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自述:用突破精神感動世界
我的名字是:本田。
正如大家知道的,日本是我的家鄉,具體的說是日本東京都港區南青山2丁目1番1號。人們通常稱我為“本田”或者“本田技研”,但實際上我的全稱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那是1946年了,創造我的人,也就是本田宗一郎先生,他在自己的東海精機重工業株式會社濱松工廠因為三河地震嚴重受損而休養一年後,又毅然決然地創立了一家名叫“本田技術研究所”的公司,該公司便是我的前身。發展的今天,我所涉及的業務已經覆蓋摩托車、汽車、飛機、泛用製品(除草機、除雪機等)、機器人等。
至於成就,我現在是全球第一大摩托車製造商,也是最大的內燃機製造商,汽車方面,全球前十大汽車製造商名單中有我,而在老家日本本土,我是僅次於豐田的第二大汽車廠商,雖然日產一直想取代我的位置,但始終沒能成功。近幾年大多數時候,日產的市值都只有我的2/3左右,其他的少數時候,這個比例更低。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當年雅馬哈挑起的“HY戰爭”,“H”是我,“Y”自然是雅馬哈。上世紀70年代日本摩托車市場四分天下,身為第二名的雅馬哈有意將我從第一名寶座上擠掉,不過也正如大家知道的,在短短幾年我靠價格戰和提高產品更新速度的策略就迅速導致雅馬哈從盈利轉為巨額赤字,從此再無挑戰我的能力。
Honda Jet,沒錯,這也是我造的,至於原因,我可以告訴你,是因為本田宗一郎先生打小就有個航太夢,這和漫畫大師宮崎駿先生倒是頗相似,不過我造的是真傢伙,而宮崎駿先生則是通過自己的畫筆來圓夢。
我喜歡用簡單明快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精神,也希望別人看見後能瞭解自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下面這條能稱為“社訓”的標語:
簡單翻一下,意思大概是:
只要一直努力,終有一日會得到回報,
只要堅持下來,夢想便會成真。
這是幻想,多數情況下,正義不會取得勝利;
多數情況下,夢想不會成真。
在現實世界中,這些是常有的事。
可是,這又怎麼樣?
起點就在那裡,技術開發有99%的可能失敗,
只要嘗試新東西,就一定會摔跟頭。
很惱火,所以便連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不放過,反復去做。
來吧,超越昨天為止的自己吧。
超越昨天的Honda吧。
怎麼可能認輸。
別人說這是本田你在喊口號,不過瞭解我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70年裡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同于豐田和日產,我是一家徹徹底底的從草根發展起來的公司,創立初期沒有財閥的支持,也沒有身份顯赫的貴人相助,有的只是鄉下鐵匠兒子本田宗一郎先生的一腔熱情。豐田是西裝革履的鄉鎮企業家,日產是城市出身,既有錢又有勢的貴公子,而我卻是偏執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工匠。
後來的事實證明,只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工匠照樣可以感動世界。
1959年,我開始參加Man TT和Moto GP賽事,兩年後便摘得了Man TT的125cc和250cc組別冠軍,以及Moto GP首個125cc和250cc組別總冠軍,到1966年,我更是獲得了Man TT從125cc、250cc、350cc、500cc共四個組別的冠軍,並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Moto GP賽事從50cc至500cc的共五個組別的總冠軍的廠商。
我在上世紀60年代還參加了最尖端的F1賽事,並在次年首次獲得了分站賽冠軍,此前亞洲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廠家有如此的成績。不過你們可能也知道我參加F1的原因,1964年,通商產業省準備取消我生產汽車的資格,為了抗爭,或者說證明自己也有製造汽車的能力,我“自命不凡”地投身了F1賽事。
沒錯,是突破精神在支撐著我前進,而且認為勇於向不可能挑戰並為之拼盡全力達成,是我不同於其他大企業的最重要一點。然而,如此的努力只是想證明自己嗎?在我看來不是的,正如那句標語所說:The Power of Dreams,夢想的力量。對,我是一個生來逐夢的公司,這裡的夢包含樂趣、環保等等,只要能用技術讓人們過得更好,我當然不會拒絕。所以,我對技術有著近乎極端的偏執,崇尚技術,不受別人左右,甚至不為利潤妥協。
說到這,你可能認為我孤傲吧,事實上,我也確實不願將自己和豐田、日產或者其他大企業歸為一類,我心裡瞧不起平庸,並對很多商業社會的潛規則漠然視之。但我不想做太多解釋,因為這就是我給自己的定位,也是本田宗一郎先生所一貫珍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