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趴、爬、坐、站、走對照時間表
我們習慣了見到寶寶就問:寶寶多大了,會爬了嗎?民間流傳有俗語:“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的確,涉及寶寶大運動發育問題,腦海裡第一個畫面就是月份、年齡,這些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安全健康才是養娃的首要目的。一旦寶寶學會手腳並用的時候,我們需要留意的細節只會更多。
問:寶寶現在一周歲,正在學步期,大人扶著哪個部位幫助走步比較好呢?
答:嬰兒大運動發育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大人不要干預和幫助,只需注意安全。
大運動的起始是趴著。只要盡可能多地讓嬰兒趴著,後續的發育就會得到保障。每個嬰兒都有各自的發育歷程,不應與其他孩子比較。孩子會由趴到坐、爬,再自己扶站、扶走,獨站、獨走、跑等。在學習過程中大人不要干預和幫助,只需注意安全。
關於孩子大運動中的抬頭、翻身、坐、爬、站、走,對照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嬰幼兒大運動發育時間表來觀察孩子發育會讓我們放心不少。同時,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好安全防護的角色,避免可能存在的隱患也很重要。
【 孩子大運動:趴、抬頭、翻身、坐、爬、站、走 】
一、嬰兒正確趴著有利於健康
趴著可促進頸背部肌肉的發育,利於抬頭。
嬰兒清醒時趴著利於全身肌肉協調運動,利於大運動發育和小運動起始(握拳的小手逐漸張開),促進大腦對運動功能的控制。
趴著的時間根據寶寶情緒調節,可以適當用輔助工具。趴著畢竟不是“懲罰”,要根據孩子情緒掌控時間。一分鐘不算短,30分鐘不算長。嬰兒趴著時,眼前可放一些玩具,以誘導並延長趴著時間。
嬰兒常趴著,還會緩解腸絞痛症狀。
有些家長擔心趴著會壓迫心臟。其實心臟位於胸廓左側中部,趴著或躺著對心臟負荷沒有明顯不同。很多成人趴著時覺得費盡,是因為肢體肌肉已適應于平躺體位。有些成人仍然趴著睡覺,尚未發現不該有的問題。但是,需要提醒家長的是——3個月以內嬰兒要在大人觀注下趴著。
1、抬頭、舉胸
“一舉頭,二舉胸”意味著滿1個月時,孩子在俯臥的情況下可以有抬頭的動作;滿兩個月時,不僅可以抬頭,而且抬頭時胸部也可以離開床面。趴著不僅可促進頸背部肌肉的發育,利於抬頭,而且通過刺激全身肌肉協調,促進大腦對運動功能的控制。
2、翻身
一般來說,如果嬰兒的發育正常,從3個月開始有翻身動作,甚至可翻身。而有的家長反應,孩子已經3個多月了,豎抱時頭還會後仰。只有頸背部肌肉“結實”了,豎抱時才可能承受頭部。嬰兒在6個月以內,不鼓勵豎抱。
3、坐
一般來說,孩子滿5個月後就不滿足於繼續躺著了,總想自己坐著。這時家長不要為了滿足孩子,而讓他靠著沙發等支撐物獨自坐,這樣對脊柱的發育不利。此時,仍然應該多讓孩子趴著,趴著既利於腰背肌肉和大腦的發育,又可緩解“想坐”的欲望。
當孩子能夠獨立坐在床面並能平衡自己身體的晃動時,就是孩子已經有了獨坐的能力,只要是在滿9個月前完成,孩子的發育就是正常的。
4、爬行
體檢時,醫生會在嬰兒趴著的狀態下頂著他的雙腳,看他是否有要爬的欲望,這只是為了檢查孩子的神經反射。對正常嬰兒不需要強迫進行爬行訓練,嬰兒到6~8個月時才會有自主爬行欲望。
如果孩子到10個月還不會爬,家長應該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確定神經和下肢肌肉發育是否有問題。如果嬰兒爬得不夠“標準”,即不是手膝爬,可以多給孩子練習爬的機會。如果孩子不喜歡爬,而只想站,說明發育沒什麼問題,但還是應盡可能創造機會多讓孩子爬。
5、站立
孩子如果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體站立,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一般在10個月後才會有這樣的能力。會站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孩子能平衡身體自主的晃動。只要腳跟能輕鬆著地,身體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就不會出現站走引起的下肢發育問題。
孩子站立時,如果是腳尖著地,說明還未達到站立的階段,不要扶著嬰兒站立,否則對嬰兒腳弓、下肢肌肉發育不利。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之前會站,大動作發育就是正常的。
6、走
會走是在會站的基礎上完成自身的位移而不跌倒,2歲完成即可。家長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會站、會走,不是僅觀察孩子是否能站起來,能向前邁步,而是重點觀察孩子站、走的姿勢。
“坐、站、走”等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事。過早幫孩子“學”坐、站、走,會對脊柱、下肢造成沒必要的損傷。有些羅圈腿就是過早站立所致。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嬰幼兒大運動發育時間表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二、生長發育遲緩不是一次對比
生長遲緩的判斷不是與任何指標或其他小朋友比較而言,而且僅僅通過一次身高、體重等測定值也不能確定生長是否遲緩。只有將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多次測定的身高、體重結果畫在生長曲線上,觀察孩子的整體生長過程,才能得出是否存在生長遲緩的結論。
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家庭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摳洞洞要留意,使用門板,避免夾手
寶寶在發現自己手指的功能後,喜歡挖洞洞,並把手指插入孔眼裡,此時要注意只能容納小寶寶手指和小手的容器。手套、衣服袋子裡面的小線頭也要格外注意。
如果發生手指或其他部位卡住,不要立即用力往外拔,可能會適得其反。專家給的建議是,接一杯溫水,沿著手指幅度倒入瓶口,增加手指與瓶口的潤滑度,一手固定瓶口,一手握住嵌在瓶口中的手指,輕輕的往外移動。
如果沒有把握解救寶寶,或者嵌入很緊,請馬上撥打急救電話或直接帶寶寶去急救中心或醫院急診科。
洗澡注意水深,盆子、桶不留淺水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水深要注意沒過寶寶的腳大概 5~7 釐米深就行了。浴室裡面注意防滑,水的溫度要根據寶寶日常適宜的溫度來核定。浴盆、臉盆、桶子裡面淺水都不能留。
掛物小細節要注意牢固與安全
家裡的掛鉤不要放太多東西,輕易被爬行的寶寶拽掉,以免寶寶埋在衣服堆下發生意外。窗簾上不要有繩索,以免纏繞在寶寶脖頸上導致窒息。寶寶如果已經能借助凳子、椅子、沙發背等爬到我們認為爬不到的高處時,不要在櫃子上面放置易碎,有危險的東西。
家裡的小角落也要注意清洗乾淨
寶寶會爬會走後,喜歡滿屋子爬、跑,對細小的東西尤其感興趣,而且會撿起來,放到嘴裡。此時,家裡一定要注意小角落的清潔。
居室中含有大量塵蟎。它體積小,肉眼難以看到,但它是一種活的昆蟲。蟎蟲以皮膚的脫屑為食物,可生活在枕頭、被褥、地毯及長毛絨玩具中,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繁殖很快。蟎蟲的最大危害是它們的屍體與排泄物能引起孩子過敏。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對於已經解放雙手和腳的小寶貝,我們要記住一點,永遠不要讓寶寶逃離我們的視線,沒人看護,幾秒鐘都不行。
堂媽家庭育兒,與所有媽媽們一起
專注于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