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父母的否定,是孩子不自信的開始

我經常能在父母口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我孩子不是那塊料。”

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父母們就理所應當承包了孩子的決定權,主觀上直接剝奪孩子的選擇權,甚至武斷地給孩子貼上“不是那塊料”的標籤。打著保護孩子的名義,砍掉了孩子人生的無限可能,硬逼著他們只能在父母選擇的道路上撞得頭破血流。

1

這樣的話,好友的母親也對她說過。

好友初中那會兒,瘋狂迷戀文學,加之文筆不錯,轉戰全國大小徵文比賽,先後拿到不少獎項。好友的媽媽觀念裡一直認為文人是不好的職業,以為女兒只是小打小鬧,並沒有插手。

在某次大型徵文比賽複賽時,好友母親得知女兒要利用上學的時間去參加複賽時,極力阻止。

學校當時派老師前去溝通的時候,好友的母親這樣說:“你們這是在害我的孩子,她哪是寫作的料,拿這些獎又不能當飯吃,還不如好好讀書考上個大學來得實在。”

後來,好友遵從母願,放棄了複賽資格,全心全意撲到學習上。可當初那個自信活潑的好友漸漸變得自卑內向起來。後來好友“如願”考上大學,畢業後找了份穩定的文職工作,可每每談到夢想,好友都像經歷了噩夢般驚魂未定。

就是那次比賽,讓好多作家一戰成名。而好友本可以憑藉著天賦在其中佔據一方,卻因為母親的阻攔與文學夢失之交臂。

提及好友,當年的老師無不唏噓,惋惜人才的同時,卻對好友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

為人父母,時常會仰仗著自己的權利去做決定,幫孩子選好自認為簡單的路走,忽略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這是為你好,省得你以後吃虧走彎路。”

“你一看就不是學這個的料,還是老老實實讀書吧。”

“你是我的孩子,我還不知道你的能力啊,聽我的,沒錯。”

每一個看似保護孩子的舉措,卻都是建立在踐踏孩子自信的基礎上。這一份份標籤貼下來,再堅強的自信都會被泯滅,更何況是那可以挖掘的潛力。孩子人生的無數可能,正是被這無意識中張貼的標籤給悉數毀了。

當孩子不斷受到來自父母標籤的打壓,內心會因為極度的不自信而產生悲觀思想。

“我爸媽都覺得我不行,我可能真的不適合。”

剛剛懷揣著對某個領域的一腔激情,就被瞬間澆上的幾盆冷水撲滅,長此以往,就會墜入自卑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機會之門也隨之關閉。

2

認識的一位元學長,談吐舉止不俗,十分自信。

和喜歡給孩子貼標籤的父母不同,學長的父母從來不干預孩子的成長。

他喜歡彈鋼琴,家裡就幫忙報了鋼琴班;他喜歡跆拳道,家裡請了專業的跆拳道老師;他說想學游泳,家裡直接把他送到游泳館呆了半年。雖然到後來所有的興趣都止步於初級,但學長由此知道自己不是做藝術家和大師的料。

大學畢業後,學長選擇了不太熟悉的行業創業,剛開始時,公司一度面臨破產的困境。身邊不少人潑涼水說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但他的父母寬慰他說“誰都不是生下來就會做某件事的,不去嘗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學長於是義無反顧撲上創業路,期間各種艱辛,但只要他向父母尋求幫助,絕對會得到最熱烈的回應。去年年底,學長的公司已經開始正常盈利,並且前景不可估量。

學長說:“很慶倖,我有不一樣的父母,他們選擇了尊重我,所以我才有那麼多機會可以一一嘗試。”

標籤,並不會讓孩子的成長免受磨難。相反,過早地給孩子貼上標籤,只會加強他的心理暗示,讓他否定自己的能力,那些原本可以被激發出來的潛能也會隨之徹底石沉大海。

那些敢於放手的父母,看似讓孩子多走了不少彎路,卻讓孩子領略到不一樣的風景,也斬獲了人生的意外驚喜。

有機會去嘗試的孩子,更清楚自我的能力和優缺點,他們能自主選擇擅長的領域進行創造,遵從自己的心意快樂地實現人生的價值,而不是被貼上標籤,在父母的規劃下,彆扭地活成父母理想中的樣子。

3

心理學認為,兒童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等界限的能力弱,外界的影響對他們心理素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孩子會在別人評價自己時,下意識地產生一種認同感,並進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為。而且,這種評價出現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自我塑造行為越強。而這一行為被稱作“標籤效應”。

“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會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給孩子貼標籤仍是不少家庭當下教育的通病。

多少孩子,因為這無意識的一句“我孩子不是這塊料”,而被烙上了判決的標籤。還沒開始嘗試呢,人生裡的其他的可能就已經被父母劃掉,孩子只能耗費十二分的努力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繼續無謂的掙扎。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充足的成長空間。跌跤也好、碰壁也好,成長的路都是他必須經歷的難關。條條道路通羅馬,就是需要不斷的嘗試,才能在最後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堅定走下去。

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是要讓他們自信地去為自己的理想而打拼,而不是用無意的標籤,給孩子以錯誤的指引,等他按照標籤完成自我塑造時,他原本可以放大無數的優點,就會被悄然抹殺,最後只能在標籤下反復碰壁尋不到出路。

爸爸媽媽,愛可以,但請拿掉你為孩子貼上的標籤,放任孩子自己去闖,哪怕最後遍體鱗傷,孩子至少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