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提醒爸媽:排行越小的孩子,越不能慣著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熱衷推理劇迷的媽媽,你會在《24個比利》、《犯罪心理》、《24重人格》,以及中國的一些犯罪推理小說中,找到犯罪根源——大多與童年遭遇有關。

國產劇《他來了,請閉眼》就是一個典型,劇中的大反派謝晗就是一個母愛缺失、家庭關係糟糕的典型。對他而言,金錢不代表幸福,離異的家庭,拋棄自己的母親,花天酒地的父親,均讓謝晗的成長環境猶如一團亂麻。

不得母愛的謝晗將對母親的憎恨轉移到所有女人身上,甚至綁架一家人然後作為男主人和他們一起生活。在這個行為背後的潛意識幻想裡,他終於擁有了一個溫暖完整的家,並且在這個家庭裡享有足夠的掌控性權力地位,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我曾經非常喜歡閱讀佛洛德的《夢的解析》,這是一本解讀潛意識在夢境中反映的著名心理學著作。佛洛德在書裡首次討論了後來發展為戀母情結理論,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結。然而他也進一步闡述,很多人在成年以後,一些性格上的缺失或者怪癖,都跟幼年時沒有獲得完整的母愛有關。

很多讀者也許覺得這種童年遭遇導致日後犯罪,不過是電視劇裡演繹誇張的,離我們很遙遠。然而,白銀案就是一起活生生的例子。

【家中排序最小的老么往往容易出問題】

在白銀案中,高某的家庭背景讓人深思:他有五個姐姐,有兩個哥哥,母親早年離世。

李玟瑾教授分析,在家中的出生順序對孩子性格和心理發展影響是很大的。這一點,在正面管教的體系中專門有一個章節,探討出生順序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我認為她們的觀點有相似之處。

最小的那個孩子,因為受到父母的寵愛,以及哥哥姐姐的照顧,比較容易發展成為自視過高卻能力不足的心理狀態,表現為驕縱、嬌氣,自私任性。

這一點,李玟瑾也是如此認為的。高某應該是在一個被寵溺的背景下長大。因為在家中排序最小的孩子,不用幹家務活、好吃的都要緊著他,所以他的生活能力會很弱。 但由於他還是比較聰明,因此對自己期望又高,最終釀成大錯。

【父母注意最小孩子的心理,避免出生順序帶來的影響】

我認識一個叔叔,年輕時對老婆家暴,離婚後一直未婚。聽人說他脾氣不好,稍有不慎就能點燃怒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他就是家裡老么,父母老來得子,上面有3個姐姐,全家都很寵愛他。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家中老么犯錯,父母總會找理由開脫:孩子還小、大了就好了。在這樣的外部環境暗示下,排序最小的孩子也有一種自我暗示,我還小、我犯錯沒關係。

很多時候,如果一家最小的孩子是男孩,更容易得到太多的關注和寵愛。長大後,但凡需要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他們會面對更大的調整問題。

因此,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切莫因為老大,就老說“你是老大,你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也不要因為老小最小,便過於溺愛。

反而,父母要多給小的鍛煉空間,讓大的卸下老大的包袱。

小的尊敬大的,孩子尊敬父母,這才是育兒的良方。

來源:媽咪讀呀,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寶貝傳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