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為什麼自己拍的照片很肉?也許是沒用對銳化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我都已經買了昂貴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拍出來的照片依然比不上其他攝影師在網上po出來的銳度?也許你也知道他們一定是用了PS,但當你使用PS的銳化功能時,卻又發現沒有別人弄得那麼自然,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事實上,PS還是那個PS,銳化也差不多是那個銳化,差的只是一些些技巧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分享更加好用和實用的銳化方法。

我們通常拍照的時候,如果是比較懶的同學會喜歡拍攝JPG圖像,理由就是不需要任何後期操作,所拍即所得。即便是放到電腦顯示幕上觀看,相機機內的演算法處理可以讓較為一般的照片更顯美觀。但如果你選擇的是記錄照片原始資料的RAW格式的話,就需要花點兒功夫在照片潤色上。筆者以一張普通風景照為例給大家講解如何做“銳化”,使用的相機是富士X-T2與XF 50mm F2 R WR鏡頭。

筆者同時拍攝了原始RAW格式照片以及JPG格式照片。原始RAW格式經由Photoshop打開後,直接進入Adobe Camera RAW程式,顏色方面(基礎對比度,飽和度以及自然飽和度)自己根據喜好來調整即可,我們要把重點放在細節選項卡上面。細節選項卡分為銳化和減少雜色兩大塊,減少雜色是根據你照片噪點來做降噪處理,筆者在這張照片裡是接近黃昏時分拍攝的,ISO 400還不需要降噪。

所以在銳化這一塊裡,通過數量、半徑、細節、蒙版的調節來使整張照片再次“銳”起來。銳化工作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不可以做得太過分。你可以被人評價這張照片還不夠銳或者還能更銳,卻不能被評價為太銳顯得太假。所以筆者建議“半徑”一般來說在預設值1的基礎上減為0.8,數量則不變(後面深度銳化的工作更好用)。細節可以增大到80左右,而蒙版則是根據畫面內容(Alt鍵查看包圍物體輪廓程度)做調整——一般來說45即可。所有數值的調整都可以按Alt鍵查看微小的變化。做完之後就可以按“打開圖像”並複製一層,在複製層上進行下一步處理。

其實很多時候,銳化、進一步銳化、只能銳化、USM銳化等自帶的功能都可以做到不錯的銳化效果,但筆者認為出來的效果會有點生硬,不及一個“高反差保留”。

高反差保留,需要根據你畫面的內容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數值調整,一般來說數值2或更低的1.5是理想數字,因為不能做得太銳。

為高反差保留層去色,是一個比較容易遺漏的步驟。如果不去色的話,你會發現有一層濃濃的東西包圍真個照片的物體輪廓,非常難看。

去色完成後,我們為這個複製層更改“疊加”模式,同時降低透明度。降低透明度的操作其實就是“補救”——太銳的話數值就降低更多,剛好的話直接不降。筆者在這裡降低為60%。

銳化是講究“寧欠物缺”的操作

最後,我們來看看銳化後的大圖和JPG機內直出的圖做百分百放大對比。不得不說,富士X系列數碼相機直出色彩非常出眾,筆者無論在ACR裡如何調整,都無法和原來的JPG色彩做到一致。不過談銳度的話,後期銳化明顯是比直出來得更好看,而且不會顯得銳得過分。切記,銳化口味不宜做的過重,否則適得其反。

教程到這裡還沒完結。因為銳化其實是一個多重含義的詞。完整解析度的6000×4000的照片銳化工作和小尺寸照片社交分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在這裡還為廣大熱衷於社交分享照片的愛好者提供更好的銳化辦法,那就是NIK系列銳化外掛程式的使用。NIK系列外掛程式筆者之前在文章裡說過,官方完全免費使用,大家可以自行穀歌。

NIK系列美化外掛程式中,有一個就是Sharpener Pro 3:(2)Output Sharpener,專門為小尺寸(2000px左右)照片進行簡單效果好的銳化。筆者使用的是早期版本英文版,但實際上新版本裡是自帶中文的。

我們把剛剛銳化過後的風景照解析度改為2000×1333之後,啟動外掛程式,在“Adaptive Sharpening”(中文版為自我調整銳化)裡降低數值為25%,之後即可輸出,效果如下圖。

照片小尺寸分享時同樣可以銳利無比

所以總結起來,我們一般在RAW上調整不外乎就是ACR銳化數值改變,以及高反差保留的使用。如果是有純色區域較多的照片我們還需要用蒙版為其做保護。最後最實用的,其實還是NIK外掛程式包提供給我們的方法。如果你覺得以上教程好用的話,不妨多做嘗試,這樣你就會發現其實大師們分享的照片也不外乎那樣,無形中你自己就成為了曾經仰慕的大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