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區別到底有多大?外國的月亮到底圓不圓主要是心病

牛車網網友酸菜漢堡 問:

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我說的是寶馬和華晨寶馬、賓士和北京賓士之間的區別到底區別在哪?

牛車網網友今夜 答:

樓主糾結的事情我估計國內百分之80的購車消費者都有顧慮,這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從家電到相機等數碼產品,從很多年前人們的固有印象就是進口的東西好,大家也都很認日韓和歐美進口商品的品質,所以導致大部分人在不瞭解汽車生產的情況時都會覺得進口的肯定比合資國產的產品好。其實現在就針對樓主說的賓士寶馬品牌的合資車型來說同級別的品質差異不大,基本是一樣的。的確有人說華晨寶馬不好、北京賓士毛病多,難道就沒有人說天籟、銳志不好嗎?任何一款車都有人說它不好嗎,而且工業產品都有毛病,這很正常多半與進口和國產關聯不大。即便有關聯也原因很複雜。

舉幾個例子:

大眾德國狼堡總部的汽車城主要生產進口高爾夫車型,這座工廠是生產自動化的先驅,在1982年,大眾狼堡的總廠才正式建造了一座全自動化生產車間,此車間編號為54號。此車間真正達到了人工最小化的標準,全車間幾乎沒有工人,而大部分工作由無數工業機械人完成。這樣的工廠全世界只有這麼一個。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其實設備工具遠遠不及一汽大眾2013年佛山工廠,一期產能規劃為30萬台。按照規劃,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二期總投資約153億元人民幣,建設週期為36個月,預計2017年建成。這個工廠的設備工具全部進口先進程度絕對不輸給歐洲,佛山工廠也就是國產高爾夫車型的生產廠,你不能說是因為工藝設備影響了國產高爾夫和進口高爾夫的差別,其實如果你國產高爾夫有毛病,那多半進口高爾夫也有。當然國產和進口是有差別的,只是不在這個上面。

寶馬全球20多個工廠,華晨品質可以說是比較靠前的了,不用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而且鐵西工廠剛建成流水線都是新的,全部空運的機器臂和機器人,整條線都是運過來的,從生產工具角度上來講沒有不同;大部分是機械組裝,且不說以寶馬的風格培訓出來的中國裝配工人不可能差,就算人工裝配工藝真的較德國原產有差距,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根本就開不出來,而且越是在那挑三揀四盲目迷信進口的人越開不出來。

零配件:核心不可替代的那些是直接運進來的,剩下的可替代/以及合資合同強制規定必須本地供應的也多來自國際公司的在華分公司,很多下游OEM也都是寶馬走到哪隨著後腳就跟到哪兒也落地建合資廠的,所以品質基本還是能維持在同一水準;

寶馬集團是全球化的高級汽車生產商,零部件採購必然是全球化的,華晨寶馬也是一樣的,其零配件是全球採購當然也包括中國的配件管道,但是都要寶馬來審核通過標緻才會被採集,確實會有一部分不重要的零件為了節約成本選擇在本地進行採購,這個全球的工廠都是一樣的,要說差別不可能一點沒有。

賓士也例外,以C級為例國產化已經非常高,但全部要通過審核標準,在北京賓士工廠研發中心還設置了7個試驗室、研發試製車間和新建的測試跑道,為包括C級車在內的國產車型進行投產前後的測試。其中,車輛調校試驗室是戴姆勒在歐洲以外建立的唯一一個車輛調校試驗室,解決了本土化生產實踐中對駕駛輔助系統進行評測和調教的重要問題。為了讓新C滿足中國所有路況,從試驗室研發到實車下線路試,新C不斷進行著測試和調校。所到之處最高海拔達到了5,000米,從40攝氏度的高溫高濕的海口到零下35攝氏度的極低氣溫的黑河。新C進行的車輛成熟度與耐久度實測總里程累計超過125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30多圈。

那問題出在哪?

這個全是我個人的猜測,畢竟這個涉及的問題牽扯到太多的利益關係和複雜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中國特供的車型,既然是全球標準那全球特供的加長版本的車型自然零配件全部要國產來採購,這也是為什麼標準軸距的車型異響會相對好一些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驗收、質檢等等需要人為把關的環境,中國人員對於經濟的缺乏雖然經過培訓可能依然會有遺漏。還有就是在一些不重要的配件需要本土採購的話即便能夠達到德方的標準,但是匹配度夠不夠也很成問題,舉個例子就是我之前遇到過進口車型的玻璃破碎後換成國產的,風噪在車內明顯增加了。也比如一些外觀覆蓋件,國產的基本撞擊後就碎成渣子了,但是進口的多半是一片一片的破裂比較完整,這也是材料上最本質的區別。關於異味也是如此,歐盟畢竟標準嚴苛,到國內收到一些法規的限制也是有影響的,比如對車型部分配件的改進來應對中國的道路狀況和政策法規,可能也會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

豐田為什麼能做到品質穩定, 多半是因為豐田能做到絕大部分零配件自給自足,不去外面採購。都是自己生產的配件自然匹配度極高。 當然從品質把控和人員素質培訓上面日本廠家有自己獨到的地方。還有很多人覺得國產車沒有進口的安全,簡單來說,實現跟國際大廠同類車型同等水準的基本安全性,對如今的最大的幾個自主品牌來說已經不是甚麼高精尖技術了,更大的限制反而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