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中、日、韓美食哪家強?

如果說,日韓的料理都起源於中國,那無疑,日本人做精了,韓國人,做糙了。

【 韓國料理篇 】

小饃很喜歡吃泡菜,當然,是個人口味,但並不代表小饃對韓國料理大加讚賞。

我們常接觸到的韓國料理:炒年糕、泡菜餅、拌飯、雜菜(我很願意叫它炒粉絲)、烤肉、參雞湯、海帶湯、大醬湯、打糕……無論是食材還是烹飪方式都比較單一。或者說:口味比較單一,在食材搭配和烹飪技藝上其實並沒有太過考究。

韓國人,醬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醃,也是最常見的烹飪方式。

年糕混合著韓式大醬或辣醬燉煮翻炒就是炒年糕, 醃過的泡菜烙成餅就成了泡菜餅。烤肉,蘸醬吃;炸醬麵,其實是韓化了的中國料理,更多會在韓國的中國餐館裡吃到。當然少不了醬!說到底,韓國料理透露著朝鮮半島食材的短缺。比如,用醃的方式保鮮食物(泡菜、大醬);注重一頓飯菜數量的多少;對純鮮食物的崇拜(韓國的海鮮),因為菜式的單一,韓國人的菜單可能兩年都不會換。

『 韓國年糕 』

喜歡甜辣味的吃貨可以考慮嘗嘗這款年糕,口感軟軟糯糯的。特別強調一下醬料挺不錯的,酸酸甜甜,還帶點辣,做的時候還又放了辣椒,美味到不行

【 日本料理篇 】

小饃對日料的感覺是“講究”。這很符合日本民族的個性。碗碟精緻,菜量精緻,一個吃慣了“東北燉菜”的爺們兒一定會吐槽日本人的“小氣勁兒”。 日料食材的種類也同樣比較單薄——不過,似乎比韓國料理豐富一些。關鍵是”敢吃、敢開發“。 小饃想,當年發揚日料的人一定是個大膽的吃貨。海裡的魚和其他食物被日本人淘了個遍,從海膽到鯨魚,什麼都吃。到陸地上也是差不多。

即便日本島的食材種類遠不如中國泱泱疆土上的豐富,但日本人的精緻和”折騰“倒是很讓人崇拜的。就拿點心來說:燒果子、水饅頭、大福,還有大熱的水信玄餅,可以看出配料並不複雜,但工藝精緻,這恐怕是韓國人比不上的。

『 櫻花水信玄餅 』

說到水信玄餅,我要囉嗦一下。初見圖片時被外貌吸引,後來翻牆去查了個方子,竟然是吉利丁加白糖水;找甜點師模仿,竟然做了出來.

『 日本關東煮 』

關東煮,是一種源自日本關東地區的料理,可以用來佐飯,也可以作小吃。通常材料包括煮雞蛋、蘿蔔、蒟蒻、竹輪等,這些材料都放在昆布或者鰹魚湯裡煮。誘人的香味讓你垂涎欲滴,在日、韓、臺灣、東南亞特別流行。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日料頂禮膜拜。說日料講究,講究在工藝上,講究在禮儀上,講究在氣質上,但口味和烹飪方式也相對單調。以食鮮為主。吃法上也頗為講究,甚至需要書本教程才不至於在飯桌上“丟臉”。

【 中國料理篇 】

有人說,中餐也就是沾了地大物博的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山裡長的,有東北大亂燉那邊“糙”卻實在的菜,也有粵菜、淮揚菜之類的精細活。若是但拎出一個地區來說,也就這麼回事 。呵呵噠!真的很想呵呵噠!

比如雲南吧,雲南不同地域口味非常之多,甚至都沒有東北菜、本幫菜那般知名的地域菜,沒能在八大菜系中佔有一席之位元,但仍然需要花大量時間去研究、探尋。

『 雲南鮮花餅 』

鮮花餅是用雲南食用重瓣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極具雲南特色的點心,鮮花餅也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滇式月餅的代表之一。

中國料理最好的地方就在於:為了吃,費盡心思,掏心掏肺,嘔心瀝血。

就單說豬肉的吃法,我相信10本書都講不完吧。紅曬肉、東坡肉、梅菜扣肉、獅子頭、叉燒、紅三剁、豬肉燉粉條、豬肉餡兒餃子、肉夾饃、宣威火腿、金華火腿、茄盒、京醬肉絲、豬肉脯、水煮肉片、咕嚕肉……媽呀,大概要數到明天早上了……

『 揚州五亭橋獅子頭 』

淮揚菜品中較為知名的莫過於獅子頭,用豬肉製作的肉團子,碩大而飽滿,肉質柔嫩而鮮美,流膏溢腴,敦實可愛,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再看魚:已經不僅僅是淡水魚和鹹水魚之分了。河魚、湖魚、江魚、海魚,吃法就不盡相同。就說淡水魚,清蒸,水煮、紅燒都是家常做法,一個松子鱸魚就能秒殺一眾料理。

中國料理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包容性,不斷吸收著各國料理的精髓,融合進自己的料理裡。你可以用精緻形容法國菜,用細膩形容日本料理,可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詞去形容中國菜,光看舌尖上的中國你就知道,大中國千百年勞動人民的智慧,起碼一半兒用在吃上了。

『 鱸魚 』

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大量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所以,如果你是個吃貨,想把祖國大好河山中的菜肴吃個遍,大概就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