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攝影為什麼學得越多越不會拍?

每個攝影愛好者

在日復一日的拍攝中

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瓶頸

有人通過繼續的積累突破了瓶頸

有人通過大師的點撥突破了瓶頸

有人通過讀書讀史突破了瓶頸

但依舊有很多人

難以再上一個臺階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

攝影為什麼學得越多越不會拍?

---------------------

拍的越多越是不知道拍什麼,主要是因為看的少。

這就如同寫作文,如果不經常保持閱讀就會時常詞窮。但是閱讀也是要有選擇的,有營養的文章會幫助思考並激發你的靈感,而瑪麗蘇,小清新以及其他雞湯文也許只能讓你學會“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這類的句式。

攝影和寫作文是一個道理。

經常觀看一些有意思的攝影作品,是可以拓寬視野並產生新的想法的,在此之前,有很多東西我們是看不到的。比如下麵這張水槽照:

Thomas Demand 在一個朋友家中發現了這些堆在水槽裡沒洗的碗,但是從照片上來看,這也許應該是你看到過最乾淨,最閃耀的髒碟子了,多麼嘲諷的對比啊。而這也是攝影的一個特點-----將毫不起眼的東西捕捉起來,發現意趣。

我們每天接觸的環境往往是雜亂無序的,而作為攝影師,或者說一個觀察者,我們往往會在“如何找到值得記錄的內容”這個問題上感到摸不著頭腦。實際上攝影師的功力和觀察世界的能力如何體現呢? 我可以認為其中的一種能力就是從無序中找到有序。即使是上面那個應該髒兮兮的水槽,在照片中似乎也有了某種秩序。而下面這張樹林照,似乎也是很有趣的。

Thomas Struth, 天堂9號,1999,拍攝於西雙版納

對於我們來說,這種場景真是不要太常見。我們拿著相機的時候甚至對其不屑一顧,但往往就是這些我們不屑一顧的場景,構成了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美”。

看一張有時候會覺得平淡無奇,那麼再來一張如何?再來十張如何?量變產生質變。

實際上,這些作品的影響是廣泛的,無論我們是攝影師還是普通觀眾,這些作品都無疑會迫使我們去重新審視我們看到的一切,並且重新撿起很早前就被丟掉的關於這些情景的思考。某些想法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只不過太多的走馬觀花使得我們暫時失憶了。

我個人的作品也受到非常多此類的影響,有時候我看到這些作品,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裡思維中就會植入這種模式,但是有時候拍出了一些作品之後才發現之前已經有人這樣做過了,不禁感歎其實大家一些深層的想法都差不多。比如我最近的 秩序 系列。

以及,之前的作品中也多見此類的元素。

所以當我們認為拍無可拍的時候,有可能是目光放的太高或者太遠,這些自然或者生活中的小細節反而入不得眼。你想讓一張照片有感情,有趣味,首先就要對身邊的環境充滿感情以及好奇。如此一來,哪怕僅僅是一片土地或者是一些碎石,都是美的。比如史蒂芬肖爾在蘇格蘭拍攝的一些列關於土地的作品: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不懂一些作品,或者不知道為什麼拍那些場景,很可能是因為缺乏某種經歷。就如同讓一個從未嘗試過魚子醬的人去談論魚子醬,或者讓一個從沒喝過咖啡的人去挑選咖啡豆。也許你可以認為這很帶有階級色彩。然而在攝影中卻是沒有階級的,環境就在那裡,誰都看的到,但是有多少人會在意?

攝影是要去慢慢體會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多一點純粹,無論是精神方面的純粹還是視覺上的純粹。Frederick Sommer在1943年拍攝了這張碎玻璃的照片。斯蒂芬 肖爾在《攝影的本質》中評論道:“一幅照片可能有較深的描述空間,但是心理層面的空間比較淺,因此,感覺上眼睛聚焦的變化不明顯;相反的,一幅照片述的空間可能比較淺,但是會有比較深的心理空間。” 如果這句話不太好理解,那麼總結起來的大意就是,有些照片給我們開了腦洞。

那麼肖像呢?

肖像就更需要純粹了,我們也許並不需要多麼奇幻的光線或者多麼絢麗的背景。把一個人的形象呈現出來本身就很不容易了。比如Penn Chan的美術紀實人像:

這些肖像有什麼華麗的東西嗎?或者說他們需要這些華麗的東西去陪襯麼?

我最近和魏壁老師有過幾次短暫的交流,他說了一句話值得思考,“我的意見是,跨出攝影語言的局限,讓照片再隱晦些,或再直接些,我倒是覺你應該去修修別的專業,會讓你視野更開闊。”

---------------------

(本文作者: Timothy Wang )

小編的話: 對於藝術來說。攝影只是一種工具,更不要為了攝影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