的聲音後,對影像作出了補充,在含有目的性的無目的的行為中,展現了里斯本的光芒。

只不過,里斯本的故事更像是對影像的反思和對聲音的探討,充滿了時間性和意識。Machover 做得則更具科技感,他正在對所處環境進行理解和試驗。不變的是,更加遵從《里斯本的故事》中的邏輯“音樂和市區的河不分彼此”,言下之意即——音樂代表城市。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citylab、operaofthefuture、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