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植物為何會嗜血
食肉植物並沒有最佳代表。1986年的經典影片《綠魔先生》則將這些饑餓的小可愛當做嗜血成性的怪獸,但這並不完全準確。根據它們所在的位置不同,食肉植物吃的東西包括從蒼蠅到青蛙在內的一切動物。
我們的恐懼是因為對它們有誤解嗎?一個國際科學團隊試圖通過詳細闡述捕蠅草開始吃肉的經過,來澄清這類食肉植物骯髒的過往。這些研究人員們的發現已被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上。
這個團隊分析了三種不同的捕蠅草,它們分別來自澳洲、亞洲和美洲這三個不同地點。研究人員們給澳洲土瓶草做了完整基因測序,他們通過基因分析比較了這些植物的消化酶。研究人員們總結認為,雖然這些植物生活的地點相對較遠,但它們卻因為相似的基因改變得到了關鍵的酶,從而變成了食肉植物。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Kenji Fukushima說道:“通過比較獨立演化的食肉植物消化液,我們發現它們的酶有著相似的演化方式,這可能是為了適應其消化生理的特殊需求。”
由於食肉植物通常紮根在營養匱乏的土壤中,因此它們只能靠吃其它東西活下來。Fukushima透露說,食肉植物會分泌出其它植物缺乏的消化酶。雖然該研究涉及的三種植物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譜系,但它們卻學會了同一種進食方法。這是經典的趨同進化,即不相干的有機體為應對各自生活的環境而有了同一種適應方法。
Fukushima說道:“當我發現它們的趨同現象彙聚在消化酶上,並且它們這相似的功能有著相似的遺傳基礎時,我感到非常驚訝。”
這些植物分泌的最重要的酶之一就是幾丁質酶,其它植物一般利用這種酶來對抗疾病。研究人員們發現這些捕蠅草會利用幾丁質酶來消化,以便分解甲殼動物和節肢動物外骨骼中堅硬且由纖維構成的幾丁質。
總體而言,捕蠅草只是勉強度日罷了,即便結果有點噁心也在所不惜。它們只是餓了且被人誤解了而已,誰不能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