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左右寶寶的餵養要點,寶媽快看!
第31~36 個月
(1)寶寶餵養要點:給寶寶與大人同等進餐的權利
(2)寶寶特點素描
1、 身體發育:生長仍處於較慢的衡速生長期,擔心理發育的速度加快,運動技巧有了新的發展,動作日漸成熟,兩手也更加靈活,能玩些帶有技巧性的玩具,興趣愛好廣泛,往往興趣不在吃上,有的寶寶還出現厭食或邊吃邊玩的不良習慣。
2、 智力發育:語言能力進一步提高,掌握的詞彙量句型迅速擴展,說話和聽話的積極性都提高,愛聽故事、兒歌、詩歌等,注意力與記憶力也較之前有所提高,能較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影、做遊戲等,並能記住簡單的片段,個性逐漸顯露,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能夠判斷“好”與“不好”、“對”與“不對”,能夠用語言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
(3)讓寶寶在餐桌上吃飯
讓寶寶在餐桌上吃法,不但可以改掉寶寶的“邊吃邊玩、讓媽媽追著喂”的壞習慣,還能幫寶寶逐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也有利於增進親子感情。那麼讓寶寶在餐桌上吃飯,小編建議以下兩件神器是必備的~
為寶寶準備專用的餐具。
讓寶寶愛上吃飯的這款兒童餐具採用不銹鋼材質與優質pp材料,讓寶寶入口安全。防滑設計方便寶寶夾取食物更好地體驗用餐樂趣。精美設計的圖案與鮮豔的顏色激發了寶寶的食欲,增強寶寶使用筷子的積極性。
為寶寶準備專用的餐椅。
寶寶此時的身體已經發育的很好,能夠完全支撐自己端坐在椅子上,因此媽媽要為寶寶准保好一個專用的餐椅。這樣做,不但能讓寶寶和父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而且還能培養寶寶形成有規律的進餐時間,防止寶寶淘氣不吃飯,對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非常有利。
這是一款多功能寶寶餐椅,它能夠根據寶寶的需要進行功能的轉換。環保pp材質餐盤經SGS檢測無有害物質,餐盤四檔調節能隨時適應寶寶身高,增加寶寶舒適度。五點式安全扣更是保障了寶寶用餐期間的安全,讓媽媽們更加放心。
可以讓寶寶吃飽後先離開餐桌。
當寶寶吃飽後,媽媽就可以先讓他離開餐桌了。但是,一定要避免寶寶還沒吃完就離開餐桌。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都貪玩,很難安靜地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如果寶寶確實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的話,媽媽也不要強制他吃飯,可以讓寶寶稍玩一會再吃,但要逐漸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頻率。
(4)正確餵養,寶寶牙齒會更好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4~10個月後開始長乳牙,1歲時萌出6~8顆,2~2.5歲時長齊,達到20顆。在寶寶長牙期間,輔食的添加和平衡的膳食對牙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
媽媽給寶寶及時正確地添加輔食,即可為寶寶牙齒發育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如鈣、磷等無機鹽和許多維生素等,促進牙齒的長成,還可以幫助寶寶聯繫消化,甚至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亨氏這款輔食套餐能滿足寶寶不同的營養需要,採用了來自嚴格的原材料產地的安全原料,經過多級研磨以及控溫蒸煮,細膩的口感下還保留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多種口味選擇讓選擇困難症媽媽不再煩惱。
媽媽還應讓寶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粗糧性食物,可增加牙齒的自潔和牙齦按摩,從而增強牙齒的抗病能力。
寶寶還應少吃或不吃甜、軟精緻類食物,這類食物由於含糖量高,又易於滯留在牙縫中,時間長了就會腐蝕牙齒,故應少吃。
不要喂寶寶吃過酸、辣、燙、冷類食物,以免損害牙齒。吃甜食或較甜的水果後,一定要教寶寶漱口。
babycare的納米銀原材料均從臺灣採集,成本昂貴。它家這款納米銀嬰兒牙刷柔軟的刷毛,彈性十足。在清潔牙齒的同時可溫和按摩牙床。安全護片設計更是有效防止寶寶將它伸入喉嚨,讓寶寶健康學會自主刷牙。
(5)巧手媽媽輕鬆做
1、五彩壽司卷
材料:米飯2小碗,海苔2片,小皇瓜、番茄各30g,芝麻香松、肉鬆、玉米粒、奶油起司各適量。
做法:
①小黃瓜洗淨切絲;番茄洗淨切小塊。
②取壽司簾鋪平,放1片海苔片,鋪上1/2米飯及小黃絲、番茄塊,奶油起司,放入其餘材料,卷成圓筒狀,切片即成。
2、黃梨炒飯
材料:黃梨丁30g,青豆仁、胡蘿蔔丁各10g,米飯100g,雞蛋1個(打散),低油肉鬆、鹽、蔥末各適量。
做法:
①青豆仁與胡蘿蔔丁氽燙後瀝幹,備用。油鍋燒熱,爆香蔥末,將雞蛋液炒成蛋松,再將米飯與胡蘿蔔丁下鍋拌炒。
②最後將青豆仁、黃梨丁及鹽放入鍋中翻炒至顏色均勻。盛起後撒上低油肉鬆即可。
3、土豆蘑菇鮮湯
材料:土豆1個,小蘑菇50g,蛤蜊肉、奶油、鮮牛奶、麵粉、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①土豆去皮,蒸熟後曬涼,切丁,小蘑菇用水氽熟,切片。用奶油加適量沙拉油炒成粉,微黃時加入鮮牛奶及適量水煮成濃汁。
②放入土豆丁、小蘑菇片煮軟,加鹽調味,放入蛤蜊肉再煮片刻,撒入胡椒粉即可食用
溫馨提示:
炒麵糊時若全部用奶油很容易焦,加一點沙拉油即可避免,也比較好吃。
4、骨香湯麵
材料:豬骨或牛脊骨200g,龍鬚麵、青菜、鹽、米醋各適量。
做法:
①將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後加入少許米醋,繼續煮30分鐘。
②將骨去除,取骨頭湯,將龍鬚麵下入骨頭湯中,再將洗淨切碎的青菜加入湯中煮至面熟。加鹽拌勻即成。
5、嫩豆腐糊
材料:嫩豆腐20g
做法:
①將嫩豆腐放入鍋內,加適量水,邊煮邊把豆腐壓碎。
②嫩豆腐煮好(時間不可過長,防止把豆腐煮老,寶寶不易消化)後放入碗內,再接著研磨成糊狀即可。
溫馨提示:
豆腐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質,每100g豆腐裡面,蛋白質的含量約為34%,即可以為寶寶做成嫩豆腐糊狀,還適合煎、煮、炒等烹飪手法供大人選用。
6、芹菜燜豆芽
材料:綠豆芽50g,芹菜1根,葡萄乾、薑、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
①先將芹菜洗淨,切成段,姜去皮,洗淨,切碎,葡萄乾用清水浸泡20分鐘,綠豆芽洗淨,備用。
②油鍋燒熱,熗香薑末,再放入芹菜段,高湯略煮,然後加入綠豆芽和葡萄乾,再煮5分鐘,然哦戶加鹽調味,收幹湯汁即可。
溫馨提示:
經常食用綠豆芽對寶寶因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瘡、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所以媽媽可以多給寶寶吃些綠豆芽。
本文來源於:問及說。凡本號有注明來源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地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相關版權問題,請聯繫茉莉媽媽旺旺號:優兒店youe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