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禁☆孕☆禁☆藥有哪些原理和注意事項
複方口服避☆禁☆孕☆禁☆藥需每天服用方能產生避孕效果,漏服避☆禁☆孕☆禁☆藥容易失去保護作用,因此這種避孕方式對記性不好的人可是一大挑戰。
現在大家所說的“避☆禁☆孕☆禁☆藥”通常是指“短效複方口服避☆禁☆孕☆禁☆藥”。它們的有效成分都是一種雌激素加上一種孕激素。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第一個複方口服避☆禁☆孕☆禁☆藥Enovid上市以來,口服激素避孕的方法一直顯示可靠的避孕效果。
但隨著避☆禁☆孕☆禁☆藥的廣泛使用,當時人們也發現避☆禁☆孕☆禁☆藥的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肥胖、腫瘤、血栓、肝臟損害等,因此又對避☆禁☆孕☆禁☆藥的成分不斷進行了改進。考慮到每日服用造成的不便,又開發了長效製劑、避孕針、皮下埋植劑、宮內緩釋系統等,但這些製劑由於種種原因終未成為主流。目前,短效複方口服避☆禁☆孕☆禁☆藥依然佔據著藥物避孕的主要舞臺。為何它如此受到人們青睞,其中確有原因。
口服避☆禁☆孕☆禁☆藥的原理
口服避☆禁☆孕☆禁☆藥主要通過模擬人體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來抑制垂體啟動“排卵程式”,達到避孕的目的。
排卵是在下丘腦、垂體、卵巢的諸多因素調控下發動的。在月經週期中,卵子通常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第14天從卵巢中排出。在上次月經來潮到排卵的這段時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逐漸增多,當雌激素達到高峰時,垂體產生“排卵”指令,卵巢便將卵子排出。
當卵子排出後,卵巢不僅分泌雌激素,另外還分泌孕激素,為女性懷孕做準備。如果此時受孕成功,就相當於對垂體發出了“不要再讓卵巢排卵”的指令,避免在孕期再排卵。
口服避☆禁☆孕☆禁☆藥的原理正是類比機體妊娠的狀態,讓體內始終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大腦便以為機體處於懷孕狀態,垂體和卵巢便開始放假休息,這期間便不再排卵,也不可能受孕了。#p#副標題#e#
小心避☆禁☆孕☆禁☆藥這些副作用
1、色素沉著
服藥後少數人前額及面部皮膚發生色素沉著,為雌、孕激素作用的結果,一般停藥後多自然恢復。
2、月經失調
①經量減少或閉經。服用短效避☆禁☆孕☆禁☆藥後常出現此情況,是由於藥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藥物內含雌激素量也較少,子宮內膜不能正常生長,內膜薄,故經量減少,甚至停經。
②突破性出血。如服藥期間出血,多發生在漏服藥之後。少數人雖未漏服藥也能發生陰☆禁☆道出血。
③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常發生於服長效口服避☆禁☆孕☆禁☆藥者,出血較多時可用止血藥,必要時注射丙酸睾酮。若月經量繼續增多,連續出血3個月以上,則應停服長效口服避☆禁☆孕☆禁☆藥,改服短效藥。
3、類早孕反應
類早孕反應較常見,約佔用藥人數的50%。症狀多為先重後輕,以後逐漸消失,可能與機體逐漸適應有關。服藥初期少數人出現輕度類早孕反應,如噁心、頭暈、無力、食欲不振、疲倦、嘔吐等。
4、體重增加
可能是雌激素引起水鈉瀦留,孕激素影響合成代謝(孕激素增高會促進蛋白質同化作用),故使部分婦女體重增加。一般不需處理,可口服利尿藥或予以低鹽飲食,必要時停藥。
服用避☆禁☆孕☆禁☆藥注意事項
1、不宜使用避☆禁☆孕☆禁☆藥的婦女:患肝炎、腎炎、心臟病、心臟功能不全、糖尿病、血栓性疾病、血液病、嚴重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月經量過少、惡性腫瘤等病的人不宜使用避☆禁☆孕☆禁☆藥。
2、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複方避☆禁☆孕☆禁☆藥,因為藥片中所含的雌激素會抑制乳汁分泌。人工流產後最好來過一次月經之後再使用避☆禁☆孕☆禁☆藥。
3、長期避孕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服藥期限通常短效藥6-7年,長效藥3-4年為宜。探親避☆禁☆孕☆禁☆藥每年不超過2次。可與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
4、產後半年內,哺乳期或年齡在45歲以上的婦女不宜服用。
5、服用各種避☆禁☆孕☆禁☆藥必須養成準確、按時、按量服用的良好習慣,不可隨意改變或延長服藥時間。不要漏服、遲服,發現漏服應於次日補服,否則易造成不規則出血或避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