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孩子最後的歸宿,並不是你用錢鋪下的前路

孩子的人生啊,最終還是他們一個人走…這些東西,我們該教教他。

01

不知道大家當了爸媽後,你有沒有一種感覺——看到自己懷中的寶貝,就想著要給他世界上最好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的,全部都給了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輩子也幫他們安排好。

即使懷孕前發誓絕對不會如此的姐妹們,現在也坦言,嗯,我就這麼個寶貝,必須給她最好的條件!

不得不說,中國父母太寵愛溺愛孩子了,特別是條件不錯但時間不多的父母,他們用賺來的錢為自己的孩子鋪上一條金燦燦的道路,這條道路通往他們所希望的無憂無慮。

所以電視劇裡不乏這樣的情形——父親對小孩說:“孩子,我們家有很多錢,等我走了,這些將來也都是你的了。”

在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下,被嬌慣的孩子大把花錢,沉迷玩樂;有手足的家庭兄弟相爭,反目成仇,家產漸漸揮霍殆盡。

02

幾年前在微博上曾經看過這麼一個對話:

小孩:爸爸,我們很有錢嗎?

爸爸:我有錢,但是你沒有。

當網友們在“實力心疼”小孩的時候,也有人疑惑是否真的有這樣回答的人。當我翻閱到世界首富的資料時,才發現比爾蓋茨就是這麼一個爸爸。

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在正式退休時和妻子梅琳達共同決定,把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的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都沒有留給自己的子女。

比爾·蓋茨與妻子都十分疼愛他們的三個孩子,但是在滿足孩子們的一些要求上,他們卻非常“吝嗇”。

例如從不會給孩子們一筆很可觀的錢,兒子總是抱怨父母不給自己買他最想要的玩具車。對此,比爾·蓋茨有自己真實的想法,他認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對於比爾蓋茨來說,金錢只是衡量他成就價值的尺規,讓孩子一出生就享有無需努力的機會並不是他創造財富的最初意願。

03

業內一位教育學者研究表明,在美國教育事業下,大多數小孩從小就學會自己努力,等繼承了父輩祖業,也會如此傳承,並不會出現“富不過三代”這樣的魔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猶太人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為是一個優秀的民族,他們憑著聰明勤勞而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擁有著出色的成績。無論是在金錢方面還是智慧方面,都是富有的。

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裡,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是最重要的法則。給予他們財富的同時,也教會了他們如何通過學習等途徑去創造財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優越的家庭環境可以給孩子一個全面、充實的發展空間,但是如果家長沒有進行健康完善的價值觀的指導,那麼它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04

你以為給孩子鋪好前路就能許他們一個無憂的未來,卻沒有考慮到萬一有一天你所擁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他們該怎麼獨自生存。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沉溺于安樂窩,那麼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1)教會孩子努力的意義,比如通過讓孩子做家務獲得零花錢就是不錯的方法。

(2)引導孩子認識金錢,買東西的時候帶上孩子,讓孩子知道每種物品的價格。

(3)告訴孩子靠自己存錢,給孩子買一個儲錢罐,教會孩子每天投進一元錢,這樣一年後就成功存下一筆錢。

(4)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金錢,比如某本書孩子很喜歡的,告訴他可以買。某個玩具孩子有過一個了,告訴他不要重複浪費。

當然,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錢是一種輔助工具,但並不是萬能的,這世界還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存在,這樣,也可以讓孩子在日益被金錢所吞噬的世界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

孩子最後的歸宿,應當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